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浅析

2017-04-08 12:26韩笑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韩笑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浅析

⌾韩笑

基于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资源逐步拓宽,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式调整中的应用,对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充实、教学模式整合及综合教学质量提升有积极作用。在明确教学模式整合的前提下,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方式、“百度地图”等资源的应用展开讨论,希望可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综合质量。

网络环境;高中;地理;教学

信息化、高效化、驱动化的课堂模式整合,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地理教学资源的充实度有提升作用,此外,高中地理课改逐步依托于信息技术,多媒体应用、课件制作,其实质是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基本表现形式,所以,在此背景下,注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转变、课堂内容设计,是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对地理自主探究学习、改善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工作[1]。

一、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整合及调整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整合,需要以课堂目标设计为依据,信息技术及网络地理资源是教学工具,注重教学目标的阶段性落实与设计,是现有高中地理课堂设计的基本现状。在此状态下的地理教学模式整合及调整,是将信息技术转变为学习工具、教学工具的协调应用,这是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性条件。例如,对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原理进行讲解时,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学习情境进行整合,教学资源的设计,可以从地理视频、板块运动的地理动态图角度进行设计,而学习情境是将信息技术转换为学习工具,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地理资源查找,以此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目标。地球运动、光照图等相关知识点的落实,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媒介,搭建学生与教师活动学习平台,是实现地理教学模式整合及课改目标落实的关键[2]。

二、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融合创新

注重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融合创新,是在教学模式整合的前提下,利用地理思维导图构建,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将地球运动、大气组成、地壳物质组成等总知识点进行细化,并以构建地理模型的方式,促使学生对章节内容有清晰的认知。以地壳物质一章为例,教师,可以从地壳组成、循环、板块运动、地表形态等相关知识点层次递进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地壳相关知识,这是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融合的基本表现形式。此外,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下,两者的融合需要贯穿课堂目标制定、地理教学资源采集、课堂设计及课后总结,在将课堂时间细化分配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指导功能、学生利用时间等方面进行划分,以“课堂时间规划”的方式,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信息技术利用率。例如,以十分钟课堂时间作为课件解读、以二十分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讨论,并抽出三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地理资源查找,这是落实高效课堂及调整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必然需求[3]。

三、“百度地图”应用下的课堂设计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整合与创新,可以将“百度地图”一类的地图软件融入到地理课堂设计中,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有积极作用。百度地图以地图收录为主,在疑问式教学应用的角度下,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对百度地图内的地形查找、地理解读进行讲解。例如,在对热带气候地区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将百度地图中的热带地区地图导出,为丰富课件的趣味性,可以收集三维立体式的地图,并以“地理位置、经纬度、地区环境特点、热带气候特征”等问题设定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对百度地图内所呈现的地形、地貌进行讨论,以此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活跃度。此外,“百度地图”应用下的课堂设计,教师可以采用“看图讨论”、“路线查找”、“学生自主查询”等方式进行设计,学生自主查询是教师对不同的地理位置进行划分,并鼓励学生上台演示,以此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最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地理课堂设计,其创新需要从教学资源利用方式、教学模式整合、师生沟通方式、课堂讨论效果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图片、文字、视频,以反问、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实现高中地理课堂设计创新、带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积极性有积极作用。

四、网络环境下的驱动式教学创新

网络环境下的驱动式教学,是指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利用及教学策略制定,需要以“任务驱动教学”为核心,促使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自主探索与学习,是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任务渠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选取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以开放平等的学习环境创设为媒介,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课程设计要求有明确的认知,是落实驱动教学的基础。例如,在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设定农业特点、地理环境变化等学习目标,并以视频播放的方式,对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地理环境变化进行演示,再以学生自我总结的方式,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地理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解答,以此促使学生养成知识点总结、自主学习的课堂习惯。最后,网络环境下的驱动式教学创新,是以教学模式整合为条件,以信息技术应用及课堂设计为工具,实现地理课堂目标的有效落实。但是,教师在注重地理教学策略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地理知识特性的总结,这与课堂的趣味性、明确教学资源的查找方向及地理教学整改有必然联系。所以,信息化、动态化的地理课堂实现,可以以驱动式教学方案为中心,以此实现教学策略的层次化、精准化、创新化应用。

结语: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地理资源,将百度地图、教学视频、地理图片融入到高中地理课堂设计,对地理课堂革新、教学活动的层次化开展及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指向性作用。注重地理教学资源采集及利用,并从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下,利用驱动教学可以促使地理课堂活动的多元化开展,进而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课堂活跃性及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1]邵红菊. 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模式[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08):47-48.

[2]贾会莲.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才智,2016,(20):63].

[3]常明月. 高中地理网络教学资源运用浅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3):66-67.

江苏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212000)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