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作业的改革与探索

2017-04-08 12:26张红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尝试标本作业

⌾张红娟

初中生物作业的改革与探索

⌾张红娟

学科课后作业的设计是当前新教学模式下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和亮点。课后作业的设计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是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初中生物备课组近两年来结合初中生物学科特点和本校学生的基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设计和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新教学模式;初中生物 ;作业改革

一、改革作业的理念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布置作业就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自从我国开展素质教育以来,在新教学模式下作业改革也被重新放到教师面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生物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以往的教师主导教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的初中生物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和“倡导素质教育”三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作业观,将作业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媒介,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提高自身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教学模式下作业的基本形式

初中生物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七年级到八年级生物教材内容,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初中生物作业的认识,尝试将其概括成以下几类形式:

1.模拟制作性作业 模拟制作作业是指教师根据所教的生物知识,让学生选用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相应的生物结构,要尽量保证它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例如学完动植物细胞后,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学完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人体的八大系统模型,比如:女性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模型;学完动物的主要类群以后,可以制作某种动物模型,比如:蚯蚓、涡虫、水螅、鱼等模型等等。

2.标本制作性作业 标本制作作业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对动植物整体或部分进行制作处理。通过制作标本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其热爱大自然的理念。例如在学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后,可以让学生到郊外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被,取其叶片或花瓣等制作成植物标本;当然也可以选择某种简单的动物制作成动物标本,这个需要事先介绍标本制作的基本过程。

3.调查访问性作业 调查访问作业就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作为调查者,通过口头交谈,人工测量等方式,直接向受访者了解情况或探讨问题。例如在学习《青春期》这节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份调查身高的问卷调查表,并尝试用抽样的方法调查本班或本年级的男女生身高,最终绘制成曲线图,这大大增加了本节课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亲情回报性作业 亲情回报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平时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用实际行动关心父母,并从中体会孝敬父母的幸福和快乐,通过作业使学生领会到亲情回报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例如学完《合理营养》这节课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营养膳食的基本原则,再结合自己父母的身体状况,尝试给这些亲人设计一份爱心午餐食谱。

5.家庭实践性作业 家庭实践性作业是指教师根据刚学习过的教学内容设置任务,引导学生去尝试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学完《发酵食品的制作》后,可以让学生利用酵母菌的特性尝试制作面包、馒头等,利用乳酸菌的特性尝试制作酸奶,并录成视频或拍成照片,拿来与学生交流。

6.公益活动性作业 公益活动性作业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设置任务,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服务于社会的实践性活动,有利于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体验生活,感受责任,在实践中获取丰富的体验。例如学完动植物以后,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或两种感兴趣的并且濒危灭绝的生物,通过查阅资料等绘制成手抄报或海报,呼吁人们关注并保护这些动植物。

三、关于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一些建议

初中生物教材给教师设计活动作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根据教材、学生、家庭和社会资源大胆设计,但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作业应根据教学需要设计②作业设计主题目标清晰任务明确③作业实施计划可操作性要强④作业评价应根据内容尽可能设计成多元性评价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作业设计能力。

[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初中生物作业改革初探》,高峰.

北师大大同附中 037000)

猜你喜欢
尝试标本作业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