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2017-04-08 12:26张文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模式体育

⌾张文增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张文增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体育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为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了可靠保障。其中,兴趣教学法对于初中体育的教学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兴趣教学法对体育课堂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指出在运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应用的模式进行论述,希望能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初中体育;教学;兴趣教学法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学对于其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既让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兴趣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因此,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作出了以下几点总结:

一、兴趣教学法定义

所谓兴趣教学法,实际上行就是从直观的教学出发,让兴趣作为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动力,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在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正是指如何使学生具有对体育的强烈需要,激发其兴趣,从而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一般来说来自于需求以及兴趣两个方面。

二、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兴趣教学法的重要性

1.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将兴趣教学法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结合学生兴趣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说可以在体育课上进行各类的模拟比赛,让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参与到游戏当中,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过去死板、消极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2.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心理特征、学生差异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然后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例如体育课上需要做立定跳远,老师便可以通过设计

“摸石头过河”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设置不同的距离,选择喜欢的石头来完成跳跃任务,这样不光达成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氛围更加愉悦。

三、兴趣教学法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整体的教学模式 当前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放羊式”的教学模式依然普遍存在,缺乏整体性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计中也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兴趣进行充分的分析,往往只是通过跑步、比赛等单一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只能听从老师的安排被动的参与,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2.兴趣教学法的应用不到位 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就目前来说,初中教学依然对于文化知识内容过于重视,往往忽略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包括很多的体育教师也认为体育课程是可上可不上的,即使上课也很是随意,对于学生的兴趣很少有深入的了解,体育活动单一乏味,没有充分发挥出兴趣教学法的作用,导致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四、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应用的模式

1.兴趣小组的自由组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体育教师逐渐重视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自由的组成兴趣小组,让学生的特长能够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比如说,可以利用踢毽子、拔河等有竞争性质的体育项目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接力比赛、篮球等集体性的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社会融入能力;通过健身操、打花鼓等具有较强趣味性的项目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2.游戏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体育的现状,让学生的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身体状况,制定出不同的游戏模式,丰富体育课堂内容,创造一个活泼生动、诙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最大化学生的爱好,让他们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为学生开动脑筋,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自主能力。

3.情景引导教学模式 将情景引导教学模式引用的初中的体育教学当中,需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以及特长爱好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情境的设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从学生的参与兴趣入手,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800米长跑的体育项目当中,可以以本项目世界冠军的成长经历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中长跑比赛,通过锻炼,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在情景引导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坚韧的性格品质。

4.心理引导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处于12-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通常比较浮躁和叛逆,这样的心理状态长期下去不光会影响到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多开展培养合作意识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比如说多开展一些球类的集体项目,让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或者开展一些跳马、单杠这类的项目,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勇敢无畏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将兴趣教学法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当中,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于养成其终身体育意识着很重要的影响。兴趣教学要以学生的个性化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爱好和身体素质进行课堂内容的设计,利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兴趣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性,实现全面发展。

[1]王少丽.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好家长,2016,(30):221.

[2]刘用炳.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6,(10):67-68.

[3]李玉春.浅谈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7,(02):192.

新疆额敏县第一中学 834600)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模式体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