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4-08 12:26黄林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数学

⌾ 黄林龙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兴趣的培养

⌾ 黄林龙

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克服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中数学 ;探究兴趣;培养

本人将以自己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实况为例,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诚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自古以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的都是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只负责课堂上讲教材,几乎不管学生的感受,教学内容以考试重点为主,不管学生是否有兴趣,教师都只顾传授知识,学生作为知识接收的对象,在教学中完全不被重视,同学之间缺乏交流,教师与学生也几乎不交流,把学生的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改革后的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与方法,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题,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教学更加有意义。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课改之后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随着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的学生方法也会发生变化。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探究性学习产生兴趣,并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探索,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

1.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一旦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间就会相互感染、互相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要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中,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推动学生进行有意识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他们学习的需求,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意识和愿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因为思维能够使人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未知走向已知。”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问题情景,使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差距,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在教学中创设交流情境,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要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情景,设置的问题应该既是学生可以接受的,也具有一定的障碍性、探究性,这样可激发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排除障碍。

3.动手“做数学”,体验探究的乐趣 “ 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困惑,自主进行旧知检索,新知探索的过程,学生不仅能触发思维的灵感,而且能够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因而“做数学”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式。教学时,教师应相信学生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为他们创设“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把要学的数学知识创造出来。如在教七年级数学“几何体”部分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几何体图像有了感性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的多。又如“正方体表面展开”这一问题,答案有多种可能性,因此,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并用“寇名权”的方式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课堂上学习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创造意识和探究能力。

4.培养数学好奇心,养成探究习惯 好奇心是保证人探索未知世界最强大的动力,是创新的萌芽,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是否有对数学的好奇心,是否能以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在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一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分成两个部分,三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分成几个部分?”

时。很多同学都用画图的方法找到了答案,这是教师可以提示,要用100条直线可以把一个平面分成几个部分呢?你还能用画图的得出结论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追根究底的好奇心,就会不断地去探索、钻研,由好奇心转化为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趣。科学家的发明往往是从对某一事物的好奇心开始的。我们每位同学在学习数学时也要经常提出“

假如这样,会……呢?”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从“磁卡打电话、买彩票、家庭装修”中学生就会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一次次的鼓励、培养,学生就会渐渐具有对数学事物的好奇心。

在数学学习中,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比传统学习方式更具吸引力,教师要对这种教学方法引起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1]鈡善基等:《中学教材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2]波利亚:《数学的发现》,内蒙古出版社,1982

[3]王子兴主编:《数学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江苏省宝应县西安丰镇中心初级中学 225800)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