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2017-04-08 12:26张双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探究性棉花高中化学

⌾张双林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张双林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已经成为广大化学教师的共识。目前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上课不做实验,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将实验内容和现象呈现给学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起不到科学实验探究应有的作用。要真正地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的实验探究,教师应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化学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充分认识实验探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增进对化学学科的情感,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说,绝大多数的化学知识都来自于化学实验。另外,与化学实验相关的知识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因此,教师一定要提高对实验的重视,优化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运用与实践能力。

一、积极引导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的模式为:教材知识――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用实验结果验证新知识――师生概括总结。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化“教”而淡化“学”,不能很好地体现“教”与“学”的统一。而探究设疑,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正做到教学统一和知行合一。新课程实验教学提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特别是演示实验,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鼓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实验教学中尊重实验的探究本性,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教为学服务,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情境,创造探究氛围,引导他们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转变成学生动手的“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

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性实验就是挖掘书本已有的实验内容和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有新意境、新内容的实验,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和思考;把学生导入科学探索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他们亲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刻苦努力地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猎取新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层次上观察和思考,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创新探究能力。例如,高中化学中配100mL1.00moL/L NaCl溶液的实验,教师可以按“讲述、实验、验证、讨论”的程序,即先讲述用什么仪器、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注意的事项,甚至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按照教师讲的去做。但是,按探究性实验要求,在教学时,只告诉学生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准备,做实验时,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述,巡回对个别问题加以指导。我对两个班级分别采取上面的两种教法,结果按“讲述、实验、验证、讨论”去做的班级,课堂秩序井然,全部学生操作有序,学生很快并顺利地做完实验,没有提出更多的问题;而采用探究性实验教法,课堂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操作方法各不相同,暴露出存在的不少问题。实验结束后,每组同学都拿着自己配制的溶液请我观看。这时我不失时机地以某一组或几组的实验为主,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或违背操作规程的现象,并结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发展智能及实验技能的有关问题,与同学们共同讨论。学生积极性很高,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在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题,并相互讨论,甚至进行争论,最终在我的指导下,形成了正确的总结性评价。

三、多增加传统实验的改进,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

长期以来,课本上不少传统实验操作繁琐,而且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通常由老师演示,即使学生动手做也是按照书上的步骤单纯模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对于一些不合理的传统实验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加以改进。比如必修1NaO性质探究实验中NaO与CO反应,传统实验是制取CO气体并通入NaO,收集产生的气体并通过做木条复燃实验证明产生了氧气。这个实验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设计实验加以改进。CO一定要制取吗?氧气一定要收集后用木条复燃实验加以验证吗?带着这些疑问,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创新了该实验。有学生设计了直接用棉花包裹NaO粉末,用玻璃管伸进NaO粉末中然后吹气,可以看到棉花剧烈燃烧。新设计的实验不仅证明了NaO与CO反应生成了氧气,而且证明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实验现象具有趣味性。一般用水来灭火,有的同学打破常规,改进了NaO与水反应的实验。同样用棉花包裹NaO粉末,然后滴几滴水到棉花上,棉花剧烈燃烧,即水能生火。传统焰色反应是用无锈铁丝蘸取溶液或固体粉末,然后置于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该方法由于蘸取的药品较少,不利于观察火焰的颜色。针对上述问题,有的同学作了如下改进:将一些浸有酒精的棉花置于点滴板上,再将要用的药品溶液用滴管滴几滴于棉花上,然后点燃棉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火焰的颜色。

教师对学生传统实验的改进,可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实验,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意识,而且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培养创新意识。

四、拓展生活小实验

仅课堂上的实验是有限的,为了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老师们应提倡学生多做生活中的小实验,如用注射的针筒(或滴管)吸取少量稀硝酸,射在已经漂白的花瓣上,在射到硝酸的地方,白色又转变为红色,形成红白双色的花。这是因为二氧化硫跟红色素结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在有氧化剂(如硝酸)的作用下,就被分解而恢复原来的物质。因为生活中的小实验与课堂实验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这样可以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

化学是一门有关自然科学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实验教学策略,对促进化学教育具有深远意义,更将促进高中化学教育越来越科学化和规范化,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永登五中 730000)

猜你喜欢
探究性棉花高中化学
棉花是花吗?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棉花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