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0 11:35罗艺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思维导图初中物理

罗艺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于教育质量的升级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物理课堂中,要以学生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模式,从而更好的辅助学生学习和思考,并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分析技能。本文从思维导图运用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优势入手,并结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的《欧姆定律》分析了教学中实际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思维导图教学建构的措施,旨在为教学工作者提供相应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分析

传统的“喂养式”物理教学模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行为延迟,因此,在素质教育革新举措建立开始,就倡导整个课堂要进行课堂角色的转换,并且集中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有效的物理学习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是近几年被引进到课堂中的新模式,学生通过对知识点进行汇总,从而自主的建立有效的网络框架,从而更好的完成物理学习[1]。

第一,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在思维导图结构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线条、文字等辅助标示进行思维网络图的建立,并且着重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更好的物理知识理解能力,在建立物理思维的同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思维导图建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辅助的身份,对学生网络体系进行及时的补充。

第二,有利于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在物理实践教学中,创建有效的思维导图,能辅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集中反映针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尊重,并且教师要建立有效的分段式教学目标设立,保证学生在建立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课堂内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集中的梳理,以实现整体教学任务的优质完成[2]。另外,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更好的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案例分析

本文中以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为例,简要分析相应的思维导图框架结构。《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对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的这三个物理量的综合反映,由于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重视,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综合初中物理电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知識网络建构。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利用数学分析法以及数据处理机制,推导出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的关系。不仅能实现知识的顺利汇总,也能保证知识水平和能力由浅入深,强化了知识的认知规律以及系统性。

学生通过对实验内容的分析和总结,对欧姆定律的内容进行集中的汇总“导体中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R成反比。”并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关系式进行有效的推导,可以得出基本的结论:欧姆定律的决定式 ,对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进行有效的划定[3]。

在进行学习内容内化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节奏也是由浅入深的,逐渐建立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的关系,保证实验任务可以利用数学结构进行有效的呈现。在介绍完基础的关系式之后,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对学生提出新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对伏安特性曲线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分析,并且结合下相应的内容进行知识点的进一步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整体欧姆定律知识建立有效的框架总结,并且对电阻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建立简单的思维导图结构,见图一: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建立的过程中,要有效的给予学生相应的建议,但是不能过度干涉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且,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模式进行思维导图教学的推进,保证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落实相应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三、优化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落实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始终清晰的认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归还给学生,在教师集中分析班级学情后,教师要利用相应的教学措施和手段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机制的建立,而思维导图就是一项非常便利的教学方法。但是,思维导图的建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教师要融会贯通的了解所有知识,并且能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修改建议,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思维和实施牵引,利用知识的联系以及衔接性进行综合化的知识网络建设,只有教师从意识上接受思维导图模式的物理课堂,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两者的有效融合。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汇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内思维导图的评比和分享,或者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思维导图的讲解,保证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内化相应的物理知识。

(二)提升学生的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建立思维导图的意识,通过相应的教学建议以及教学指导,鼓励学生对过往知识进行有效的回顾。九年级的物理本身就是综合性的课程,是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的深化,学生要利用思维导图的建立进行有效的知识回顾,并且建立自主的知识网络。另外,思维导图是锻炼学生总结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小组学习中建立思维导图的分享。

结束语:

教师要针对实际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改进,并且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分析,更加优化的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中去,集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总而言之,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模式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助力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

参考文献:

[1] 姚晓峰.我形我秀——初中物理复习课中思维导图应用例谈[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2,30(01):28-30.

[2] 赵训忠.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1(11):236-236.

[3] 颜肇健.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0):79,87.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学思维导图初中物理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三环渗透三段交互三实体验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