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处深邃的穿透力 精彩处神奇的点睛笔

2017-05-04 19:35薛丽芬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词串概括体验

薛丽芬

[摘 要]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在平凡处有深邃的穿透力,于精彩处显神奇的点睛之笔,既给人情理之中的满足,又给人意料之外的惊喜。他执教的《诚实与信任》一课,通过扎根泥土的揭题、独具特色的词串、精准到位的概括、富有特色的留言、入情入境的体验和不同课题的比较等环节,使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关键词]揭题;词串;概括;体验;课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01-04

聆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一课,我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风景”,也发现了许多新鲜的“景象”。薛老师的课富有穿透力,带有平民性,言语实践充分到位,学生成长清晰可见。他的课用一句话概括,即:在平凡处有深邃的穿透力,于精彩处显神奇的点睛之笔,既给人以情理之中的满足,又让人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一、扎根泥土的揭题

揭题是一门艺术。薛法根老师的揭题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关联。他善于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桥梁,短时间内让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学习新知的有趣。

(学生齐读“诚实”)

师:什么样的行为叫“诚实”?

生1:犯了错,承认自己犯的错误。

生2:不撒谎。

生3:不骗人。

生4:捡到东西归还给失主。

……

师:不能抄同学作业,考试时不偷看,遇到不懂就提问……诚实,不但同学们要做到,每个人都要做到。诚实是做人的底线。

(学生齐读“信任”)

师: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信任,最期盼的是信任。

(齐读课题《诚实与信任》)

薛老师的导入平常而有韵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不矫揉造作,直指生活,通向心灵。

二、独具特色的词串

薛法根老师的词串复习有其鲜明的个性,他常常把一组组词语按照不同的类别予以归类,便于学生学习一个提起一串。在课文学习之前,这些词串已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色勾勒出来了。即便是普普通通的几个词语,在薛老师的手中也能翻出许多新花样来。不信,你看——

师:看课文中的词语,有不认识的吗?(出示)

驱车 碰碎 故障

毕竟 责任 歉意

师:“驱车”是什么意思?

生:开车。

师:换个词语。

生:驾驶车辆。

师:驾车。如果有人问:“你是怎么来的?”“我是驱车来的。”这样的回答正常吗?

生:不正常,因为这样语句不通。用开车比较好。

师:“驱车”这个词是书面语,生活中用口语——开车。

……

师:(老师指板书“毕竟”一词)理解吗?(老师指板书“责任”一词)理解吗?把别人的反光镜碰碎了。责任怎么断定?

(出示:“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师:如果我说,原来是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这意味着这辆车——

生:违章。

师:这叫违反交通规则。这起交通事故的责任人在谁?

生:在撞坏这辆车的人上。

(出示:“虽然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是停着的。”)

师:我们再看,虽然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是停着的。谁负责?

生1:停车的。

生2:撞车的。

(出示:“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

师:现在你感觉这个责任是谁?

生:撞坏车的“我”。

师:哪个词让你一眼看出责任在“我”?

生:“毕竟”。

师:“毕竟”一词说明,那辆车可以原谅。这也说明“我”主动承担责任。

师:“毕竟”一词体现了“我”的宽容,很微妙,能原谅。我们生活中用到“毕竟”,是对别人宽容的,通常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师:“歉意”是什么意思?

生:做错事情,对别人表示道歉。

师:那么表示感谢,叫……

生:谢意。

师:表示后悔称……

生:悔意。

师:表示爱护叫……

生:爱意。

师:××意,这是词语的结构。课文中有“歉意”“谢意”“悔意”这样的词语,我们要学会归类识记。

薛老师对词语教学的研究总是那么深、那么透,他非常擅长把词语连成词串进行教学。词串教学起到提领而顿的效果。几个词语或几组词串,教得学生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三、精准到位的概括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关注的事情。引导每个学生都能概括得准确到位,却不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做到的。大部分教师花两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概括,没有目标、要求和指导,只是走过场,这是常有的事情。如何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并进行精准的概括,体现思维的过程,把概括做实在、做精致,薛老师给我们以引领。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布鲁塞尔,它在欧洲。布鲁塞尔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本文就发生在那里。这个故事有三个小节,一边读一边把三节课文读成三句话:第一节“我”做了什么,第二节“我”又做了什么,第三节“我”还做了什么。

(学生读书。教师提醒:自读,不齐读)

师:我们把三小节读成了三句话。这个事故发生在——

生:一天深夜。(板书:一天深夜)

师:“我”做了什么?

生:一天深夜,“我”驱车回布鲁塞尔。

师:第二小节,“我”又做了什么?

生:快到家时,“我”不小心把小红车的左侧反光镜碰坏了。

师:第三小节,“我”还做了什么?

生: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

师:现在,谁能把这三句话连成一段话来说一说?

生:一天深夜,“我”驱车回布鲁塞尔,不小心把小红车的左侧反光镜碰坏了,便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

薛老师在课堂上肯花时间触动每个学生的思考神经,并让他们都经历概括这一过程,使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漫无目标走向精准到位,把无形的思维逐步体现为有形的言语表达,让我们清晰地看见学生的思维轨迹。这样的言语训练与思维体操紧密结合,合二为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富有特色的留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目前,语用意识已深入人心,但是对语用实践的安排、指导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薛老师在文本的空白处巧设写留言条环节,尤为注重写话之前要点的提示和写话之后有高度的引领,这给我们以启示。

(教师说明留言条的格式)

师:猜一猜,“我”要给他留张小字条,会留些什么呢?

生: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师:肯定还有更重要的几句话。

生:对不起,撞碎你的反光镜。

师:有抱歉的语言,还有事实的真相。一看就让人感动得——

生:要让对方联系自己。

师:有没有让车主感到温馨的——

生:要写“亲爱的车主”。

师:为什么要说“亲爱的”?对陌生人不要过分亲密。

生:小红车的车主。

师:太冷漠。

生:敬爱的。

师:像领导人。告诉大家,用“尊敬的”,表示尊重别人。

师:动动脑筋。动笔写留言条,要告诉对方事实真相,要表示歉意,还要告诉对方你的车违规了。留下真实的电话号码和姓名,要诚实。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生:尊敬的车主,您的车子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我不小心碰坏了您的车。这是我的号码,请您和我联系。

师:车主可能会想:你量过了?可能出现误解。

生:尊敬的车主,您好。今天夜里,我不小心把您车子左侧反光镜碰坏了,您的车子虽然超出了停车线,责任应该在我。

师:如果我是车主,我感觉到你是比较善良的。

生1:尊敬的车主,我不小心把您的反光镜碰坏了。虽然您的车子超出了停车线,但是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我愿意赔偿。我的电话是×××,姓名是×××。

生2:尊敬的小红车车主,我不小心把您的汽车左侧反光镜碰坏了,真对不起。请联系我,我会赔偿的。还有一件事我不得不提醒,您的车超出了停车线。张佳音,×年×月×日

师:掌声!如果你有一点温度的话可以这样写:我温馨地提醒你,停车不得超过停车线,以免发生类似事故。请大家立即修改那张让小红车车主伤心的留言条。

师:别看一张小小的留言条,要感动别人,还要向人家表达责任和歉意,写好是不容易的。

写留言条,许多教师都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少教师让学生提起笔来就写,不做任何提示,学生原来什么水平,写完之后依然在原地踏步,没有任何长进。而薛老师对留言条的指导,既有整体布局的提示,又有细节方面的指导,真可谓无微不至。细节出品质,功夫在诗外。

五、入情入境的体验

薛老师钻研教材有一双慧眼,在其他老师忽略的地方他总能看到别样的风景。即使是文本中看似平常的對话,他也能引导学生读出丰富的内涵来。如,能否换一种写法、打电话切身体会这样写的妙处,无不展现薛老师慧眼的独具。

师:事隔三日,“我”终于接到电话。(板书:事隔三天)两个人通话。(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这段对话说了什么?“我”在电话里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1:歉意。

师:“好让我把钱寄给你。”这叫什么?

生2:负责。

师:这叫赔钱。这段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歉意,二是赔偿。让我们为“车主”想一想:他表达了几层意思。

生3:第一个意思是感动。

师:第二个意思?

生4:谢绝赔偿。

师:留下了一句重要的话——“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人家说要赔钱,车主不要陪,谢绝了人家的赔偿。最后表达了——

生5:感谢。

师:事隔三天,两人通话了,这是对话(板书对话)。谁来说一说:事隔三日,车主打来电话,“我”在电话中表达了什么,“他”在电话中表达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

(指名说,表达连贯)

师:后面这段故事,如果我们不用对话的方式写可以吗?可以的,这叫叙述。照样能把三天后的事情写清楚。作者为什么用对话的方式写,而不用叙述的方式写呢?

生1:对话直接,叙述间接。

生2:叙述不能表达出车主的感谢。

师:没有表达出诚意。

生3:因为是两个人紧接着说的,用对话直接能体现。

师:一来一去,这就是对话,来源于一个电话。如果把电话转成叙述,对话内容就不够真实。如实写出对话内容,就更完整、更真实。

师:事隔三日,两人通话。

(请两位学生来演“打电话”部分)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 ,两个同学读的时候,真诚的意味不够。谁愿意来和老师打个电话?我就是“我”,你是小红车的车主。表达歉意和谢意,要真诚、有温度。

(一个学生上台和老师表演打电话)

师:背靠背,说明正在打电话。虽然站在一起,但是背靠背,这就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两人开始演)

这个环节,薛老师首先引领学生读懂对话中蕴含的多层意思,层层剥笋,把学生从表面上似乎的“懂”教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懂”。他不厌其烦,花足工夫,在品质上做文章,这就是大师。其次,薛老师非常关注引导学生对作者言语表达方式的品味:“作者为什么用对话的方式写,而不用叙述的方式写呢?”这是直接指向写作的阅读,让学生感悟与品味对话的表达效果,激起他们对写作形式的深层思考。最后,薛老师和学生进入情境表演打电话,课堂出现高潮,教学灵动无比。

六、不同课题的比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抓住课文题目做小研究,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涟漪。这样,能擦亮学生的眼睛,引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由文本走向生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学习语文的窗户。

师:这个故事的题目原来不叫《诚实与信任》,叫什么?

生:《比金钱更重要》。

師:看一看,两个题目哪个更好?说清理由。

生1:《比金钱更重要》好,因为这个题目包含了“诚实与信任”。

师:让人有想象空间。

生2:《诚实与信任》好,因为课文内容主要讲了诚实与信任。

师:更直截了当。

生3:《诚实与信任》好,因为作者留下了诚实与信任给小红车车主,小红车车主也信任他。

师:双方都诚实与信任,这是故事的主题。

生4:以《比金钱更重要》为题也有好的地方,让人特别想往下看。

师:吸引读者往下读。

师:两个题目都很好,因为更好的是故事本身,让同学们有更多的启发。“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是一句格言。每一句格言背后不止一个故事,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但写在书本里,也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

题目浓缩精华,题目饱含智慧。薛老师让学生比较《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两个题目哪个更好,让他们站在全文的高度对问题展开整体思考,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教学显得活泼而富有生机。

特级薛法根老师执教的《诚实与信任》一课,给人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之感。丝丝小雨浸润学生小小心田,我们仿佛能听到学生在课堂上拔节成长的声音,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薛老师的课扎根泥土,真实、扎实、朴实,基于学生的学情,教在学的起点上,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引一渠生活的活水到课堂之中,这样的课堂令人赞赏;薛老师的课貌似无华,平凡之中见不凡,教学设计整体推进,板块教学独树一帜,词串设计煞费苦心,教学环节精简,这样的课堂令人赞赏;薛老师的课精准到位,细节之中见精致,概括训练慢工出细活,于平淡之处夯基础,思维训练的效度得以体现,这样的课堂令人赞赏;薛老师的课富有特色,简约而不简单,一张小小的留言条撰写,教师指导具体精准,学生人人掌握要领,个个受益匪浅,这样的教学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样的课堂令人赞赏;薛老师的课入情入境,教师挥洒自如,学生欢畅无比;在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互通“电话”,学习投入,思绪飞扬,笑声不断,在角色扮演中感悟,在换位思考中推进,这样的课堂令人赞赏。薛老师的课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先学后教,少教多学,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清爽清新,精简精致,洗练而有韵味,简约而有内涵,这是一堂值得慢慢领略、细细品味的好课。

薛法根老师的课扎根泥土,老少皆宜,对青年老师来说,可以复制、迁移,可以运用,有很大的普适性;对骨干教师来说,可以学习,可以欣赏、借鉴,有很高的观赏性,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词串概括体验
灵动的词串,写话的纽带
报纸新闻标题中的“热词群”和“热词串”
为孩子种下一棵“言语”之树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美语口语词串You Know What探析
基于领域类别信息C-value的多词串自动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