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比较阅读,深化学生阅读思维

2017-05-04 09:21刘春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阅读思维比较阅读策略

刘春光

[摘 要]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比较阅读,能深化学生的阅读思维。我们可以从关注比较阅读主题、鉴别比较阅读体裁、感悟比较阅读词句和分析比较阅读的结构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阅读思维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阅读;阅读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58-01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开展比较阅读,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应对比较阅读有足够的重视。

一、关注比较阅读的主题

从比较阅读的概念可以看出,比较阅读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研究型阅读。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比较阅读,可以选择主题相似或相近的内容展开,以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化。

以苏教版语文五年级《珍珠鸟》和《九色鹿》为例,两篇课文主题相似,都是写动物,学生阅读后却发现两篇课文的写法和内容截然不同。首先,两篇课文第一段都对写作对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珍珠鸟》中这样描写:“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九色鹿》这样写道:“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就会发现文章描写的手法开始发生了变化,《珍珠鸟》以写实为主,而《九色鹿》则以叙事为主。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使得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享受到了乐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可见,选择主题相似或相近的内容展开比较阅读,能够促使学生在相似主题下对阅读形成浓厚的兴趣,从而为深化学生的阅读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鉴别比较阅读的体裁

细细研读苏教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可以发现,体裁相似的课文非常多,若以比较的视角展开阅读活动,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层次解读,将更能够发掘出阅读的趣味性。通过这样的阅读,不仅可以发现某些规律,也可以感悟文章的个性魅力。

以《九寨沟》和《泉城》为例,两篇课文的体裁都是散文,由于两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所以在写作手法上十分相近。例如,《九寨沟》中:“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泉城》中:“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两者都采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开展比较阅读时,教师应教会学生鉴别阅读内容的体裁,从相似体裁或不同体裁中,感悟作者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对深化学生的阅读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感悟比较阅读的词句

比较阅读中,对相似或相近阅读内容的词句进行逐一比较,感受作者不同的写作手法,体会不同写作手法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更能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化。所以,在小学高年级开展比较阅读活动,应重视感悟比较阅读的词句。

以《诚实与信任》一文的教学为例,课文中通过描写一段通话,说明了诚实与信任的重要性。

教师:如果在开始通话时,作者就询问清楚对方的姓名、地址、年龄和职业等信息是不是会更好?

学生:作者在行文最后一句专门写出这些内容,既突出了课文的主题“诚实与信任”,又呼应了最后一句“但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所以,在这篇课文里“不问胜问”,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表示肯定,并继续诱导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和看法,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词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分析比较阅读的结构

文章结构与其传达出来的情感也有直接的关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剖析比较阅读的结构,让学生对文章结构形成一定的认识,并学会用不同的结构表达不同的情感,能够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进一步拓展。

以《游天然动物园》一文为例,从阅读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课文是以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例如,“晨光熹微,我们乘车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出发……”“中午,我们在一块坡地上用午餐……”“下午两点多钟,远处一辆游览车朝我们挥动一块红布……”学生在分析比较文章结构的时候,梳理出比较阅读的框架,使他们对阅读内容形成了更加深刻的認识。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化学生的阅读思维,发挥出比较阅读的优势,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阅读中,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真正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目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阅读思维比较阅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采取“三级训练”发展学生阅读思维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