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学生成长的关键

2017-05-04 09:24钟祖玲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生成长语文课堂案例

钟祖玲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抓住文本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要注意营造氛围,以唤醒学生的思维;要抓住关键,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要联系鲁迅生平,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样教学,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中得到启迪,获得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生成长;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67-01

小学语文教材S版文本内容丰富,充满着正能量。这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尽情欣赏,获得人生的认识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文本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营造氛围,唤醒学生

六年级学生对鲁迅先生还算不上完全意义上的熟悉,尤其是先生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利用文化唤醒中国人民,利用杂文这把“匕首”直插国民党的心脏是不甚了解的。所以,在预设时,教师要考虑如何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以达到触动学生心弦的效果。《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悼念”这条明线贯穿全课,辅以“关爱”这条暗线统领全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先生的博大胸怀。首先,让学生抓住“悼念”去阅读文本,看看文本作者是怎样悼念自己伯父的。其次,让学生以“悼念”为主题,阅读其他文本,将课内外内容结合起来。再次,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整体感悟,读出作者所呈现出来的一个个生活画面,看到先生“教育儿童”“顽强斗争”“和蔼慈祥”“同情大众”“关心他人”等,理解先生深受人们爱戴的原因。

在進行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中的小故事,并要求学生以比较深切的情感表达出来,以产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二、抓住关键,产生共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深情的回忆录。从题目看,作者对伯父的深情不仅体现在“伯父”一词上,而且体现在“先生”上。从表达的角度去说,“伯父”和“先生”是重复的,可以将“先生”删除,但两个词语同时用,就不是简单的意义重复,而是具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先生”是社会对鲁迅的崇敬之情,不可删除,“伯父”是作者对他的称呼,也不可删掉。教学时,教师应当紧紧扣住“伯父”和“先生”两个词在作者乃至人们心目中的位置,让学生对鲁迅先生产生崇敬之情。课文能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地方很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之处进行体验。这关键之处就是感人的故事及故事中的细节描写。如,“救助车夫”所描写的就显得浓墨重彩。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鲁迅先生救助车夫有几个动作是相当感人的,如鲁迅先生的“半跪”。教学时,教师就要从这“半跪”入手,让学生对“半跪”进行分析,说出“半跪”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在学生说出自己的印象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想象,使教材文本所描述的画面动了起来。从鲁迅所跪的对象、时间上,学生自然地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体会到他当时忧国忧民的思想。

三、联系生平,促进理解

文中写道:“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从此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句话是作者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作者失去伯父时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情感呢?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思考前来吊唁先生的人为什么那样多,这些来吊唁的人不仅仅是亲戚朋友,还有一些不认识鲁迅先生的社会人士。

学生围绕着作者的话语,对“人来人往”一词进行比较周密的思考,产生这样的感觉:鲁迅先生生前是不平凡的,他的精神一定是高尚的,他的爱一定是博大的;先生虽然逝世,但留给人们的精神肯定是不朽的,人们对先生十分的崇敬;先生虽然逝世,但在人们的心目他依然活着。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平时了解到的鲁迅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如,有的学生用先生所说过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理解相关内容;有的学生从先生的《致颜黎民的信》中理解他的思想;有的学生从自己看到的《祥林嫂》的影视片中理解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是一位值得崇敬的人,他对当时的社会十分关注,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相当关心,他特别注意去唤醒麻木的人们,让他们不再愚昧无知。

在学生充分的感悟后,教师引导他们再次品读文本,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学生成长语文课堂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