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2017-05-18 10:01田麒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摘要】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有助于创建文明校园,培养高素质党员队伍。而且,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必须做好教育工作、强化刚性约束、突出要求标准、重视方法创新、注重评价反馈、加强监督问责。本文将系统论述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措施,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严格 高职院校 党内生活常态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学校党建(统战)研究立项课题“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DZDJ2016-A01。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68-02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式、教育观念、管理体制等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与优化,对于学校规模、人才培养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创新,与此同时,也更加注重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党内政治生活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在简析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的意义,论述高职院校党内政治生活问题,并从做好教育工作、强化刚性约束、突出要求标准、重视方法创新、注重评价反馈、加强监督问责等六个问题来探索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策略。

一、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的意义

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有助于积极发挥高职院校党组织的作用,培养优秀党员队伍和高素质入党积极分子,从严治党,保持大力宣扬党的思想政策,发挥党员的优良作风,让党员在院校发挥积极的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师生共同进步。

二、高职院校党内政治生活问题

目前,在高职院校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党员作为高等教育中学生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校风校貌建设的主要支柱。现阶段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改革发展,相关党员学习发展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较多,虽然入党积极分子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建设、学习等方面具有模范作用,在校园活动、群体活动中具有指挥作用,是活动中的主要力量,但是总体来说,存在的问题还是较多。现阶段国内研究中,学生党建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是党员发展的对象主要立足于本科院校,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党员发展工作不够重视,尤其是近年来新发展的高职院校。而且,当前高职院校党员模式培养中,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相当庞大,从培养模式上来看每年接收两批入党积极分子,从目前高职院校党员发展的情况来看班级中自愿入党的积极分子居多,每班的积极分子占总人数的多半,但是最终成为正式党员的人数极少,因此打击了入党积极分子的信心,使得入党积极分子普遍对申请入党的过程不重视,对于成为党员没有信心。并且现阶段中部分高等院校选拔党员的标准出现了偏差,仅仅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选拔标准,而不关心学生的综合素质,部分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纯,并且对于党的含义和宗旨不明确,而是带有强烈的功利心,使得真正优秀的学生没有机会入党,因此会使得党员的整体素质下降,不利于党风的建设。目前的党员建设中,学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建分子关注多,对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关注少,并且高职院校中入党积极分子的人数巨多,而对人数众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关注度较少、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分类研究少,笼统研究多。在长期的党风建设中,相关党的机构对于学生党建分子关注多,对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关注少,忽视了整体队伍的建设,监管工作不严,使得党员团队意识薄弱,因此,党建工作者应该以队伍建设为主,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分类,例如分年级、专业、班级干部与学生组织干部等,进而提高研究的层次性,有助于更好的实施党建工作。

三、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策略

(一)做好教育工作

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首先要做好教育工作,引导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用“新”的思路学习理论知识,用“活”的思路拓宽学习渠道,用“细”的思路优化知识结构,用“实”的思路重视实践学习,认知研究《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等有价值的文献著作,努力完善个人自学方法。而且,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积极有效的党建主题活动和文化活动,运用以党建带领团建的方式来实施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

(二)强化刚性约束

强化刚性约束首先要重视提升党员意识,增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自律意识、敬畏意识、底线意识和知足意识。所谓的政治意识特指党员应坚定自身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明确政治信仰,加强政治责任和政治觉悟能力,遵守政治纪律。法制意识则要求党员应学习法律知识,培养自身的法律信仰和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坚持“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原则,在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民主意识以“民主”为核心,党员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在工作中應广泛听取意见,不主观独断,恪守民主的作风,集思广益,处理好民主与专政的矛盾。自律意识要求党员应加强自我约束,坚持自我反省,提高自控能力,坚持自省、自尊、自爱、自律、自励和自我警醒,增强辨别能力。敬畏意识侧重于“敬畏”,要求党员应处理好“敬重”和“畏惧”的关系,要敬畏权利、经济、社会舆论、科学真理、党纪国法、民族历史和人生,坚持谨言慎行,做好党政工作,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与效劳。底线意识要求党员不能逾越法律、道德、党纪党规的底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培养崇高、纯净的政治品德。知足意识和敬畏意识以及底线意识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要求党员对个人权利、经济收入以及生活环境应感到满足,不能贪得无厌,坚持做到“不为钱、不为权、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民”,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思想境界。

其次,应注重提升院校党组织的党性修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工作,做好党员法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重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阶级觉悟能力,定期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引导党员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工作观念,加强党员的新三观,指导全体党员根据新时代的党性做好工作总结,坚持以党章为标准,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来完善工作制度和自身的工作方案。并将“党政一体、落实责任、规范行为”作为总体指导思路,注重反腐倡廉,利用党风建设和监督体制来完善高职院校党员管理机制,避免出现党员思想落后与贪污腐败现象。

除此之外,要注重全面公正考察,端正学生入党动机,为了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以及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实施相关选拔工作时,发展党员要严格履行入党手续,避免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入党,将机会留给更多优秀的学生。

(三)突出要求标准

高职院校应注意使用科学的标准考核党员,管理党员,要从源头上做好党员思想工作,让党员意识到入党的真正意义,端正党员的入党动机,实行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其次,在党员的选拔工作中要多引进思想先进、价值观念高尚的员工,为党建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要关心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四)重视方法创新

在信息时代,高等院校应注意创新方法,在发展党员教育的同时要进行党的知识普及,让学生在入党之前对党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从根源上提高学生入党的素质、端正入党的动机。新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宣扬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及其内涵的认识。同时应该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组织,进而有利于管理的规范化和长效性。此外,高职院校应重视发挥优秀党员模仿的作用,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指导他们学好文化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形成端正的工作态度,定期组织“两学一做”活动,借助QQ、微信平台、微博、贴吧、论坛等平台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理念、党建工作要点和思想政治知识,以此促进文化资源共享,促使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形成坚定的党建立场,全面做好党员教育工作。

而且,高职院校使用联合的方式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如加强本校党组织和外校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的密切联系),建立积极的党建制度,同时,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党建工作的资源分享会和经验交流会,组织志愿服务,切实的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

(五)注重评价反馈

高职院校应注重完善校园党内生活常态化的评价反馈工作,定期观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态度、品德修养、言谈举止与考核成绩,注重考核内容全面化,依据考核结果,综合评价党内生活常态化,并予以应有的完善。

(六)加强监督问责

加强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的监督问责,必须切实把党建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各种考核工作相结合,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得党建工作科学化、目标化、规范化、生活常态化,同时,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严格要求党员,监督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行为。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有助于积极发挥高职院校党组织的作用,培養优秀党员队伍和高素质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党建工作。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党内政治生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党员思想落后,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党建工作有待优化,监管不严等问题。因此,严格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必须重视做好教育工作、强化刚性约束、突出要求标准、重视方法创新、注重评价反馈、加强监督问责。

参考文献:

[1]颜德胜.加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思考[J].企业管理,2013(8)

[2]王嘉林.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党内生活常态化的思考[J].企业管理,2010(8)

作者简介:

田麒新(1987-),男,辽宁盘锦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