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校园舆论引导的对策研究

2017-05-30 12:32陆雨锋
职教通讯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

陆雨锋

摘 要:新媒体已成为高职院校校园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的泛滥和虚拟,使得高职校园舆论传播出现了很多新特点。引导良好的高职校园舆论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做到优化高职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加强高职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媒介素养和网络舆论参与的能力、做好高职校园网络的制度建设和队伍管理,提供高职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环境。

关键词:高职校园;舆论传播;舆论引导向;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01-0063-03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新媒体已在左右着高职院校校园舆论的形成和营造。高职院校校园舆论对形成与支配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深远。高职院校校园舆论的形成有两个途径:(1)源于校园群体的自发形成;(2)源于有目的引导。利用新媒体的新颖性、广阔性、多元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引导和营造良好的高职校园舆论环境,建立起信息沟通的有效方式,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借用狄更斯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所熟悉的、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正在逐步式微,而以电子邮件、微信、微博、新一代搜索引擎等为手段的新媒体已成为社会的新宠儿。新媒体是一种依托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的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其内容多元、手段灵活、形式多样,涵盖了各种互动网络媒体终端机,通过微博、博客、手机报、手机信息、电子邮件、楼宇电视和户外大屏幕(LED/LCD/DLPD等)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新媒体以其灵活的互动性,传播的迅速性,覆盖的全面性,多样性、强制性迅速占领信息时代的前沿,正在逐步转型为全民的社会化传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一些文化观念。一切以一种不可思议地速度和力量迅猛地冲击着正在积累和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年轻大学生们。[1]

一、新媒体在高职院校校园舆论传播中的形式

高职院校校园新媒体主要包括学校网站、学生个人网站、博客、微信和微博等。校园新媒体贴近师生的工作学习,成为高职院校校园舆论传播、新闻速递、互动交流、宣传教育、娱乐休闲的重要途径,成为师生学习、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的公共网站成为学生查询教务信息、课程成绩、考试报名、提交作业和师生课后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校园网站、微信群等是学生讨论校园文娱生活的主阵地,在这里有校园动态、学术讨论、心情物语、影音欣赏、版友求助、跳蚤市场等;个人微博、微信成为越来越多师生朋友圈交流分享的主要媒介。随着高职院校网络的日益普及,校园网络媒体的用户数量日趋增多,其影响力也极为广泛。如无锡某科技学院平均每天拥有同时在线用户数近4 000人;某信息学院每天拥有在线人数超过4 500人。大学生使用校园网络媒体的频率也非常高。一项对无锡某高职院校校园门户网站使用频率的统计显示,59%的大学生一个月内上校园公共网站的时间超过20个小时。另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登录所在学校网站“一天多次”的占5%,“一天一次”的占12%,“几天一次”的占41%,“从来不去”的只占30%。校园各种新媒体为学生个人观点的自由表达和传播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公共平台,“权威”“中心化”等得以消解,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但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还是校园门户网站。学生个人网站和博客网站、校方微信等由于质量、访问人数、阅读的有效性和可控性等问题,只是停留在“浅舆论阶段”。

二、新媒体在高职院校校园舆论传播中的特点

新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交往之间的关系,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在接受信息和处理交往关系等方面的对等性和真实性被打破了,因而使得高职院校校园舆论传播出现了很多新特点。

1.舆论传播的自由与传播方向不一致。新媒体环境下校园网络传播是匿名的、自由的、开放的,这就造成舆论的高度开放。校园网络舆论的参与者可以大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校园舆论内容从国内外时事到师生身边事,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积极与消极并存,真实与虚假并存,理性与偏激并存,内容包罗万象,观点五花八门,舆论的传播方向难以约束。

2.舆论传播主体多元化与诉求渠道不畅。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舆论的主体复杂多元,所有的师生,既可以是校园舆论的传播者,同时,也能成为校园舆论的制造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不同的信息,造成校园舆论主体的个性化、多元化。[3]相对于学校提供的其他诉求渠道,校园网络成为师生最好的诉求表达、监督学校行为的信息空间。

3.舆论传播客体群体相似性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校园舆论传播的客体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他们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如年龄相仿,学习经历、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等,因而他们在舆论传播中容易造成群体认同感,达成高度相似性的结果。但在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滞后的情况下,如果网络传播参与人认识不全面、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片面的观点,偏激的行为,在加上高职院校舆论传播客体相似性较高,会使舆论向极端的方向偏移,甚至可能会被一些过于极端化的小团体将舆论激化,从而升级为网络群体性事件。

4.舆论传播方式多样化与校园媒体引导的缺失。高职院校舆论传播方式多样,现代网络媒体的反应快速,覆盖广泛,校园网站、贴吧、微信、微博和QQ等朋友圈迅速传播。但目前校园网络媒体却存在重说教轻宣传、重管控轻引导、重建设轻服务、重管理轻沟通,在面对焦点、热点问题不能积极主动应对,引导缺失、乏力,掌控能力严重不足。

三、新媒体对高职院校校园舆论传播的影响

由于新媒体的冲击,高职院校校园舆论引导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接触比较深入,使用频率高,从媒体中获取资讯信息、情感和社交渠道、实用性(学习、娱乐、生活)需要等高职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中流砥柱,由于高职学生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对社会的探索欲高,他们往往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注在新媒体带给他们的思想冲击、潮流冲击、文化冲击中。新媒体带给他们的绝不仅仅是几条新闻、几个有意思的博客,更多的是能体现出青年人时尚、个性、随意、情感的共鸣。校园舆论不再仅仅依靠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校报等传统的舆论方式进行引导,还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彩信等方式,这些新媒体传递信息的形式多样,生动具体,而且时效性更强,最新信息可以及时发布。

校园舆论对大学生具有思想的导向功能、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校园舆论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控制系统的中枢,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标尺。校园舆论是师生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思维、认知的一种氛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环境的人看待不同的问题都会有理智和非理智、积极面和消极面。加强校园舆论的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宣传的重要任务。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信息传递的便捷,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恶意传播有害信息的非法网络、铺天盖地的广告、肆意传播的病毒、随处可见的网络语言等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2]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地袭来,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利用新媒体灵活性、迅猛性、多元化等的特性趋利避害,正确引导高职院校校园舆论氛围,这是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舆论引导能力的机遇,也是挑战。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舆论引导的策略

(一)建设和谐校园,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引导首先取决于学校风气的纯正、关系的和谐、文化的独特等,这样才能塑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校园自然环境的整洁、卫生、优美;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人本性、先进性。特别是勤学的学习氛围、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生动形象的课堂、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温暖如家的生活服务和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等等,都会给校园舆论客体良好的感觉和满意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处理校园网络舆情。对于校园网络舆论讨论的公众热点问题,学校领导、教师要积极参与,对有争议的问题要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及时反馈处理、跟踪回访,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师生服务。

(二)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

校園中出现负面的网络舆论,一般来说都与信息的缺失和透明度不够、或者传播的不及时有关。因此,构建和谐的校园舆论,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通过各种校园信息网络传播平台和工具,提供更多的正面信息,去纠正错误的舆论。

1.发挥校园主流网站的优势引导校园舆论,推动健康、理性的校园舆论的传播。校园主流网站要正确地激发舆论,引导舆论,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学生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校园主流网站要从丰富、繁杂、密集的信息中,把优质的新闻信息传递给学生,增强校园网站的权威性和引导性。[4]对内容敏感的信息,校园网站应建立正确的舆论引导。校园网站要在第一时间给出报道和正确引导。在校园主网中开设校长信箱、学生心理咨询专网、毕业生就业信息、生活时报、勤工助学板块等校园管理信息,可以使校园网站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师生可以在网站上畅所欲言,分享青春的酸涩、学习的心得、人生路上的彷徨,可以交换生活用品、提供就业信息等。在校园主流媒体在介入校园舆论时,应做到正确地激发舆论,引导舆论,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学生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

2.手机媒体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建立高职院校校园舆论新体系,引导校园舆论。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和接收工具,兼具了目前各种信息接收终端的优势。手机媒体可概括为手机短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是现在人们必备的通信工具。随身性强,手机媒体具备很高的便携性、交互性、互动性和快捷性。手机媒体改善了传播的单向性,形成了“多对多”“互动性”的传播体系。再加上手机媒体的便携性,一个学生也许一个星期不上网,但是不会一个星期不用手机。通过飞信、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及时把校园动态、国家事实、热点新闻、学习资讯、活动通知发布给每一位同学,比起传统的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更具有快捷性。你也可以及时回复,互动性、联系性增强,它开辟了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传播渠道。手机媒体通过彩信,发布动态新闻,校园热点,也可以用手机电视的形式宣传校园文化,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

3.通过博客的影响力和融入性,引导高职院校舆论的正确方向,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博客为师生提供了自由沟通和自我展示的平台,个人在博客中宣泄得到情感的宣泄,找到成长迷茫中的方向,同时,可以进行学术交流。领导和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博客,了解其内心的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舆论导向,正确引导尤其要加强博客方向性的引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生生活习惯相融合,形成和谐的校园舆论氛围,如无锡某职业学院要求所有专任教师开设博客,定期分享教科研经验、撰写教学心得或总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三)加强对师生媒介素养的培训,提高校园网络舆论参与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是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问题之一,学校要加强对师生媒介素养的教育。(1)要提升师生网络法规以及伦理道德观念,提升自觉遵守网络法规的能力;(2)要提升学生对信息的分析选择、评估思辨、学习创造的能力。师生媒介素养提高了,自然从源头上减少了校园网络中的非理性言论,让流言止于智者,才能使师生在价值多元化、信息繁杂化的网络世界明辨是非,去伪存真。[5]

(四)加强校园网络的制度建设和队伍管理,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校园网络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来源,是各种舆论滋生的温床,因而,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是引导网络舆论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1)要制定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如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校园网络信息发布条例、网络发帖回帖的规则等。(2)要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管理队伍建设,包括网络管理专职教师、学生网络自律会等。这支专门的管理队伍渗透到校园网络的各个部分,融入在网络舆论的最基层,可以及时了解校园网络舆情,畅通解决问题的渠道,减少不良情绪的发酵升级造成的消极舆论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高鸣,赵亚丽.新媒体环境下校园舆论引导能力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1):70-73.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5):47-50.

[3] 蒋研川,肖铁岩,凌晓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策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6-142.

[4] 李伟东.论新媒体背景下的校园网络舆论引导[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1):27-29.

[5] 叶升蔚,齐继东.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J].青年与社会,2012(6):86.

[责任编辑 金莲顺]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