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二重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7-06-03 03:49赵飒爽��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探索高校教学

赵飒爽��

摘要:在高校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改变的今天,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多元化、新型的教学方法所取代,尤其是在文化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提升艺术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艺术教学中,钢琴教学是该课程体系中的重点,本文对钢琴二重奏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钢琴二重奏在高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钢琴二重奏;高校教学;应用探索

一、探究钢琴二重奏的特点

钢琴二重奏这种形式最早起源欧洲,并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分为四手联弹和双钢琴形式。所谓的四手联弹是指两名钢琴演奏者在同一钢琴中完成演奏,而双钢琴则是指两位钢琴演奏者同时在两架钢琴中完成演奏。就现阶段高校钢琴教学而言,四手联弹和双钢琴都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

从高校教学艺术整体上分析,钢琴二重奏是依靠两个人来完成的,因此它也具备二重奏室内乐形式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钢琴二重奏演奏过程中,配合的演奏者需要分别负责一个声部,因此对两位演奏者的合作默契要求比较高,也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演奏表演的艺术价值;其次,在钢琴二重奏这种演奏形式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作曲家在声部的表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同时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例如,两名演奏者演奏过程中,其声部间的表现将更加清晰,而在高潮部分,其给观众的震撼力将会更为强烈。最后,钢琴二重奏与交响乐以及其他形式的音乐进行了一定的融合,而这样一来为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通常情况下,钢琴二重奏的声部表现符合歌剧音乐、舞剧音乐等改变要求,因而这些年钢琴二重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在高校钢琴藝术教学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二、钢琴二重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钢琴二重奏这种演奏形式在高校艺术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二重奏教学效果的提升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钢琴二重奏教学质量。

1多样化钢琴教学方法的使用

高校教育教学环境不断变化,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对钢琴艺术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这对于高校钢琴教学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传统钢琴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发起了挑战。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在钢琴二重奏教学方面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受到钢琴普及率低、教学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影响,钢琴二重奏教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基于此,高校教师在今后钢琴二重奏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应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钢琴教学模式,为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例如,在进行四手联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变四人联弹为多人参与,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同时也提升了钢琴教学的灵活性,对二重奏教学质量提高有积极意义。

2结合学生钢琴二重奏发展需要选择教学曲目

对于高校钢琴教学而言,选择的曲目不同,教学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这是因为学生不同,其性格以及心理等方面的特点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于同一曲目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基于此,教师在进行钢琴二重奏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学生的兴趣等进行一定的调查分析,探知学生的学习倾向,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结合这些进行教学曲目的选择,才能为钢琴二重奏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钢琴二重奏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一些情感表现较为浓烈的曲目进行教学,关于爱国情感有《双钢琴音乐选集》,该音乐选集中特点鲜明,一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具有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有效提高双钢琴教学效果也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一些基础技术较高或者是相互之间配合比较默契的学生,可以选择技巧要求较高的练习曲目,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低的经典曲目,以培养学生钢琴学习的信心,为其今后弹奏技能的提升打下基础。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校钢琴艺术教学过程中,二重奏教学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此,高校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钢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二重奏演奏过程中的技巧性表达,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ZK(]许雯雯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表演形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6(4)[ZK)]

[2][ZK(]李哲辽宁省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乐府新声,2016(2)

[3][ZK(]王淑明分析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3

猜你喜欢
应用探索高校教学
探索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施行“活”“趣”“实”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时期排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价值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
微课在高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