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在动态生成中换发生命的活力

2017-06-06 16:10吴春禄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命活力动态生成数学课堂

吴春禄

摘 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教材的忠实的信徒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动态生成的小学数学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精心预设,精讲放权,和谐氛围,等三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 数学课堂;动态生成 ;生命活力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所谓动态生成,指课堂上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出教师原计划中所没有的新问题、新情况,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处在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过程中超越预定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成动态生成,让课堂换发生命的活力呢?我觉得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 精心预设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敲门砖”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要想课堂有精彩的“生成”,就必须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

例如,在对“圆的周长”一课进行预设时,如果仅仅考虑教材设计的活动,教师往往会假设学生对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是一无所知的,一旦课堂上出现了不同声音,教师也大多选择置之不理,机械地执行自己的教案。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预设两种可能性:一是学生不知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二是能猜测出两者的关系。对前者,教师在预设时可设计“对新知的探索”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自行探究;对后者,教师则应在肯定的同时,设计“对猜想的验证”活动,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证明自己发现的规律。这样一来,不管课堂上遇到哪一种情况,教师都给学生留足了探究的空间,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只有在备课时尽可能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预设他们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在面对学生的生成时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慌

二、“精讲放权”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助推器”

简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和传授者,学生是“认知体”、“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是单向的、封闭的。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而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对学生来说,互动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题:“8、80、800这三个数,谁能加上适当单位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这时学生感到新奇,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愁眉不展,有的跃跃欲试。看到这种情形,我说:“大家可通过小组讨论来搞清这个问题。”小组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不一会儿,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8元=80角=8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8米=80分米=800厘米。”这时,我适时提出如何用同一单位将上面各式表示出来的问题。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提出: 8元=8.0元=8.00元,8米=8.0米=8.00米……。看到學生的潜能如花绽放,我趁机切入“小数的性质”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弄清像8、8.0、8.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为什么相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三、和谐氛围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滋养液”。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孵化”有效的课堂。

如我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一课后,出了这么一道题,爸爸上午8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请问:爸爸一天工作几个小时?面对这道题,我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汇报。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①学生用扳手指的方法数出来的。②学生把爸爸上班的时间以12时为界线,分成了上午和下午,上午有4小时,下午有5 小时,一共有9个小时。③学生把下午5时转化为24时计时法的17时,再用17-8=9(小时)。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三种方法哪一种你认为最容易接受。经过大家的讨论,大多数同学都比较认同于方法③。这时,有一个平 时不大爱发言的学生站起来说:“8-5=3”。这时,教室里一片哗然,“怎么可以用 8减5呢”,同学们的讨论声一下子把教室淹没了。这时,我示意大家安静,并鼓励这位学生慢慢地把话说完。这位学生接下去说:“上午8时到下午8时经过12小时,下午8时和下午5时相差3小时,再用12-3=9(小时)”。这时全班同学纷纷认同了这种做法。原来让人感到“头疼”的意外,在老师和同学的耐心倾听和真诚等待中,竟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总之,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情去作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我们的教学才能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

参考文献 :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黄桂林《预设与生成的融合》,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2.

[3]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 .

猜你喜欢
生命活力动态生成数学课堂
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谈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活力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