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探析

2017-06-10 18:02郭琳
考试与评价 2017年9期
关键词:多媒体应用生物实验实验教学

郭琳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初中生物课程中应用频率较高的辅助教学方法,同时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的提升也带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为此,本篇文章针对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措施,以期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实验 实验教学 多媒体应用

一、前言

生物课程本身具有着超强的实用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涉及到很多实验活动,教育者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来有针对性的设计生物实验方案,那么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初中生本身具有着喜爱新鲜事物、不愿意被约束等特点,因此教育者如果一味的采用传统类型的教学方式将会阻碍他们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提高。基于此,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中,将会大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

1.实验条件较差

纵观我国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受到了诸多外在条件的限制,导致用于生物实验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此外,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只是一门辅助类学科,因此在校内一直也得不到校方、教育者以及学生的应有重视,长此以往就会流失掉很多宝贵的实验器材与实验资源,十分不利于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教育者的角度来分析,很多教育者为了节约课程时间,会选择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但因个人精力的有限,从而无法密切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严重影响到了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2.实验质量较低

初中生物课程的实验质量较低具体表现为实验效果不够明显与实验失败率过高等方面。举例说明,在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中,当教育者在讲台上进行实验演示时,只有靠近讲台的前几排学生才能够清楚的看到教育者的操作过程,而中后排的学生几乎无法清楚的看到实验的操作方法与最后结果。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够通过教材中所给出的实验步骤与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学习,大幅度降低了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1.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向学生直观的演示生物实验过程

在以往的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中,学生在动手操作的环节中经常会出现弄混实验顺序、错误运用实验工具等情况,不仅对实验仪器带来了较大的损伤,而且还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归根结底来看,出现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实验操作方法不够规范,而通过在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教育者可以将诸如打孔器、测量筒、解剖器等利用实物投影仪来向学生加以展示,通过实物投影仪所具备的放大功能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这些实验仪器的内部构造与使用方法;另外,在开展诸如种子的观察实验时,教育者就可以利用投影仪来将整个实验过程展示在屏幕上,以此让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多能够全程看到实验活动的各个环节。

2.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展示微观世界

利用显微投影仪可以将物体放大至0-200倍,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显微投影仪的放大功能来向学生展示微观世界,让他们充分了解观察装片中所呈现出来的形态结构,全面提高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草履虫的形态结构时,教育者就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将样本采集回来,将其制作成为临时装片,再通过显微投影仪来展示给学生。通过此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直观的看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草履虫的运动状态。

3.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重要的身心发育期,因此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在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中有很多比较抽象化的教学知识,通过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消化课程内容。

例如在教授“受精卵的形成过程”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将受精卵的形成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当精子进入到卵细胞以后,两者会相互融合最终形成受精卵,在经过多次细胞分裂后会形成胚泡,最后进入到子宫内。再例如在开展“脊椎动物”的观察实验活动时,此堂实验课程本应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剖生物体,但顾及到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并且在解剖的过程当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体液流溢的情况,因此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将生物体的解剖过程通过大屏幕来展示给学生,同时向学生详细的介绍生物体内的器官结构,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整个物理现象,轻而易举的突破教学难点。

4.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中,教育者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为他们创造出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此,通过在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能够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大幅度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用药和急救”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向学生播放一段长度在5-10分钟左右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大致了解此堂课程的学习内容;其次,教育者要围绕课程的教学重心来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较强的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来将他们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与其他小组成员来共同探讨由教育者所提出的问题,在這一过程当中迸发出更多灵感火花;最后,当收集足够多的信息反馈以后,教育者要根据学生此堂课程中的动态化表现来加以评判,检测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传统的初中生物课程中,实验教学的地位一直不高,并且由于大多数初中的物理实验设施条件较差,因此严重影响到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初中生物教育者應当积极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动态化表现,尽可能的减少实验方案的盲目性。此外,教育者还要凸显出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

[1]赵燕.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32):130-131.

[2]张玉宝.借助多媒体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中国职工教育,2015(12):163.

猜你喜欢
多媒体应用生物实验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