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词汇英文翻译方法及策略研究

2017-06-19 16:59朱荔芳
关键词:音译汉语拼音词汇

张 洁 刘 静 朱荔芳

(1.济宁医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2.济宁医学院 国际与交流合作部,山东 济宁 272067)



中国特色词汇英文翻译方法及策略研究

张 洁1刘 静1朱荔芳2

(1.济宁医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2.济宁医学院 国际与交流合作部,山东 济宁 272067)

在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问题备受关注。本文提出中国特色词汇的定义和分类,搜集各类相关书籍、报刊、杂志,列举现有的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提出以目的论为指导,可以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和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特色词汇分别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中国特色词汇;英文翻译;方法;策略

一、引言

在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问题备受关注。中国特色词汇是体现中国特有的现象和事物的词汇,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准确性会影响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正确理解。如何用英文翻译中国特色词汇,是研究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2005年以来,就有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研究,涉及释意论、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关联理论;分析的文本有词典、报刊、杂志、政府报告;从各角度研究该类词翻译方法、策略,有宏观研究,也有的从具体的文本分析探讨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对中国特色词汇的分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生、四字格词汇等,有的选取政治、经济方面词汇作为研究对象,有的以某个时期出现的新词语为研究对象;在翻译方法上,涉及归化、异化的研究,提出用音译、直译、意译、直译加注、音译加注等翻译方法。笔者认为,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中西文化差异、中文和英文的差异,而且涉及到价值观、思维差异,单独用某种理论来解释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未免偏颇,要结合众多理论,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才能翻译出更适合的译本。

本文选取的词汇来自国内外权威的报刊、杂志和网站以及前人的研究文献,如《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今日中国》、新华网、人民网、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日报网编写的《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第6版)》、2012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新词语英译概览》、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文化词汇》、201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大学联合出版的《牛津·外研社英汉汉英词典》、200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时代汉英大辞典》为主要语料,通过文献搜集和定性分析法,给中国特色词汇下定义并分类,分析现有的资料中关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然后从目的论出发,给出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特色词汇分别采取的不同策略。

二、中国特色词汇的定义和分类

(一)中国特色词汇定义

葛传椝在1980年最早提出了“中国英语”概念。他认为:“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如‘科举’、‘翰林院’、‘五四运动’、‘赛先生’、‘德先生’、‘白话文’、‘双百方针’、‘人民公社’、‘四个现代化’(imperial examinations, Hanlinyuan 或 Imperial Academy, May Fourth Movement, Mr. Science, Mr. Democracy, baihua wen 或 baihua, Two hundred policies, people’s commune, four modernizations),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 English”。[1]“中国英语”的提出,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葛传椝认为,“中国英语”同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相同,应该是合理存在的,那么与之相关的中国英语的表达方法也应当合理存在。之后,其他学者也对中国英语进行了界定,普遍得到认可的为李文中的定义,他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2]

中国英语从音位层面、词汇层面、语篇层面有其特征。葛传椝的贡献在于,对中国英语的阐述如下:首先,同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相似,中国英语是客观的,并且会长期存在;其次,中国特有的词汇、表达中国特有事物、使用中国英语;再次,中国英语会引起交际不畅,通过解释才能被理解;最后,依照英语习惯用法,包括中国人使用英语,与中国英语使用不相矛盾。

中国英语的提出,在其后近10年里仿佛未引起英语界的注意,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葛传椝先生所论及的翻译方法引发了一场“汉译西化”和“西译汉化”的辩论。在2001年1月杜瑞清和姜亚军发表的《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评述》中提到,以当时词典中收录的中国特色词(如“饺子”,“风水”,“太极拳”,“空手道”)为例,提出中国英语词在使用中仍处于相当混乱的状态。这里所举例子为“中国英语”词汇。提出的讨论“饺子”究竟是“dumpling”还是“ravioli”呢?还是用汉语拼音的“jiaozi”更为合适?如果将“饺子”译为“dumpling”,则属于归化翻译,如果译为“jiaozi”,则属于异化翻译,那么这里的“jiaozi”便是中国英语词汇。[3]是不是所有的中国英语词汇都能被认可呢?

笔者借用“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定义“中国特色词汇”,提出“广义中国特色词汇”和“狭义中国特色词汇”。广义的中国特色词汇是指植根于中国的,反映中国特色的各民族的词汇。狭义的中国特色词汇,指反映中国特色、反映中国国情、文化、思维的汉语词汇。

对中国特色词汇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概括地说,其特点有:

1、独有性。该类词汇反映独有的中国特色词汇,包含事务、事情本身、情感、观点,该类词不存在于根植于西方文化中的其他语言,例如:古筝、烧饼、禅宗、生肖等。

2、嵌入文化内涵。文化内涵嵌入直接体现在词汇中,例如:孝、悌、恕、勇、让、无为、逍遥等这些词汇反映了中国文化,体现了观念、行为。

3、英语中无对等词汇。翻译本无完全对等,有些词虽然有类似的表达,但不能完全反映汉语词汇体现的文化内涵,即便能找到类似词,由于文化差异,内涵仍然不同,例如:毛笔、砚、笙、箫、汤圆等。

(二)中国特色词汇的分类

根据内容不同,中国特色词汇大致可以分为五类:政治词汇、经济词汇、科技词汇、文体娱乐词汇和社会现象词汇。

1、政治词汇

中国特色政治词汇体现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现象。例如:

表1 政治词汇

2、经济词汇

中国特色经济词汇是体现中国特色经济的词汇。例如:

表2 经济词汇

3、科学技术词汇

由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有中国特色的科技类词汇也层出不穷。例如:

表3 科学技术词汇

4、文化、体育、娱乐词汇

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或现象的词汇。例如:

表4 文化、体育、娱乐词汇

5、社会现象词汇

体现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例如:

表5 社会现象词汇

三、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

(一)音译

音译也叫作“转写”,就是用一种文字符号(如罗马字母)来代替另外一种文字符号(如汉字)的翻译过程。音译中国特色词汇,一种是威妥玛拼音的使用,一种是汉语拼音的使用。威妥玛拼音法长期以来在音译法中占据主要地位。

例如:孔夫子 Confucius;丘正桐 Shing-Tung Yau;马夫 mafoo;叩头 Kowtow

1982年8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汉语罗马字母写法的国际标准。汉语拼音的推广,给翻译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国的人名和地名逐渐采用汉语拼音音译。例如:普通话 putonghua;二胡 erhu;武术 wushu;风水 fengshui

汉语拼音音译保留了中国传统特色,由于汉英两种发音系统不同,要在音译中语音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在用汉语拼音音译仍然不能体现出声调的差异。

有时候可以同时看到用威妥玛音译的词语和用汉语拼音音译的词语。例如:

Practitioners in Wudang, which is well-known for being a holy land in the Taoist religion, have developed the famous Taijiquan, a 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hadow boxing. They have produced a 30 minute Kungfu show called Wudang: Taijin Taoism.

(Beijing Review, November 12, 2009. p23)

在该例中,“功夫”仍使用了威妥玛拼音“Kungfu”,而“太极拳”采用了汉语拼音“Taijiquan”,“武当”使用了汉语拼音“Wudang”。

(二)音译加注

音译加注常用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先用汉语拼音转换某词语,再以文内作注或文外加注的方法将该词语中特有的文化内涵表述出来,达到文化信息传递的目的。例如:“罗盘”、“八卦”。

The Chinese compass, or luopan,and the bagua, are the two major tools used in the practice of fengshui. Both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auspicious areas of a specific location.

The Chinese compass is made of bands of concentric rings, arranged around a magnetic needle. Luo means everything, and pan bowl. The meaning of luopan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key to all the secrets of the universe.

Ba means eight and gua means trigram. The bagua is composed of an octagonal grid, whose diagrams can be read according to astronomical events. (Women of China. October 2009.p54)

音译加注的方式,为译文读者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信息。在翻译中,对源语读者来说是不言而喻或不言自明的表达方式,对目标语读者来说并不熟悉。所以,通过汉语拼音音译,一方面保持了中国特色词汇的原汁原味的文化,加注的方式又给目标语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解释,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八卦”在此音译做“bagua”,并用英文做了解释。事实上,在不同的语境中,“八卦”还有其他意思,比喻小道消息,或者散布小道消息的人。那么在英语中可以用“gossip”来翻译。《美国传统字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的释义:

gossip n. (1) trivial rumor of a personal nature (2) one who habitually engages in such talk (Davies, 1976)

《朗文》还收录了piece of gossip(一条八卦新闻),the latest gossip(最新八卦),common gossip(热门八卦),office gossip(办公室八卦)等搭配(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4:702)。

(三)直译

直译是翻译中常见的策略。直译既要保持原文内容,又要保持原文风格。在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直译时,要忠实于原文内容,忠实于原文形式,并且注重目的语的流畅性。直译能够较好地保持原作的语言特点和民族文化风格,传播中国文化。例如:下岗工人 laid-off workers;两个文明 Two Civilizations;三角债 chain debts;经济发展特区 spe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EZ);非国有工业 non-state industries;流动人口 floating population;菜篮子工程 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四)直译加注

中国特色词汇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并不鲜见,通常是以直译法再现源语文化专有项的民族特色,辅之以注释法消除跨文化理解上的鸿沟。如王安石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其中一句: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许渊冲译为:“The painted boat, In clouds afloat, Like stars in Silver River egrets fly. What a picture before the eye!”对Silver River, 许渊冲给出了注解:The Chinese name for the Milky Way。在这里如果将“银河”译成“Milky Way”,则很难与诗中描述的语篇语境联系起来,很难产生美感。再如:“三纲五常” (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five constant virtues)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广泛认可的一种较高的行为准则。这种核心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成为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准则,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也成为中国人共同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在评判他人时,不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要求以伦理道德为首,先看是否忠君爱国,是否孝敬父母,兄弟之间是否互敬互爱,朋友之间有困难是否能两肋插刀,合作伙伴之间能否讲求信誉。这些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了三纲五常的含义,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通过加注解释来帮助读者理解。例如:

Chinese women, during feudal times, were dependent; they were expected to strictly follow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ruler guides subjects, fat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property, wisdom and fidelity)—as specified in the feudal ethical code.(Women of China. October 2009. p1)

(五)意译

意译是与直译并列的主要译法之一。译文形式不一致,但内容相同,这叫做意译。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原文的主旨大意,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从而体现原作神韵的翻译方法。意译的特点是不拘泥于原文的文字和结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涵,较好地解决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导致的跨文化翻译的障碍。例如“鱼米之乡”:

The May 12 earthquake took Sichuan Province by surprise, decimating the “land of abundance”. While most of the focus in this tragedy has been centered on saving lives, people are also deeply concerned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earthquake on the country’s economy.(Beijing Review. June 5,2008)

“鱼米之乡”原出处:唐·王晙《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孃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鱼米之乡”是指生产鱼和稻米的地方,比喻肥沃的土壤,所以在这里用“land of abundance”,这种意译的翻译方法能够翻译出改词的内涵。

四、从目的论看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

(一)目的论翻译的指导作用

在中西方翻译史上,不同的翻译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传统的翻译倾向于等值论,也就是说,译文要和原文的语义对等。无论是解释性翻译和修辞性翻译Cicero,字字相对应的圣经翻译和对希腊哲学著作的翻译(意义翻译),还有直译意译(John Dryden),乃至归化异化(Schleiermacher和Lawrence Venut),尤其是E.A.Nida的功能对等,这些传统经典的理论作为翻译的指导性理论,被广大学者研究,被广大译者使用。[4]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学者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来的,它形成了功能翻译理论的主流。[5]目的论的理论基础是行为理论,还有跨文化交际理论,原文中的交际符号有言语类和非言语类。翻译的过程,也就是将这种交际符号由一种语言向另外一种语言的转换。所以翻译必然是有意图的,这种有目的的人类行为,其主要目的还是实现跨文化交流。而翻译行为,也是为了实现跨语言转换。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单纯的语际交换,而目的论打破了传统,认为翻译要达到译者的目的。这就给译者带来了巨大的提升空间。该理论指出:翻译的目的是受众的指向,那么受众群体,就决定了翻译的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并且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这种文化的比较,应该在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翻译的目的是读者的接受能力,那么接受者能否认同,就决定了该翻译活动是否有意义。翻译应该根据目标群体的文化背景,对译文的期望和交际需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给翻译中国特色词汇带来了指导意义,根据不同的目的,译者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本文,笔者从对外宣传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的等方面分别阐述如何翻译中国特色词汇。

(二)从目的论看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

1、对外宣传中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

对外宣传翻译是目的需求很强的社会活动,对外宣传包括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的对外介绍与宣传,翻译的目的在于通报情况,证实事实,传播观点,并且加强各国之间的沟通。[6]

外宣翻译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对外性,对外宣传工作目的明确,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为主。也就是说,译文并不是向英语读者提供文学欣赏材料,而是要在交流中起到某种效果,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功能,而汉英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对等,这就要求译者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何种话语符合目的语读者期望,以什么样的方式传递出去才能更便捷地让读者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目的。

对外宣传工作中,五种方法需要结合使用。例如在翻译地名时,要采用音译的方法,以此为契机,也能达到推广汉语拼音的作用。很多情况下不要不假思索地直接用直译的方法,因为对外宣传的目的是让目的语读者尽快接受原文所要表达的涵义,所以不要拘泥于一定要传播汉语的语法习惯,硬用汉语的“习惯”去套目的语读者的“心理”,会在交流初期给目的语读者带来被排斥的心理,有种强加的意味。一种情况,在直译过程中,容易出现“中式英语”的情况,这里所提到的“中式英语”指在翻译过程中生硬直译,造成完全不符合目的语语法的情况,并非之前所提到的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可被接受的“中国英语”。

例如:“雁荡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人翻译成“Yandangshan scenery beautiful,the history is glorious,galaxy”。“荟萃”本指草木丛生的样子,后比喻优秀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聚集,所以“人文荟萃”的意思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所以翻译成“With a beautiful scenery, the Yandang Mountain enjoys a long history and a rich culture”更为恰当。第二种情况,不了解背景文化知识,翻译时候政治敏感度不高。例如:有些部门由于政治敏感度不高,习惯将外国投资以及港澳台的投资统称为“外资”,译者如果直接将其翻译为“foreign investment”,很容易让以“形合”的操英语者认为港澳台不属于中国,产生极大的政治错误导向。因此在遇到此类情况,采用“investment from outside the mainland”比较稳妥。第三种情况,不同版本译文共存情况下,选择哪种方式更能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例如:福州西湖的“宛在堂”是福州乃至全闽诗人的纪念堂,400多年前由诗人傅汝州营建。但原来的译文“Wanzai hall”,对外国友人来说仅仅是汉语拼音,完全不能了解其后的文化涵义。所以在此建议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 Memorial Hall of Fujian Poets”能够使操英语者更加明白其涵义。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到中国来学习汉语,我国也在很多国家开办了孔子学院,教授对外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高年级尽可能用汉语授课,能够让学生锻炼听说能力,并且在一定的语境中积累汉语词汇。但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英文翻译也是必要的。所以,由于目的不同,翻译的方法也不同。

首先,翻译中国特色词汇时候,人名、地名音译为主。因为学习的语言本身就是汉语,学习本身就要学习汉语拼音,毋庸置疑,用汉语拼音翻译人名、地名再好不过。但是对高年级的同学在做翻译的过程中,也不能拘泥于词汇本身的学习。例如:“秀才”,现在比较多见音译成“xiucai”,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也有更多的方法。例如:

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地报到村里来,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阿Q正传》,p.61)

This was after Mr.Chao’s son had passed the county examination, and to the sound of the gongs, his success was announced in the village...since he belonged to the same clan as Mr.Chao, and by an exact reckoning was three generation senior to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杨宪益、戴乃迭译)[7]

在这里,“秀才”的翻译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

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

大学英语的教学贯穿着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教学,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对学生翻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2013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翻译题由原来的单句翻译改为段落汉译英,内容涉及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首先,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学习了很多的西方文化,反而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其次,翻译中国与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相关的文章,培养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提高英语翻译的水平,也是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初衷。

英语的学习,不仅仅为了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这个语言载体,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且了解如何用英语来介绍中国的文化,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通过介绍中国特色词汇的英文翻译方法,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积累更多的英语词汇,掌握尽可能准确表达中国特色词汇内涵的翻译方法。

在大学英语课堂,讲解中国特色词汇翻译方法时,应采取直译、直译加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

例如:“六艺”可以直译为“six arts”并且可以用后面解释的方法将 “礼”、“乐”、“射”、“御”、“书”、“数”,i.e.,ritual,music,archery,carriage driving,calligraphy,and mathematics.借此机会让学生积累英语词汇。又如:“无欲则刚”可翻译成“One is invincible because he desires for nothing and contends for nothing”。再如:

为清除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体制问题和加强防治腐败工作,国务院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

The State Council, China’s cabinet, has decided to remove or modify 314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items in order to further clear systematic obstacles to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rb corruption.(Beijing Review.August 30,2012.p4)

在这里,“国务院”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分别用 “The State Council”和“China cabinet”来翻译,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累词汇,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导入向学生介绍中西文化的差异。Cabinet可以类比国务院的政治功能和行政职能。

五、结语

中国特色词汇作为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一部分,其翻译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搜集自2005年以来研究者相关的研究论文、著作,发现之前的研究多关注同化和异化翻译方法。本文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对比分析,给出中国特色词汇的定义。

中国特色词汇常用音译、音译加注、直译、直译加注和意译五种翻译方法。通过搜集一词多译的情况,对比了不同译本的区别和特色,并认为在实际翻译中要结合不同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的提出,给译者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翻译不再拘泥于某种方法。翻译是灵活的,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中国特色词汇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例如在对外宣传工作、对外汉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

[1] 葛传椝.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中国翻译,1980,(3):2.

[2] 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9.

[3] 刘瑞清,姜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39.

[4] 崔长青.中国传统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翻译理论与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2-104.

[5] 叶长缨.试论电影配音翻译中文化距离的处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0.

[6] 谭亮.试用经济简明原则评析《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英译文[EB/OL].http://www.docin.com/p-479201224.html,2012-11-11/2016-02-06.

[7] 邓显奕.从接受美学角度看《阿Q正传》英译本[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责任编辑:周延云

A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Words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English

Zhang Jie1, Liu Jing1, Zhu Lifang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272067, China;2.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272067,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translation of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have been given and made of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By collecting data from some book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e authors have listed methods of the translating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ed the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kopos theory. Finall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ransla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glish translation; methods; strategies

2016-10-27

201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重点项目“趣说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12-KPZC-11);201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支架式教学法在培养医学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中的实证研究”(13CWJJ18);2013年济宁医学院科研计划项目“中国特色词语英文翻译规范研究”( JY2013RW010)

张洁(1983- ),女,山东泗水人,济宁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学及语用学研究。

H315.9

A

1672-335X(2017)03-0112-06

猜你喜欢
音译汉语拼音词汇
音译研究(2007年~2021年)回顾与反思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