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羽毛球训练强度划分的研究

2017-07-25 09:32
运动 2017年7期
关键词:步法乳酸有氧

杨 叙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对羽毛球训练强度划分的研究

杨 叙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通过观察北京体育大学羽毛球教育学院代表队运动员四周的训练,测试出各项训练手段的能量代谢范围,旨在制定出羽毛球能量代谢表格,利用表格和测试数据分析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情况,通过比赛时各项能力的视频解析,分析出8名运动员比赛时能力发挥状况,让教练员更精确了解不同训练构成的能量代谢特点,通过科学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有氧无氧能力。

羽毛球运动员;训练负荷;有氧能力;无氧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训练对象:羽毛球训练强度划分的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通过采用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对相关文献、资料和中外体育期刊等进行检索,广泛查阅羽毛球训练强度与比赛之间关系的文献、书籍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实验法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所选运动员共有8位,均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实验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于2014年4月—6月观察并记录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内容,同时监测训练时的部分生化生理指标。

具体实验步骤:(1)运动员的基本信息:包括身高、年龄、系统训练时间、体重等。(2)观察记录训练内容:观察记录四周每堂训练课的训练内容,测试各种训练手段下运动员的心率、血乳酸、RPE值。(3)通过心率、血乳酸、RPE分析其每周以及4周每种类型训练时间所占总训练时间的百分比,得出现有训练模式的构成。

1.2.3 测试方法及仪器 测试血乳酸使用的是酶电极法,使用EKF-C-LINE GP仪器;测试心率使用扪诊法;测试RPE使用CR-20RPE 量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种训练手段的监测

4周的训练中,每个实验对象进行每种训练手段时心率、乳酸、RPE进行统计制定较完整的羽毛球不同训练强度的能量代谢表格。本论文中,所有测试项目数据统计结果不管男女都没有明显的不同。

常用的有多球训练、步法训练、一对多、多对一、多点打一点、一点打多点等综合手段,本文将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代表队四周训练的手段进行记录,发现主要手段有步法、一对一、一对二、拉吊上网、大强度的单打等手段,对每种手段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得出各种训练手段所对应的能量代谢如表2所示。我们主要测试的指标有乳酸、心率、RPE。

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表

2.2 4周各强度训练时的乳酸、心率、RPE情况

对训练负荷连续观察4周并将所有课程训练状况记录下来,这些训练课程的内容以全场步法、一对一攻守、杀球上网为主,以杀吊上网、全场拉吊、一对二,高吊杀上网、反手高远球上对角放网、大强度单打,左右接杀步法、多球杀球练习、半场21分比赛为辅。基本上围绕的都是综合大强度的练习,运动员的乳酸变化也较大,最高时达到15Mmol/L。可知校代表队的训练是以大强度的无氧和有氧无氧结合手段练习,每节课120min,总时间为960min的训练算入准备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后,有氧能力训练所占周训练计划的总量百分比为11%,有氧无氧结合占28%,无氧能力训练占61%。可见,无氧能力训练比例要远大于有氧能力训练。但是从个人分析上看,并不是每个人在无氧能力训练中都能达到无氧水平,教练员的目的并没有全部达到。

表3是4周训练的乳酸值心率与RPE的数据。尹军研究发现,非大周期强度负荷教练员在把控上,优化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自动化、战术意识是小周期的关键,短时间内加强肌肉力量、速度、耐力是训练身体素质体能的核心,但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有氧耐力素质仍是羽毛球运动员不能忽视的基础性内容。第1周的训练以全场步法、一对一攻守、杀球上网为主,组间乳酸、心率、RPE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第1周训练主要以中高强度负荷为主,全场步法的训练达到最高心率170±20.89次/分,RPE也达到很高,说明第1周的步法训练达到无氧能力练习的目的。从第2周的训练可以看出,一对二练习的乳酸值远高于其他2个练习,有显著差异,P<0.01。我们可以看出,1对2练习时心率与RPE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周的主要目的是放在吊球等有氧练习配合大强度无氧练习的训练。第3周训练主要以技术为主,加上大强度的单打。第4周的练习主要侧重于无氧练习,我们可以看出乳酸、心率都处于很高的水平,教练员在这周的要求是近似于比赛的大强度练习。在段时间中做极限运动,仅仅会再合成一小部分有氧ATP,而主要再合成ATP的途径为CP分解与糖酵解,也就是说,占据主要位置的就是糖酵解与CP分解。资料记载:积极活动的平均时间是4.6s~7.6s之间,根据比赛的动作特性,羽毛球项目的积极运动达到或者接近极限运动。所以,上文证实占主要供能地位的就是ATP-CP,辅助供能体系则是糖酵解体系,虽然对羽毛球而言无氧能力练习是关键与核心,但有氧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训练的角度出发,造成乳酸、心率、RPE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训练时动作完成的情况和训练动作的特点,技术类练习时主要侧重于技术动作的稳定,所以多是时间长的有氧训练,而各种步法的训练和一对二,单打等训练方法则是侧重于强度大的无氧训练。

表2 不同训练手段血乳酸、心率、RPE测试结果

表3 4周训练手段血乳酸、心率、RPE测试结果

2.3 同一种训练手段不同个体的差异

经过4周的训练,我们可以看出训练中主要以无氧能力训练和有氧无氧结合的方式来训练。但是同样的训练手段,每个人乳酸和心率的范围却不一定都处于有氧或都处于无氧。结合文献与表格得出羽毛球无氧阈为6~8 MmoL/L,心率为150~160次/min。我们来测试每个人在四周训练中高于或低于无氧阈的比列。

经过4周的训练,我们可以看出,教练员的目的和手段大多以无氧能力练习为主,训练重点在于发展ATP-CP和乳酸供能能力。可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如表4,一个周期的训练下来,虽然都是同一种训练手段,训练时受试者机体所表现的乳酸和心率的范围并不是在一个范围内,乳酸的水平存在着差异,这是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会忽视的问题,不同乳酸的差异意味着训练中的效果对个体而言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出,张××、杨××、邢××、龚××的有氧比重较大,和× ×、韩××、彭××、黄××的无氧比例较大。这样一来,训练的效果不一样,就会直接导致比赛中个体水平的差异,对同一技术水平而言,不同训练效果肯定会影响比赛发挥。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根据训练中血乳酸、心率、RPE的值可以推断训练时的代谢状况,可以初步制定出各强度代谢水平以及对应的血乳酸、心率、RPE值。

3.1.2 4周的同样训练手段下,不同个体所表现出的比赛能力有很大差异。

3.2 建 议

3.2.1 在羽毛球训练中,教练员应注意加大无氧能力的练习比重,在羽毛球比赛中,无氧能力对于运动员来说十分重要,一定要提升训练者的无氧水平和他们耐受乳酸的能力;但是有氧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有2~3种有氧能力的训练手段加入到每节课训练中。

3.2.2 在日常训练中可以参照羽毛球能量代谢表格监控训练负荷;为施行运动选材、设计训练计划以及评价训练效果等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

表4 训练中受试者处于不同乳酸心率区间的次数

[ 1 ] 丁凯强.论羽毛球的步法训练和体能训练方法[ 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4):86-89.

[ 2 ] 冯秋明.羽毛球教学中的步法移动技术[ 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12):43-46.

[ 3 ] 蒋昌昊.高校羽毛球专项课中的步法教学[ J ].宁波大学学报,2008(12):22-24.

[ 4 ] 施建华,林家仕.关于羽毛球多球训练强度优化性研究[ J ].体育科学研究,2007(9):53-54

[ 5 ] 何轶.对羽毛球多球训练法的探讨[ J ].中国学校体育,2011(12):92-93.

[ 6 ] 尹少丰.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45-46.

[ 7 ] 张燕.论提高羽毛球训练水平的研究[ J ].体育世界,2008(4):21-23.

G847

A

1674-151X(2017)04-044-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7.022

投稿日期:2017-02-03

杨叙(1990—),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羽毛球训练与理论。

猜你喜欢
步法乳酸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乳酸菌发酵生产D-/L-乳酸的研究进展
大众武术健身之步法问题辨析
人在运动后为什么会觉得肌肉酸痛
六步法创建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女子跆拳道49 kg 级优秀运动员比赛步法使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