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学习与文化课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

2017-07-25 09:32王文清
运动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化课学习态度学习成绩

王文清

(江苏省高邮市菱塘民族初级中学,江苏 高邮 225652)

实验与调查

中学生体育学习与文化课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

王文清

(江苏省高邮市菱塘民族初级中学,江苏 高邮 225652)

本文对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发现,文化课学习优秀的学生往往具有积极的体育学习态度,体育学习成绩也相对表现良好;相反,文化课不能认真学习的学生,体育学习也表现出较差的态度。

中学生;体育学习;文化课学习;学习态度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新课程推广与实施以来,各种形式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新方案层出不穷,都试图通过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但从体育新课程实施的现状来看,虽然在教学形式上相对传统教学丰富多彩,但并没有看到体育新课程所构想的那种理想局面;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扭转,自主学习的意识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也没有明显改善。为此,我们把中学生体育学习与文化课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力图从中找到解决改变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的方法与突破口。通过对中学生体育学习与文化课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探究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改变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寻求提高学生体育情感的途径与方法,尤其是研究学校教育中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的共性原理与方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学生体育学习与文化课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全面阅读与参考体育与教育类关于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及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文献。2.2.2 调查访谈法 本文主要以江苏省扬州市高邮菱塘民族初级中学近5年中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

的文化成绩、体育成绩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并通过与相关的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状况。

2.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归类统计、比较与分析,形成学生体育学习成绩与文化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表格。

3 结 果

3.1 中学体育学习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的比较

由于2012—2016年的5年中,江苏省扬州市高邮菱塘民族初级中学每年的学生人数有所不同,我们主要对每届学生中的文化考核总分处于前30名和后30名的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近5届初中二年级前30名主要文化课程的平均成绩为494.9分,体育均分为85.5分;后30名主要文化课程的平均成绩为373.6 分,体育均分为81.3分。前、后30名文化课程与体育课程的成绩都呈现显著差异。后30名学生文化课成绩为前30名成绩的75.4%,后30名学生体育课成绩的95.1%。(表1)

3.2 中学生体育各部分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研究体育成绩与文化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我们又对2012届初二学生在体育成绩评定中的技能、身体素质和平时成绩等3个部分的均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文化成绩前30名学生在体育技能和平时表现方面的成绩都领先于后30名学生,表现出与文化课成绩的正相关性;相反,文化成绩后30名学生体育成绩的落后主要源于体育技能和平时表现方面成绩的落后。(表2)

4 分析与讨论

4.1 中学生体育课成绩与文化课成绩表现出正相关

一般认为,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活泼、好动,因此不能专注于文化课程的学习,但他们更热衷于体育活动,应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但我们的统计结果并没有显现出这种判断;相反,文化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体育成绩表现得更为理想。

4.2 中学生体育课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的正相关性是学习态度影响的结果

通过对体育各部分成绩的分类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文化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在运动素质方面确实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这一优势为他们获得更好的体育成绩,特别是为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体育学习除了需要良好的运动素质基础,更需要学生对体育学习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需要正确的体育学习态度,这是所有课程学习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也正因为如此,体育技能的学习成绩总是与一般文化课程的学习效果表现出正相关性。

通过与各门课程的相关教师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那些文化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往往并不是他们在智力或学习能力上与优秀学生存在差距,而是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学习的目的性认识不足,缺乏积极进取的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处理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都表明,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基本保证。

4.3 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需要克服单纯凭兴趣学习的倾向

研究结果给予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克服凭兴趣教学的倾向。通过对几位体育教师的访谈中,我们都得到这样的回答,文化学习优秀的学生,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虽然并不表现出浓厚的体育兴趣,但是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困难,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断取得进步;相反,那些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体育课中虽然活泼、好动,对体育活动兴趣很浓,但却不能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主要的学习内容上,而是单纯地从兴趣出发,往往难以真正实现学习目标。

通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也不难看到这些现象形成的机制。现代体育教育心理学认为,体育态度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及行为倾向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们对体育活动目的、意义、价值的理解和评价,对体育活动的情感体验与行为反应等。体育态度不仅对人们是否参与体育活动及参与什么样的体育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而且也影响着体育学习与活动的效果。而体育兴趣只是学生对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某些活动项目或活动形式表现出的一种心理倾向性。人的兴趣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等3个阶段,一般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兴趣都只是处于相对低级水平的前两个阶段,容易转变,不能稳定持久,不能成为促进学习的积极动力,同样需要学习态度的作用,促使低级的有趣和乐趣向高级的志趣转化,而我们一般教学中片面地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进行的教学是达不到效果的。

表1 2012届~2016届文化课成绩前、后30名学生文化课与体育课成绩比较

表2 2012届中学生体育课各部分成绩与文化成绩相关性比较

4.4 学习态度的培养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

文化课学习成绩与体育课学习成绩的正相关性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不是表现为对某一门学科的情感倾向,而是对学生所有课程的学习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表明,一门学科学习中可能建立起的正确学习态度会对所有学科的学生产生广泛的迁移作用。为此,首先学校的宏观教育工作需要致力于学生正确学习态度的形成,而就体育课程而言,通过其特有的教育功能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并进而对其他课程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是大有可为的。

体育课程应利用其本身特有的课程特点,从“有趣”和“乐趣”层面上加以积极引导,利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和竞赛活动,使学生不断体验挫折与失败,逐步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心理承受力,并进而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对所有学科积极动机的形成产生广泛的迁移作用。

5 结论与建议

5.1 中学生体育课成绩与文化课成绩表现出正相关。

5.2 中学生体育课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的正相关性是学习态度影响的结果。

5.3 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需要克服单纯凭兴趣学习的倾向。

5.4 学习态度的培养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体育课程应致力于利用学科优势促进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

[ 1 ]李伯黎.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59.

[ 2 ]颜军.体育心理学论稿[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86.

G807.3

A

1674-151X(2017)04-07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7.037

投稿日期:2017-01-11

王文清(1980—),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和民族体育。

猜你喜欢
文化课学习态度学习成绩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兄弟让举
名落孙山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