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体验,眼见为实
——物理课堂实验教学重要性的思考

2017-08-07 10:40梅振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灯泡电阻电路

梅振华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云和中学,浙江 丽水 323600)



亲身体验,眼见为实
——物理课堂实验教学重要性的思考

梅振华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云和中学,浙江 丽水 323600)

在课堂中,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同时,对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及增强实猃室建设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表明,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的自主创造性,而且能够提高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创新能力;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实验方法研究物理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物理知识,所以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效果是很好的,近代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因此实验在物理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也倡导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一、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新一轮的深化课程改革,知识的不断更新,课堂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步,但物理学科终究是以实验为根基的.课堂离不开实验.教师通过动画视频讲实验说原理,学生死记硬背,其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而实验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亲身体验式的地掌握知识点,培养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另外就老师而言,在对中学物理教材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更需要亲自动手实践来更好地满足自身教学需要.可见,自制实验的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势在必行的.

二、实验的教学意义

1.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会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每一次上实验课只要老师拿着实验器材,学生都会围观,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都会动一动实验仪器,猜一猜有可以完成什么实验,那么我们老师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应为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

案例1:导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实验

教材导入新课通常是直接给出理论的,这样就无形地提高了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有违新课程的理念.本文认为通过自制小实验:电池组1个,电键4个,小灯泡3只,导线若干连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在实验开始前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猜想讨论:如果电键S1、S2、S3、S4逐个闭合时,L1的亮度是否会变化?由于所学知识的局限,大部分学生会认为L1的亮度始终不变.

但实验的结果却会出乎意料,有了这种认知的冲突,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学生去弄懂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而此时教师顺势引出问题,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和规律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的物理知识较难学生会难以掌握并理解,而教师又不能强行给出结论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策略,设置实验探究,以实验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并探究,“故意拖延”结论的得出,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

案例2:多功能电路演示板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一章中,学生对于“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电能转化”问题以及“温度对金属导体和热敏电阻的电阻率的影响”问题的理解不透彻,易混淆.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设计制作了本课中所用的多功能电路演示板,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实验中的现象并加以理解

认识多功能电路演示板所用的仪器并画出电路图.

图2

演示一: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别,如图2.

单刀双掷开关打到a端,电路等效于下图3

1.开关打到a端,观察现象.

2.把电动机的扇叶卡住不转动,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情况.

图3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电动机风扇正常转动与卡住时候小灯泡的亮度,理解非纯电阻电路电能主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本实验中为机械能)而不是全部转化为热能,而在纯电阻电路中则全部转化为热能)

演示二:温度对金属电阻丝电阻率及热敏电阻的影响

单刀双掷开关打到b端,电路等效于下图4

1.开关打到b端后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2.对灯丝加热,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3.对热敏电阻进行加热,观察小灯泡亮度变化.

图4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加热前与加热时小灯泡的亮度变化,知道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

在教学中加入此多功能电路演示板的演示,学生很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现象:电动机上的风扇转动时(非纯电阻电路),小灯泡只是闪了一下,而电动机上的风扇被卡住时(纯电阻电路),灯泡瞬间变亮.此时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非纯电阻电路电能主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本实验中为机械能)而不是全部转化为热能,而在纯电阻电路中则全部转化为热能.对日光灯的灯丝和热敏电阻加热,小灯泡亮度变化非常明显,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案例3:教学《力的分解》的实验

如何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力是力学的重点之一.举个例子:在分析钩码对O点的作用力时,教师可准备铅笔、松紧带和左手配合,组成如图5所示的三角形支架(无论甲乙丙哪种形状的支架都是松紧带在上、铅笔在下.松紧带一端打结,套在左手中指,另一端系住铅笔右端),铅笔右端所挂钩码个数的不同时,松紧带伸长长度也会有所不同,就能清晰反映松紧带内部拉力的大小.而手掌所受的压力,随着所挂钩码个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大,表明都是由于所挂钩码重力增大产生的效果.由此可见,钩码对O点的作用力,可沿松紧带伸长方向和沿着铅笔向左的方向进行分解.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的亲身感受就是什么手会痛,应为有力的作用,力的方向向哪里,这样学生都会对力的分解有切身的感受,同时引发他们对O点作用力如何按效果来分解的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会有自己的发现和感悟,理解起来也就不难了.

图5

[1]严云佳.课堂因你而精彩—浅谈自制小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探讨,2017(7):4-6.

[2]饶德平.谈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新课程·中学,2014(5):32-33.

[3]蒋守培.恒定电流问题的归类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2017(7):51-55.

[责任编辑:闫久毅]

2017-05-01

梅振华(1982.11- ),男,浙江丽水人,中学一级,本科,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G632

B

1008-0333(2017)18-0050-02

猜你喜欢
灯泡电阻电路
电路的保护
灯泡创意秀
电阻大小谁做主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解读电路
灯泡创意展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巧测电阻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