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的逻辑可行性

2017-08-07 10:40王冬梅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纸带空气阻力逻辑性

王冬梅

(浙江省桐庐中学,浙江 杭州 311500)



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的逻辑可行性

王冬梅

(浙江省桐庐中学,浙江 杭州 311500)

本文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为例,对教学中实验原理设计的逻辑性进行探讨,希望能从实验原理的逻辑性出发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验证机械能定律;逻辑性;有效性

一、问题提出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从《新课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对实验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实验现象,更要掌握原理,也就是实验的实质是什么,这个实验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说明的.每个实验都有内在逻辑性,特别是验证性实验,它对原理的要求更高,逻辑性要求更强.而由于传统课堂的限制,教师往往忽略了实验原理的重要性,学生常常也是按部就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何能够在教学中突出实验的本质,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

二、实验设计原理的逻辑可行性的探讨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有些方案由于其设计存在逻辑性缺陷是不可行的.具体归纳总结如下:

(一)以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1.不可以用同一条纸带的前半段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后半段求v与h,再用这些数据来验证此定律.

图1 图2

2.不可以用v=gt这一公式来求纸带的瞬时速度.

图3

从实际操作来讲,如果将纸带用夹子夹住,先开启打点计时器再释放纸带,会发现在最初的位置由于反复打点,点迹异常清晰.则可以直接取该点为计时起点,速度为零,无需进行判断;从原理上来讲,实验用的纸带一般在300 mm左右,相对于整条纸带的长度,这点误差是在允许范围之内的,所以根本不需要有这样的要求.

(二)以摆球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这个实验在原理中也存在逻辑性错误,具体如下:

1.从实际操作来说,很难做到让绳子马上断掉且不改变速度的大小与方向,所以从原理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实验很难实现.

2.从原理上看,这是个典型的由计算题改编而来的实验设计.作为计算题它没有任何问题,但作为实验设计,就存在一个逻辑性是否合理的问题.如果以平抛运动为模型求速度,就一定要忽略空气阻力.既然下半段没有空气阻力上半段自然也没有空气阻力,那么机械能就一定守恒,根本不需要证明.这和用一条纸带的前半段求g,用后半段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出一辙,都是不可行的.

3.在教学中应注意实验设计的逻辑性

教学中对于实验的逻辑性是要求非常高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每一个实验原理都应先进行推理论证,千万不要出现类似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情况”.

实验设计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明白了实验原理也就明白了实验的本质,对所要探究的本源也就有了清楚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可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展开思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李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多种设计[J].新高考(高一物理),2016(04).

[2]吴俊、赵信安.解读“功能”实验强化“能量”意识[J].高中数理化,2012(19):44-45.

[3]刘玉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创新方案赏析[J].中学生数理化,2014(05):26-27.

[4]高国龙.用自制摆验证机械能守恒[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3(23).

[5]石有山.201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二)[J].试题与研究(高考),2015(13).

[责任编辑:闫久毅]

2017-05-01

王冬梅(1982.10月- ),女,吉林长春,中学一级,本科,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G632

B

1008-0333(2017)18-0054-02

猜你喜欢
纸带空气阻力逻辑性
神奇的纸带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逻辑性
不怕摔的蚂蚁
小猪相框
纸带上的秘密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降落伞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