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新思路

2017-08-17 10:11叶梓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广告学新媒体教学改革

叶梓

摘 要:广告学是一门反映了广告活动的客观规律的新生学科,本文从广告学理论框架中的广告设计中的一个知识点——三大构成入手,探讨在广告学理论课程中的教学改革新思路,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下教学手段应走向多元化的变革,同时也丰富着我们的教学手段和知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广告学;三大构成;教学改革;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J52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226-02

一、前言

广告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反映了广告活动的客观规律。符合客观规律就有科学性。所谓科学,它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的总和。广告学是新生科学,自然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和未知空白区,但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它是科学。

广告学研究的是广告活动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的学科,其理论框架是包含了广告史、广告策划、广告战略、媒体选择、广告心理、广告摄影、广告设计学、广告管理、公共关系学、广告道德规范等一系列原理等学科,在这些学科中的广告设计学所包含的范围也可以扩展为广告设计的视觉原理,广告设计的心理学原理,广告设计的视觉构成原理,广告设计的视觉形式美原理,广告设计的色彩原理等等,这一系列课程在以理论为主的广告学中的基础课部分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广告设计与三大构成

三大构成是现代美学应用于设计学科构成形态的基础体系,学习三大构成是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的基础入手,通过实践操练去讨论形式从而获得经验。同时,三大构成是设计的语言和创意的灵感之源,是广告艺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创作手段。在设计中,单单只靠好的创意是不够的,同时需要依靠好的造型,三大构成正是研究万事万物中的造形、体、色、面、块等等之间的规律,将创意与造型完美结合,让设计出来的事物离不开设计是“以人为本”的本质。

三大构成中,平面构成是学习三大构成的基础,而平面构成正是从研究“点、线、面”开始。点、线、面源于几何学,平面二维空间画面就是由这三个基本元素组成,是平面设计中视觉要素的“骨骼”。在点、线、面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视觉形式美原理,也就是通过对点、线、面的练习上升到研究如何“组合”这些“骨骼”和这些“骨骼”的排列规律,怎么样的规律才符合我们的审美。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实践性练习可以研究广告设计中的最基础的单位,是理解广告设计的“地基”。这是不能只通过理论去理解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实践的练习去感受图形的基础。

广告学理论框架中不止广告设计学科需要学习三大构成,例如广告摄影也是需要构成知识作为基础理论基础。例如三大构成中的色彩构成就是研究如何把色彩中的基本元素的本质,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再通过这些规律的研究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效果。色彩的特点是丰富绚丽的,它是无法通过单纯的讲授去感受它的魅力和语言,所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我认为在广告学课程中学习三大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在互联网不够普及的时代,传统教学模式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整个课堂关系中,老师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学识与经验单向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学生被动汲取,在学期中期和学期末以考试的成绩评判学生的成绩水平。这信息获取方式略为单一,这种模式我认为是不足的,更何况是色彩是感性的,只有和它零距离接触才能获得它的“秘密”。在实践中了解色彩心理学、色相、明度和纯度、如何进行色彩搭配。感性的学科较为特殊,它没有公式、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就是根据前人的经验、大自然的经验来掌握规律进而利用规律。在掌握了点、线、面、视觉形式规律和色彩原理后,我们的实践练习就到了立体构成的部分。立体构成是研究形态创造与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所涉及的学科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环艺设计、工业设计等等。学生在时间的过程中,除了对形与体的把握,还能近距离地接触到材料,这也是理论中所缺乏的。广告学中广告设计制作是一个很重要的板块,例如做制作一组平面广告,除了广告主题的把握,视觉元素的设计,颜色基调的确定,整体风格的走向之外,广告载体的选材也是至关重要的。户外广告的材料需要防风防雨,车体广告的选择除了车辆的流动性之外还要考虑材料能否与车相结合……案例数不胜数。

三、三大构成给广告学课程带来的教学改革启发

三大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形态构成能力、审美的情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它也是步入艺术设计殿堂的基石和达到培养动手能力强的综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作为教师必须在广告专业教学中进行不断反思。教学传统的课堂模式以讲授为主,我认为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新颖的教学方式带入到课堂中来。

现如今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现代高校教学方式也慢慢收到渗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悄然地正在走向多元化的新模式。时代顺应着变化的脚步不断的在前进,在今天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是一切的生命力。高校如何才能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保持积极有效的教学,值得探讨的就是鼓励教学创新。它的特点就是为了迎合现代人们生活学习与工作的需求特点而生的,现代人们生活学习工作节奏加快,所要求的效率也随之提升,需要做到随时随地地进行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传递的需要。从马斯洛理论来看,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在我们大都能解决温饱的前提下已不再追求共性,开始转而上升到追求个性的时代,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也并入了自我超越需求中。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高校教育也随着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中逐渐从传统走向革新,新媒体给高校教育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反思的。我们要利用这个优势去强化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去把握好自己的职责,把自己所教授的学科丰富起来,用最有效果的方式去教授学生,让他们获得对以后步入社会最有力的“武器”。广告学更加需要在这场变革中跟上力度,让新思路、新方法指引着我们引以为豪的学科,让她往更强大的方向茁壮地成长起来。

四、总结

通过三大构成这一个知识点我们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多元化使我们接收信息更加方便,信息加工也更加便利,再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为前提的基础下,引发我我去思考如何再这样的环境下针对新学科我们该如何去进行教学改革,改变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抑或是说如何让教学模式追上新学科的脚步。从一门课看到一门学科可能不够全面,接下来的探索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再去摸索和总结。

三大构成是起步课程,而起步课程是学生迈向专业学习的奠基石,就像要学会奔跑首先要学会走路,基础课是培养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现能力而充分掌握专业知识。

我们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在反思中重新组合理论教学的内容构成,不断创新实训实践设计内容部分,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丰富评价体制,使得课程目的更加明确更加清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才能加强与广告学专业的关联性,并且更好地指导学生在多媒体新环境下成为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而改革而努力。我相信,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不断淬炼和思考,通过经验的累积一定会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周艳秋.浅谈立体构成教学改革[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05).

[2]何跃如.立体构成原理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体现[J].教育现代化,2016(02).

[3]邢晔.一切尽在传播中——广告学与传播学[J].艺术科技,2015.

[4]董海英,淺谈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要素“点”在室内设计中的比较运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王令中.艺术效应与视觉心理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1.

[6]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美术形式的视觉效应与心理分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7]郭亚旎.分析图的美学价值及其设计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

[8]姚景.平面设计的骨骼——“点”之初探[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9]何青.抽象语言视觉造型元素符号的艺术魅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

猜你喜欢
广告学新媒体教学改革
脱靶篇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关于广告学专业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方法探讨
高校广告学本科专业特色发展分析
我国广告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