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系统论思想”在高中生物学复习中的再渗透

2017-08-20 03:02许友超
生物学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系统论高三整体

许友超

(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 350600)

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提出“把生命看成是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性,又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的开放系统,强调生命的整体性、相关性、动态过程性、能动性和组织等级性”的一般系统论观点。也就是生命系统的整体、关联、动态和有序性的观点。系统论的思想也是高中生物教材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在必修Ⅰ中的表现尤为明显,有很多的标题就直接是“系统的… …”。但在学习知识时,常常过于强调局部以至于使学生忽略了局部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形成整体的特征。所以,高三的复习教学任务就需要把高一、高二模块教学中分割的知识进一步整合,回归生命系统,构建学生生命系统的知识网络框架,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下面主要从系统的整体性、相关联性、动态性等方面例谈系统论思想在高中生物学复习中的再渗透。

1 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是指多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有规律而形成的整体,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之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系统科学的核心思想。因为系统需要从其要素、层次、各要素间的关系等方面来揭示其整体特征,所以不能把系统简单地等同于要素的机械堆积。系统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特定结构才能体现出系统的整体性。

高三生物复习就需要把相对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到生命系统的整体中,从生命系统的层面解决问题。例如,细胞的复习不仅需要将组成细胞的元素、物质、各种结构等回归到细胞的整体,也需要引导学生回顾中学阶段所学的各种细胞的功能及其组成的组织、器官等在整个个体中的作用。让各种细胞回归到个体,不仅需要从微观到宏观体现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也需要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把握。如肌细胞主要是由C、H、O、N、P、S等二十多种常见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组成了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而形成各种细胞结构;神经细胞、淋巴细胞甚至叶肉细胞、真菌、细菌等细胞都相似。细胞中的各种组分各司其职,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才形成一个细胞的有机整体,如果细胞的结构遭到破坏,或者人为的把细胞的各种成分机械放在一起,细胞都无法实现其功能。包括细胞代谢中涉及到的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把相关的知识整合到细胞的整体上,在一个细胞中讲解相关的知识,会比单独讲解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

2 系统的有机关联性

系统是由各要素组成的,但系统通常还具有要素所不具有的特征。系统所遵循的规律既不同于要素所遵循的规律,也不是要素所遵循的规律的总和。但系统是由各要素组成,系统的规律、特征等也必定要通过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这就要求在复习时,把相关联的各块知识整合到一个系统的整体中,不仅需要打破原有章节、模块的限制,甚至学科间的联系都是必要的。

例如,在蛋白质的复习中,可让学生回忆高中阶段学习过的各种蛋白质并写出来,然后再回到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它与核酸的关系等的复习,初步构建一个以蛋白质为核心的知识网络系统(图1);并进一步联系到蛋白质与酶、激素、神经递质等几种物质之间的关系,最后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对相关联的其他知识进一步补充。通过这样的方法,引领学生对高中所学的蛋白质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效果较为良好。

图1 以蛋白质为核心的知识网络

3 系统的动态性

系统各要素间的有机关联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①系统各要素的结构状况都是会随时间而变化的;②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然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动态是开放系统的必然表现。

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需要把原先静态呈现的知识动起来,还原生命的本身,如细胞分裂、稳态的调节等知识都在强调动态的变化。在高三复习后期,可通过讲种子植物的生活史来复习高中生物学相关知识。通过板画种子成长成一棵植株的过程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系统本身存在萌芽、发展、成熟、衰退各个阶段,并直接在图上构建知识网络。将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细胞分裂和分化、植物激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知识在图中逐渐展开,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生命的气息,生命系统的魅力。通过平时教学中这种思想的渗透,让动态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思想深入学生内心。

猜你喜欢
系统论高三整体
新兴权利保护中利益合法性判定的动态系统论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高三·共鸣篇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