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及安全教育对策

2017-09-20 10:13陈宏伟
职业·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对策

陈宏伟

摘 要:职业学校的安全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职业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不仅能够全面提升职业学生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机构安全教育开展情况的分析,探究职业学校学生安全问题的成因,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寻求职业学校开展安全意识教育的最优途径。

关键词:职业学校 学生安全意识 现状及安全教育 对策

随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职业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长,招生规模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职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保障,尤其是近年来,校园暴力与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校园安全环境急需得到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校园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主要表现在盗窃、斗殴、传销、网络诈骗以及校园贷款的泛滥。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出现的这些安全问题大部分都是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对社会上的诱惑自制力不够导致的。因此,目前如何在高职学校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成为了我国目前教育体制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安全环境教育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一、职业学校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及安全教育现状

安全教育问题长久以来都是教育机构期待全面解决的问题。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方面,网络传销、诈骗、贷款等新型安全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学校的安全教育模式面临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大部分教育机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越来越重视,大部分教育机构,丰富的社团活动以及心理健康论坛活动开展都较为频繁,相关安全教材课程的编排也趋于合理化。但是校园安全事故不减反增。

学校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模式过于滞后,这也是导致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的关键因素。我国大部分教育机构过于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甚至没有设立相关安全教育课程。学生在面对危险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自身生命财产的损失。一方面,由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社会阅历不够,在面对社会上潜在的危险时,采取了错误的应对方式,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学校安全教育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容易受到社会上的诱惑,从而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二、职业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常规安全教育

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常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教育、日常生活安全教育、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以及突发危险的安全教育。由于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安全保障主要通过学校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落实,受外界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校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学校要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将安全教育作为重点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降低学生事故的发生率。与此同时,常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在学校内进行教育,而应该在家庭社区环境内同时进行,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区户外活动,通过模拟危险出现的情况,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2.防人身伤害教育

其中防人身伤害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着关键性作用,人身伤害导致的安全问题也是目前在校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学生在日常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打闹等情况,而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安全意识不够强,经常出现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校外人员的冲突导致的安全事故。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保证学生能够时刻意识到“安全第一”这一基本准则。与此同时,需要提高学生在出现危险情况时的自救能力,能够针对出现危险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选择及时的解决措施,将人身伤害危险降到最低。

3.防心理失常教育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涉世不深,心理和生理都处于转变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各方面意识都处于发育阶段,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在心理生理变化的双重压力下,常导致心理失常问题的发生。心理学家对青少年的调查发现,青春期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渴望独立的心理,希望能够摆脱学校与家长的束缚,这类心理状态的不稳定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也成为了重点安全隐患,因此,学校需要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心理生理转变期学生的安全意识。

4.防违法犯罪教育

由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与其他教育层次的学生相比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对于法律以及社会道德约束方面了解不够深刻,对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认识不足,导致职业学校学生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违法犯罪方面的心理教育,全面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5.网络交往安全教育

随着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交流方式得到了全面的普及。目前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管理模式不够完善,第三方平台的网络危险信息传播速度较快。而职业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较多,网络的虚拟性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需要全面加强网络交往的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网络防范的安全意识。

三、职业学校强化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

根据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机构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学校安全问题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设性意见。

1.提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并没有将安全教育问題编排到教学计划中,即使设立了相关教学计划,教学的方式与教学深度都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部2005年召开的全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会议,对安全教育计划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安全教育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该将安全教育深入到校园的教学环境中,在规定的课时中拿出一部分进行安全教育问题的强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并大力强化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实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面对社会危险时能够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从而大大降低校园事故的发生,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共鸣。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过浅,并未经历社会安全问题的影响,无法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教育内容中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过分要求,而忽视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心理安全的教育。除此之外,由于各个阶段的学生涉世程度不同,导致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也有差距,因此,职业教育机构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的安全教育,不能通过片面集中授课的模式进行安全教育,而是要进行分层次教学。与此同时,需要完善安全教育的考核模式,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endprint

2.强化与政法部门的联系

安全教育环境的营造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联系当地政法部门,邀请他们委派相关法制人员进入校园,对学生进行实地教学。由于政法部门对犯罪活动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举出的案例与教育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通过这种法制人员进校园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间接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也让学生在面对危险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降低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以案说法开展安全教育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阶段性教育,而不是仅仅通过短时间的教育后就放弃安全教育。应全面应用“以案说法”教学模式,通过法制人员真实经历的案例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进行指导性教学,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代入感,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全面重视。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相关活动,如:发放安全知识手册、开展知识竞赛、召开现场讨论会、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等形式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

4.加大安全教育管理力度

由于目前大部分安全事故都出现在校园内,学校管理部门要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以班级为单位,要求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监管,对于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学生进行重点管理,通过谈话与警告的方式排除校园潜在安全隐患。由于学校的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制造者与受害者也是学生,因此,安全教育管理模式需要从基层抓紧,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除此之外,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活动分不开,学校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针对安全问题展开班主任会议,对目前校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研讨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再由班主任落实到每个班级,通过这种层次分明的管理模式,有效避免校内安全问题的出现。针对校外安全问题与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学校管理部门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全面介绍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学生对网络安全与校外安全的认知度。通过上述方式,使安全教育深入到基层,从而在根源上杜绝安全问题。

四、小结

总而言之,安全问题需要成为职业教育机构全面重视的问题,将安全问题放在日常教学工作的首位。通过深化安全教育模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完善安全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学生安全隐患的排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在校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培养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的教育环境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厚林.职业学校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及安全教育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2]李兴玉,倪峰,李顺琴,李兴奎.大学生安全意识及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以云南某高校学生为例[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4).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