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之困惑 兴趣使然

2017-10-21 10:45贾赟
新智慧·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职业中学数学学习激发兴趣

贾赟

【摘 要】提高职业中学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往往重视技能、实操课,对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却并不热心,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文化课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能力,导致丧失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产生恶性循环。

【关键词】职业中学 数学学习 激发兴趣

一、课前复习与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节课都有课前复习和引入新课,由于数学知识结构环环相扣,所以课前复习都要为引入新课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利用新知识的特点,通过提问、讨论、讲述等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为了使学生明确“倒序求和”思想,可在简单的复习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后,提出几百年前数学家高斯八岁时就解决的求和“1+2+…+100”的问题,这是一道家喻户晓的数学问题,有的学生马上抢答“5050!”,有的学生故意说:“太简单了!”,也有学生开始思考,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上来了,并且兴趣倍增,都认为“好玩”,有部分学生回答:“可以用(1+100)+(2+99)+…+(50+51)=50×101=5050”;一阵讨论后也有学生这样回答:

设s=1+2+…+100

则s=100+99+…+1

两式相加可得:

2s=(1+100)+(2+99)+…+(100+1)

S=50×101=5050

当学生们经过讨论、思考出这一步时再讲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算法思想,学生更容易接受。人脑总是依赖熟悉的事物,以学生熟悉的事物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往往能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时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如果学生上课时听不懂,那么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补习的寥寥无几,不要忘记,我们的学生是没有高考压力的,所以在讲授正课时要使学生掌握重点内容、顺利解决难点内容,就必须注意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发展新知识。如在讲《复数》这一章时,课堂上在引入“i2=-1”后,我和学生们一起对比求出2和-2的平方根,引导学生就像玩游戏一样,以前的游戏规则是“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仅能得到2的平方根为“±2”。但复数的世界里:

因为“i2=-1”所以-2=(-1)×2=i2×(2)2

所以-2的平方根是:±2i 。

学生发现以前在实数的世界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负数也可以开平方了!新事物的出现使许多学生变的饶有兴趣,经过思维的解放,再提出方程x2+x+1=0,在复数范围内的解,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致,因为“游戏规则”变了。在新的游戏规则下按配方法求根有:

∵x2+x+14=-34

∴x+122=34i2

∴x=-1±3i2

此后学生不难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在复数范围内的求根公式。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像《复数》、《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等课都需要解放思维,使学生的想法在以前的基础上发生跃迁,得出更进一步或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很多时候老师认为这样的新课难上,学生很难拒绝思想的惯性。殊不知人类天生喜欢尝试新事物,想一想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第一个乘坐飞机的人……学生其实喜欢上新课,关键是能否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敢于尝试。试想一下,如果教授过程中我们生搬硬套、直击目标,那么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从而毫无兴趣参与,教师教授就容易变成满堂灌了。

三、通过适当的课堂举例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要讲好一节课,靠的是老师对教材深入的体会和琢磨,但在上课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原理明确但举例不当,例题简单但练习过难等问题,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有了恰当的例子和行之有效的说明,讲课才会有清晰的层次和生动的语言,才能做到引人入勝,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值得一提的是举例的选取绝不是始终不离书本和死背台词的过程,例子的选取是一门学问。在职业中学,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专业,对同一原理或知识点举出不同的例子来。

四、课堂小结是兴趣发展的良机

课堂小结的作用如果仅限于把本节课的知识点逐一表述完事,那么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就有局限性,所以小结不仅仅是本节课知识的总结,而且要进一步做到留给学生思索的余地,使学生的兴趣能得到发展。类比、联想是人脑特有的潜质,学生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利用这些思维,老师们经常在小结中指出另外的一些习题,也可以用例题和练习中类似的方法去思考、解决,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去探索,使该节课的数学方法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发展,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在职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看得更远些、理解更深些。比如在模具制造专业班学习到三角函数时,面对一组组枯燥乏味的和差公式,我在小结时讲到:“积化和差公式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把两个小数的积化为两个小数和与差,降低了计算误差,从而降低了工业制造的误差”。由于模具制造专业的学生对机械制造中产生的误差影响到产品质量是深有体会的,这些话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和本专业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再乏味的公式也变得有用了,学习三角函数的兴趣得到了发展,这些看似简单的总结一语道破了数学对各个专业的深远影响,这使学生不再认为只需具备小学或初中数学水平就可以参加工作了,要在就业后发展专业技术,自己就必须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必须对相关学科有深入的了解。这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发展,学习能力也随之增强。

掩卷常思,我们发现在数学的各个环节中,利用一道看似简单的数学趣题、一则精妙的数学故事、一页承前启后的数学历史、一盘人人参与的数学游戏、一段妙趣横生的多媒体演示,都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学习数学能保持长期的兴趣,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从“好之者”转变成“乐之者”,就一定会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在此过程中学习能力提高了。

猜你喜欢
职业中学数学学习激发兴趣
职业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