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育新人,培养企业预备队

2017-10-24 08:37李安琪谢沛松
文教资料 2017年20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

李安琪+谢沛松

摘 要: 目前一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仍然存在技能差、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企业招不到能胜任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培养“企业预备队”的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实现产教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企业预备队 创新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是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广大高校创新办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工程管理专业以产教结合的方式培养创新人才,更能改变传统的教学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建设企业管理过程中所需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阶段也是最具备创新能力的阶段接触到实践生产,从而在实践生产的基础上创新,提高毕业后就业的竞争能力。

一、国内外现状

1.国内现状。

2005年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就密切教学活动生产实践、社会活动、技术推广的结合提出了明确性的要求,也就推行工学结合、深化产教融合作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意见。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但从现状看,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差异、行业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产教融合在推进上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已经通过建设企业预备队的方式进行了课程的改革,在《EDA技术》课程改革中采用工作任务课程化的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课堂上的教学任务训练学生的岗位技能,做到专业紧密联系职业。在这门课程中,以真实的项目为依托展开教学,建立企业预备队,以产品为载体,将知识点融入项目中,做到项目与知识的融合,学生从具体真实的实例看到课程在电子行业的应用,大大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国外现状。

德国“双元制”模式:所谓“双元制”,就是一种政府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扶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办学模式。“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教育的主体——学校,主要承担专业知识教授,另一元是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活动车间,主要承担学生岗位技能方面的专门实习、培训工作。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是自1906年起开始开展的。其具体做法是:在新生入校之后,首先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然后在企业和学校之间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岗位技能训练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毕业前最后半年再次回到学校,进行集中学习和做好毕业设计。

英国“工读交替”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也称“三明治”学制。在该模式下,学生在日常学习、顶岗实习、实际工作中以岗位工人的身份参与其中,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在学制的安排上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类。

二、产教融合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前期决策可行性研究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决策和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与相关专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了使工程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更加具有应用性,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工程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之路显得至关重要。

1.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当具备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师资队伍,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专业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铺垫;在理论上,教师应当具备工程管理所需的国内外的管理理论及相應的法律法规知识,并且具备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素质上,应当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且在管理能力上具备创新能力,能采用更创新有效的方式,将管理融入建筑行业的日常工作之中。

2.产教融合合作校外基础。

在校外,要结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合作的企业,让学生在企业中学习和锻炼,在真实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在产教融合方面,工程管理专业现在与包含黑龙江省六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龙建路桥有限公司、齐翔建工集团翔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内的近一百家公司建立过实习合作关系。学生在校外进行实习,会配备具备一定资质与经验的校外导师,在学生实习中与校内指导教师互相配合,帮助学生提高理论及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实结合,产教融合。

3.实习岗位安排。

在实习岗位安排中,工程管理专业结合学生生源地特点、学生个人特点及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为学生安排最佳的实习地点。例如,大一学生学习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那么在安排学生实习时就将大一学生内业实习尽量安排在制图识图、材料员等岗位,让学生巩固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外业工作可以安排测量等工作。这样的实习安排,不仅使学生更好地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巩固理论知识,企业也可以避免“实习生什么都不会”的问题,让具备相应理论基础的实习生从事相应工作,密切工程管理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三、培养企业预备队

预备队是部队作战部署中作为机动使用的兵力编组。掌握并适时使用预备队对于夺取作战主动权、取得作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预备队,源自部队的预备队,是指在企业生产中作为机动使用的实习技术人员,通过企业预备队能够深化当前的校企合作改革,满足企业的生产任务需要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职业技术与职业素养得到锻炼和提高。企业预备队是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由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提出,折射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方面的大手笔。具体而言,是指学校与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双方建立“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生产实习与经营、生产经营与教学一体化战略联盟,通过共建企业预备队,实现旺工淡学的校企合作模式。

1.企业预备队要有规模,方能赢获企业的绣球。

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下,校企双方应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从学校角度讲,学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企业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在用工旺季需要人力资源支持。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与共同的愿景。这是企业预备队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在企业预备队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赢得企业的合作青睐,学校在专业人数上必须有一定的在校生规模。

2.学校要有灵活的校企合作机制。

企业的生产情况每年是变化的,学校应该主动顺应企业的生产任务变化。企业根据生产需求,提前一年告知学院大概用人时间及人数,学院及时调整日常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以保证公司的生产经营进度。学院按照公司生产需要,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到公司进行包岗或顶岗实习,具体人数及方式由双方根据公司岗位需求、学院学生情况等协商决定。当企业遇到生产任务重的难题时,学校应该有灵活的校企合作机制,即时调整教学计划,输送学生满足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为了保证教学目标,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灵活进行课堂教学。

3.专业要做好企业预备队的组织管理工作。

企业指派中高级以上职称的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担任学院学生导师。专业要指派教师成立实习指导小组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协调公司和实习学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冯伟.基于企业预备队实施中的几点思考[J].时代农机,2017(1).

[2]李野.基于培养企业预备队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2017(1).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