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017-11-02 22:03唐建元
学习导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唐建元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属于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从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小学语文学习的关键点是语言文字的应用。基于语用理念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有效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真正落实新课标精神,我们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将重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来,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用;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是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对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运用语言。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坚持以语用理念为指导,开展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而真正建构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课堂的缺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开始强调文本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表达,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热闹”,但是在表面的“热闹”之后,很多教师的课堂却逐渐偏移了文本本位思想,这一问题通常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是语文课堂没有语文味,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课堂氛围热烈且保罗万象的“综合课”,由于盲目强调课堂氛围营造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其次是语文教学没有进行充分的学法指导,部分教师希望能够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往往是给学生一两个问题就一整节课让学生自己讨论。没有科学的指导,学生很难凭借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文本的内涵[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构建语用型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我们在强调“人文性”的基础上不要忽略“语用”,语文课堂必须姓“语”,将每一节语文课都上得扎扎实实,这才是作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所应当追求的,才能够让语文回归本位。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建立语用型语文课堂呢?

二、基于语用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通过朗读培养语感,打好语用基础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让我们了解到在只有具备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够自然而然的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语文朗读之于语言运用的重要性。换句话说,朗读属于语用的首要步骤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唯有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引导他们积累语言知识,才能够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语言优美的课文,这些课文都可以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我们应当善于挖掘课本,让学生借助于阅读大量语言文字,从而还原语文“书声”本色,让学生沉浸在书香中。如《鳥的天堂》描写了作者与朋友两次途径“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不同景象,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层次明确、情感较强,很适合进行朗读,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让学生自由阅读、齐声朗读、分组朗读、比赛朗读等方式进行阅读,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课文中的景美、情美和意境美。在学生朗读时我们应当适时指导,保证学生能够朗读准确、流利。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感受语用意图

学生在熟练运用语言文字以前应当拥有一定的语用知识,积累语用知识的有效策略即是课堂学习。我们唯有借助于合理的引导学生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了解认识、理解学习,才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语用知识,促进学生语用素养的提升,所以必须要从课本出发,深入分析作者的语用意图,真正做到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选择设疑、情境创设等办法来让学生对课文语用意图进行合作学习,依靠合作学习模式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独特之处,进而习得语言。比如在《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中,作者表述了五壮士舍己为人、为革命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我们在本文的教学时不但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流利的朗诵课文,同时还应当让学生重视文章的遣词造句。高年级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相对较强,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来让学生合作解决:作者在命名这篇课文的题目时,为何要用“壮士”而不是“战士”,如果改成“战士”可以吗?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在我们的引导下对作者的语用意图展开分析,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因为“壮士”一词更能够凸显出他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与作者的意图相符合。借助于对这一语意的探究,学生也了解了语用必须谨慎、力求完美[2]。

(三)积极组织语用训练,拓展语用实践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用知识后,教师应通过实践练习来强化语用学习。我们应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语用实践。较为科学的语用学习方式包括模仿句式、聚焦重点补白、情感提炼等。模仿句式主要是基于具备典型修辞句型的一种语用练习,针对重难点知识内容的学习;而提炼法即是要求学生按照课文情感的发展轨迹,使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有针对性的语用训练方法。如笔者在教学《火烧云》一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来展开句式仿写,仿写内容不限。对于这段课文句式进行仿写练习,不但有效强化了小学生对叠词的运用,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遣词造句能力,是对学生展开语用实践练习的绝佳素材。学生进行仿写以后,我们应当第一时间对学生仿写内容予以评价,从而指导他们纠正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语用技能的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语用理念来开展的课堂教学,能够称得上是贯彻新课标要求、回归本位的语文课堂,其本质在于继承与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用科学的策略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唯有坚持立足学生,找准教学着力点,引导学生掌握语用方法,培养语用能力,才能够真正让语用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一道风景线,才能够确保语文课堂的真正回归。

参考文献

[1]王银菊.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7,(Z5):67-69.

[2]黄丽萍.轻叩小学语文之门,聆听语用文化之声[J].新课程(上),2017,(05):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