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流平台在“冶金反应工程学”课程全英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03 10:41洪澜王德永陈栋
科教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

洪澜 王德永 陈栋

摘 要 针对“冶金反应工程学”课程全英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时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课程内容抽象、知识点多等问题,建立网络交流平台作为课外资源的必要补充,突破传统授课的时间、地点的限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 全英文教学 冶金反应工程 网络交流平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10.04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the course of the "metallurg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course in English teaching, the students' English level is uneven, the course content is abstract, and the knowledge points are man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as a necessary supplement for extracurricular resources, breaking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ime and place restrictions have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effectively improving classroom efficiency and students' mastery of knowledge points.

Keywords English teaching; Metallurg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platform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各个领域不断与国际无缝对接,对国民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英语水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的教育体制规定从小学开始进行英语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至大学之前的英语学习内容主要集中在日常环境下常用的英语,围绕语法的讲解、词汇的积累、阅读理解及写作技巧等方面开展教学。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后,伴随着专业的划分,各个专业使用的英语词汇具有的独特专业性,普通英语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针对此,许多大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以期自本科教育起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英语素养,使之具备查阅理解本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

全英文课程选用英文原版书作为参考书,使用英文进行课堂授课及课件准备,对授课教师及学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全英文教学较中文教学难度大,为取得同等的教学效果,需要有针对性地克服客观存在的困难。

1 全英文教学的难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依存于社会。语言的属性决定了英文教学在中文的语言大环境中的难度,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语言具有群体效应,受环境影响巨大。属印欧语系的英文是拼音文字,与汉藏语系的象形文字中文无论词语构成还是语法逻辑两者之间几乎毫无共同点。英文的掌握运用从作为母语的中文中无从借鉴,必须花费时间及精力强制记忆。

(2)学生的英文程度参差不齐。专业课的授课对象是全专业的学生,学生之间的英文程度差异较大,有的同學已经通过了国家六级英语考试,而有的同学可能还未能通过四级,虽坐在同一课堂但授课的效果迥异,学生本身的专业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3)专业词汇难掌握。专业词汇一般都比较抽象且与日常用英文词汇的关联较弱,学生对专业词汇接触较少,初次接触专业词汇很容易无所适从,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求知欲及学习热情受到打击。

(4)学生内向导致课堂上用英语开头交流难度大。学生习惯于老师教、学生接受的被动模式,对授课教师的教授内容照单全收,极少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使有也由于害羞等心理而极少表达,主动性有待提高。尤其在要求用英语表达时,对自己的英语口语缺乏自信,更使课堂极易变成授课教师的一言堂,互动明显不足,很难掌握学生对内容及进度的跟进状态。

以上因素造成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英文授课的进度及内容难易程度都较难控制,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不仅如此,“冶金反应工程学”课程本身的特点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2 “冶金反应工程学”课程特点

“冶金反应工程学”是用化学反应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冶金过程及其反应设备的合理设计、最优操作和最优控制的工程理论学科。利用冶金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及传输理论解析冶金过程的各种特性,寻求过程中各主要参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其数学表达式(数学模型),并根据各种假设和实验条件,利用计算机解出各参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借以确定最优的反应设备设计和工艺操作参数。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具有如下的特点。

(1)课程知识点多。“冶金反应工程学”是一个冶金反应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及反应器优化设计的交叉学科,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冶金反应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几乎涵盖了冶金学科所有的理论基础,而反应器优化设计也涉及很多的优化准则,需要一一介绍讲解。

(2)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概念性的内容多,给课程的讲解设置了障碍,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冶金反应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的知识及反应器优化设计的理念针对某一冶金过程确定其最优的反应设备设计和工艺操作参数,因此公式推导构成了课程的主体,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

(3)课时少。整个课程的课时数为36学时,用中文讲解都显紧张,用英文授课更显时间极其仓促。这是由于用英文授课的语速需要减慢,给予学生充分的反应及回味的时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与消化。由于课时有限,在课堂上主要讲授课程内容而无法兼顾授课内容以外学生的需求,并且课后很难安排统一的时间弥补课时不足而带来的问题。缺乏便捷及时的师生交流使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答,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网络交流是大学生喜爱的交流方式,一份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79%左右的学生希望通过校园网的交流平台与老师进行交流。[1]随着慕课等新型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现代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手段。[2]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在课后授课教师与学生就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对受场地、时间限制的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有效的补充,扫除授课过程中照顾不到的盲点,简单易行,方便快捷。

采用的网络交流平台包括课程网页及微信群。课程网页采用万维网,HTML文档制作简便,且功能强大,支持不同数据格式的文件镶入,可以在广泛的平台上使用且可在不同操作系统分享。可存储的信息量大,课程大纲、进度、课件、专业词汇表、作业及答案等信息均传至网页,方便学生随时查找、学习。在网页平台设计上力求页面简洁明了,各种信息分门别类管理,一目了然,方便学生简明扼要地获取所需资料。

(1)课程信息长期公开。主要包括课程大纲明确课程的涵盖范围及重要的知识点,课程进度使学生明了课程进行的程度,课件PPT帮助学生了解授课内容,使学生更好地规划课程,合理安排时间。这些内容在授课开始前就列于网页,方便学生对课程整体的把握。

(2)课程辅助信息随时更新、补充。中英文对照专业词汇表提前上线、经常更新。与课程相关的有助于课程理解的参考信息比如行业的新观点等最新动态的图像、视频等信息随时更新。基于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共性的难于掌握的知识点不定期制作慕课视频。

(3)阶段性学习任务定期更新。每周的预习内容及预备知识提前一周张贴至网页,课后即时布置作业及公布上周作业答案,起到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及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每次授课后根据课堂的学习情况及学生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总结授课内容,重点放在提点需要注意的要点、难点。

(4)设立交流角。学生随时可以将对课程理解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反馈张贴至交流角,授课教师盡快予以回复,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

为弥补万维网交流平台实时交流功能有所欠缺的弱点,以授课班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实现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交换意见,讨论共性问题并随时解决。小型的课堂测验也可通过微信群进行,节省时间及笔纸资源。

课程网络交流平台一旦建立,在该门课程授课期间内可以不断完善内容,每次开课时根据不同期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授课教师的负担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不仅可以解决课时欠缺的难题,还可以就某一知识点展开,加深理解,操作灵活,不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受到了学生的好评。课程网络平台的建立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有效的督促作用,使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使学生上课时有备而来,有利于掌握课堂的授课内容;课后复习及及时完成作业巩固了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加深理解;实时交流平台保障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东芳.选课制下师生间网络交流平台建设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0-142.

[2] 柳浩,万新,朱光俊,刘亚波.冶金工程概论课程慕课化改革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7(1):1-3.

猜你喜欢
全英文教学
浅析影响《猪生产》课程全英文教学效果的因素
石油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留学生病理学全英文教学初探
《电路分析原理》课程全英文教学探索
高等学校“半导体器件物理”的全英文课程建设
“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全英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探索材料科学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三个层次
苏州大学研究生全英语教学现状及特色培养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