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准才“效”实

2018-01-10 00:42郭二凤
文理导航 2017年36期
关键词:课堂实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郭二凤

【摘 要】借助计算机、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其承载更多的媒体以活化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很多教师常态化教学选择。将信息技术的利弊关系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做甄别,放大其对教学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所学内容的延伸,最终使得课堂教学实效得到切实调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对电脑、互联网整合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优势的认识已逐步得到教师们认可并积极应用。这些极为活泛的教学准备工具可以让课堂容量得以增加。如今的课堂内外,教学氛围越来越活跃了,学生兴趣被大大激发了,课程信息越来越丰富了……然而,透过这满目繁华的背后我们不禁有所沉思——“信息化模式”与“有效性教学”真的都是同向而行吗?以往所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不是必须全部束之高阁?这一切需要每位师者都能作出一个冷静而又理性的思考和探索。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觉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引入信息技术时,需要留意这样一些主要的方面。

一、“合适才是合理”——对信息化教学的理性思考

自社会步入21世纪以来,各类科技之花竞相绽放,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地为人们带来惊喜,现代教育的科技化特征也随之日益明显起来。时至今日,网络媒体和信息环境下的教与学活动不断掀起阵阵热潮,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校园内广为流行开来,因其存在的显著优点正被教师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常态化应用。

曾几何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有了一种共识:一节课的优劣与否取决于教师能否巧妙将多媒体课件和网络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在一起;否则,要么就是不成功,要么就是落后现象。在这种科技盛势的强力压迫下,传统教学媒体被迅速地冷落下来,“盲目性追随”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出现了种种不应有的“误区”。笔者始终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现象,都应当有一个“度”,只有“合适”的才是“合理”的。即使对于独特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只有科学、合理而又巧妙地运用起来,才能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无需使用的坚决不用,能够少用的绝不多用。因为再先进发达的科学技术永远代替不了人的思维和灵动,那种“唯科技论”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无法站得住脚的。不仅如此,时尚代替不了过去,传承并不拒绝传统。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善于把“传统”和“时尚”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观”!一言以蔽之,课件使用上应“喜新不厌旧”,应用研究上要“厚此不薄彼”。

二、“慧教才有慧学”——对信息化手段的正确使用

就课程教学来说,无论是传统模式还是现代信息环境下,在学科内容上我们都应努力彰显它的“本真”和“本色”,在展现形式上我们都要善于讲求它的是否“恰当”和如何“灵活”。否则不然,这不仅属于一种“舍本求末”现象,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而且在长期乱用中极易形成事与愿违、弄巧成拙甚至是一种适得其反的不良效果。

比如再《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内容教学展开时教学中,教师首先播放维也纳的美妙风光;接下来展示新年音乐会并将维也纳众多音乐家生平及重要的创作列举出来;第三环节展示贝多芬这一音乐巨匠的《命运交响曲》,可是教师并没有带领孩子对整篇文章中的文字做重点品读!从整个过程和结果来看,很少有学生能够紧扣文本,能够作出比较深入的思考,他们甚至对课文所说——“维也纳也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这一句话也知之不深、囫囵吞枣的。语文学科必须紧绕在语言文字基础上展开教学,脱离这一核心的语文课堂不只是失去了学科的本质更难以顺利达成教学的目标、无法促使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更无法得到保障,何况优效?如在学习《九寨沟》时,教师只需选取几幅最能代表瀑布特点的画面对学生做展示以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河谷地形对湖泊水位的影响即可,学生对课文中“恰似一级级天然的阶梯”这句话的理解自然就因此水到渠成了。我们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和何种手段,文“本”千万不可废弃。

三、“化有限为无限”——对信息化教学的拓展延伸

诚然,基础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是从事课程活动的主要阵地,但是书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课堂时空毕竟也是狭短的。社会生活是一部鲜活生动的教材,大自然是一本“绿色的课本”,尤其对于语文知识来说,它更多地蕴藏在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之中。要想学到更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我们必须超越教材,放眼课堂之外。

对课程资源的恰当开发,不仅教师而且学生,都是这一“开发与利用”活动中的主体力量。现代信息技术除了上文所说的先进优势外,同时还具有人机交互的强大功能,是当前最具实力、最富活力、最有潜力的一种资源力量。它能够实现“化有限为无限、化有形为无形”的课程教学目标,是我们可以依赖、值得倚重的良师益友。以《变色龙》教学为例。教师借助于网信技术,把远在非洲的变色龙“带入”课堂,让学生面对面地“端详”其外形,零距离地欣赏其善捕食物和善于变色的独特功能。再如,学习《负荆请罪》前后,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信息媒介,自行搜寻历史故事“将相和”的历史故事及其前因后果,从中更多地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现象,以切实感悟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力量。学生不只可以拓宽了学科的学识,更可以形成有效探究及娴熟信息技术能力。

基于以上的种种思考,笔者觉得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本着“拿来主义”精神,充分使用并善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握好度,就能创造课堂教学的实效,切实赢得令人期待的双赢互促效益。

【参考文献】

[1]崔淑玉.打造充滿趣味与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高教学实效[J].教育现代化,2017(4)

[2]张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J].甘肃教育,201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实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巧设教学情境 增效英语课堂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