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女性体质说在个体方面差异分类

2018-01-12 14:09韩曜松余江维
关键词:气虚体质味道

韩曜松,余江维*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基金项目: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构建中医气血辨证智能化诊断逻辑体系研究及其科研教育学意义(黔省专合字(2012)47号);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中医气血辨证的形式化、智能化诊断规则研究(黔科合中药字[2011]JKZ7038号)

通讯作者:余江维

我认为的体质就是,一个人在生命之初,男女媾精之时禀赋父母的气与当时自然之气,这是胎生基础,随后在母胎中受母体的影响,包括情志,饮食,居住,以及最关键的母体体质,逐渐与胎生基础相互融合,杂成,最后诞生,这构成胎儿基础,随后在后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影响,比如,饮食,环境,教育,行为等等,缓慢形成最终体质,时间到青春期结束。打个比方,在胎生基础阶段与胎儿基础阶段,就像制造杂交种子的基础,胎生基础阶段选择的是种子的主题基因,在胎儿基础阶段,选择的是融合基因,最后形成独特的杂交种子,但就像有句话说的一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即使是相同的杂交种子,在不同的环境生长,也会有不同的形态,即“性相近,习相远”,更何况相同的杂交种子更是难得,因此,形成不同的体质。

1 体质的概述

体质学说,源自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集诸子百家研究成果,最后形成最早的体质学说,见于《黄帝内经》,但是当时并未称之为体质,在其中的《厥》称之为“质”,言“此人者质壮”;在《阴阳二十五人》中称之为“形”,言“愿闻二十五人形”。体质一词首次出现,在明朝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在书中言明“体质贵贱”,自此体质一词被大多数医家认可。

体质在古代中医学的发展中备受重视,关于体质学说的产生原因,也有很多种说法,但不外乎,俩种基础原因,先天禀赋与后天养成。源自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构成先天,来自后天的生长环境,构成后天,所以两相共同作用,使人产生不同的体质。

关于体质说,有很多种观点,如叶天士把人体体质分为:“阴虚体质,阳气素虚体质,气虚体质等”这是按照阴阳来划分的。还有的医家把人分成:“强人,羸人,盛人与虚人”,比如张仲景。也有的把人按照心里的状态分,有的分为勇和怯,有的分为刚和柔,更有的分为苦和乐。我喜欢的是王琦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研宄,以阴阳和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的升降变换为主,并以临床应用为目的,根据对全国2万例人群中医体质的分类和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并分析各区域、各群体的体质基本差异和分布规律,将国人分为9种中医体质类型,分别为平和体质(A型)、气虚体质(B型)、阳虚体质(C型)、阴虚体质(D型)、痰湿体质(E型)、湿热体质(F型)、血瘀体质(G型)、气郁体质(H型)、特禀体质(I型)。通过准确的调查,采样,科学的将体质分为这九种,使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成为可能。

2 女性体质说

按照王琦教授的体质分类方法,将女性分为九类,第一类平和体质,这类女性,就是平人。第二类气虚体质,这类女性,做事懒散,遇事爱往后推脱,最爱的事情,就是睡觉,于是总能听到某某在睡觉,某某还在睡觉之类的事情。第三类阳虚体质,这类女性常常有种弱不禁风的样子,说话低声细语,给人一种娇柔可怜的感觉。第四类阴虚体质,这类女性,一般脸上总有痘痘在不断的冒头,性格看似平和,实际就像炸药桶,一点就着,具体类似跟年期。第五类痰湿体质,该体质女性,一般来说,形体大都丰腴,对自我的不自信,以致发展为俩种小类,活泼类,最爱交朋友,自卑类,不言不语。第六类湿热体质,这类女性一般都有口气与饮食偏爱,爱吃辣,而且容易的魄门之疾。第七类血瘀体质,唇色多紫黯,到一定年纪后,脸上斑点增多,苦不言说。第八类气郁体质,人多抑郁,思虑深重,好哭多思,“心如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最后将特殊的,不符合以上八种的女性,划归第九类特禀体质。

3 女性气味说

人体气味(通常称作“体味”)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每时每刻都在向外散发。所以,中医四诊中的闻诊,同样重要。警犬技术中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利用警犬嗅觉的高灵敏性对气味进行追踪、鉴别,对不同人体气味的识别又是警犬技术中最传统、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实际观察中,对于人类的嗅觉来说,平和体质的女性大都没有任何体味;气虚体质的女性,周身有种冷飕飕的味道;阳虚体质的女性,一种阴寒的味道盘旋不去;阴虚体质的女性,一种久堆薪柴的味道;痰湿体质的女性,在沐浴后一种甜腻的味道,在运动后一种酸臭的味道;湿热体质的女性,开口就是一种臭鱼烂虾的味道,或者是银器腐蚀的味道;血瘀体质的女性,一种浓厚的味道,可以与任何结合,比如经期就是浓厚的血腥气;气郁体质的女性,一种失落与迷茫的气息;特禀体质的女性,随遇而有不同。

只有科学化的分类方法,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起到作用。体质学说更加细致的分类,是未来的方向,也是个体化治疗方向的一部分。

[1]于小宸.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D].辽宁大学,2013.

[2]张浩达.性相近习相远[J].新海归,2010(9):108.

猜你喜欢
气虚体质味道
中秋的味道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夏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