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推动学生思考的策略

2018-01-18 18:23陈淑云��
考试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考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陈淑云��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懂、能说、能读、会写的能力,这些都离不开懂得思考问题的前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智力,就必须不停地推动学生思维的运转,否则学生达到的阅读层面就是浅显的,不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内心丰富的情感。所以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深层次的思考,运用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我解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策略

一、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推广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有了一套丰富多样的阅读手段:有老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阅读,有学生集体朗诵阅读,有学生领读,还有满富激情的诵读等等。可是在丰富阅读形式下的热闹课堂中,笔者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在以下文中笔者会一一阐述。阅读作品的文字中满含着作者的浓情与温度,但是学生在阅读中并没有走进作者的内心,仅浮于文字的表面,老师应该加强指导提升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推动学生主动思考。

二、 现阶段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丰富的阅读形式下,笔者在听课的课堂中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缺乏自己理解课文的真情实感。在学生的集体朗读中,笔者粗听下来觉得整体有气势,符合文章情感的抑扬顿挫,但在细细品味之后发现学生仅仅是靠着老师教导的朗读技巧来阅读,缺少着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第二,少部分学生并没有把自己摆在课堂主人翁的位置。一个课堂中大部分学生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但小部分学生可能缺少自我展示的机会,全程处于观望状态,不能积极跟随老师思路。第三,老师的固定思路阻碍了学生的自我思考。在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全都靠老师课前备课预留下的问题,学生通过回答老师的提问来理解课文,缺少了学生自己思考、自我解读的过程,直接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以上问题的出现反映出现阶段学生阅读教学中思考的浅显现象。可能从听课者角度看来,课堂秩序良好,课程进行的流畅,文章的解读也循序渐进地进行着,但私下细想,课堂缺少了学生自我思考后发现问题进行提问的活力。由此一来,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导致学生以后的阅读也浮于问题表面,缺乏思考能力。

三、 融情于景,提出有情景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针对阅读课文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十分有技巧的,就像文言文、说明文或者是议论文之内的比较抽象的文章,老师问题设置抽象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思考的欲望。这里,笔者建议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有逻辑还要有情景。

笔者所说的有情景是指将文本中的抽象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将文章中的问题合理转化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与文章互动,加强学生与文章的联系。老师问题的设置也最好新颖有趣,有趣的问题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自我思考的热情,而老师提出问题的情景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语文老师还可以在学习到感情丰富的段落时,由学生进行自我阅读,自己去品味作者的感情,这也是一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文章的方法。在笔者听课的过程中便想到了这一环节,学生的独自品读过后进行了小组讨论,在得到了同学的肯定之后回答问题时也是带着段落的情感,而不同的同学阅读过后读出的情感是有差异的,这也是思考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体现。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领作用,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品味课文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走入文章的情景区体会作者的思想,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自我细心思考中感受到了文字的温度与情感,体验到了思考的魅力。

当然,让学生盲目地去朗诵阅读是毫无意义的,小学的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是需要老师引导的。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注意力、精神力的高度集中,更有利于学生在专心思考老师的问题的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直接推动了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提高。

四、 引导学生思辨性的阅读

传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仅仅依靠知識的传授,缺乏师生课堂中的互动教学,学生思辨性的思考总是被忽略。整个阅读过程的开始到完结,必须要经过阅读文本和学生思考产生疑问,然后老师针对疑问解疑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学生在学完一篇文本后审视自己,自己拥有着作者的良好品质还是缺乏着更优秀的道德品行,这就是在阅读中得到了心灵上的思考。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都阐述着人生哲理,是作者在经历了事件后总结出的生活理念,但不少课文都在结尾并没有平铺直叙的将内在含义表达出来,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将文章作者的人生带到自己身上来,引导学生自己审视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向往,这样一来,既推动了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重新思考,又充实了学生思考的内容广度,以寻求自己的精神需求。

老师还可以不局限于文本内容,将阅读的范围拓宽拓广,但又与文章紧密相连,这样一来,既打开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延伸了学生思考的思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也没有了约束,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这样一来,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对文章的感悟也得到了不断升华,学生的生活也自然充满了诗情画意。

阅读教学中的思考,重在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思考中去,提高阅读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是一大重点,既提高了课堂质量,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想问题,然后熟读静思,最后逐渐学会自己思考。思考也要循序渐进,先懂得词汇段落的含义,最后拓展到文章的思想感情,甚至是文章所阐述的人生哲理。笔者此次听课发现了不少现阶段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但也学到了、想到了许多在阅读教学中推动学生思考的方法以及策略,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生思考的策略还需要不断地改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席丽新.创设情境 注重训练 有效生成——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略谈[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2] 农克宁.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

[3] 张晓华.有的放矢作比较,追求本源优思维——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较分析”的运用[A].第五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13.

作者简介:

陈淑云,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泉港区第二实验小学福炼校区。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