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40年

2018-01-19 15:44特邀主持人孔祥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权益改革开放农民

特邀主持人 孔祥智

[主持人语] 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冒着坐牢的危险签下了把土地承包到户的协议,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以及后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主的农业法律体系基本健全,依法兴农有了可靠保障;以“四大补贴”为核心的农业补贴体系基本建立,今后的工作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以“新农合”“新农保”为骨架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并在政策上实现了城乡接续和统筹;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统领的村民自治制度基本完善,村民自治以及在此基础上“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40年来,中国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一系列实践经验。认真总结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40年来的经验,归纳具有中国原产地标签的发展理论,是我们对改革开放40周年的最好纪念。为此,本专题邀请三位农业农村发展领域的资深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40年的改革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马晓河、刘振中、钟钰的《农村改革40年: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事件》一文,从五大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的巨大变化。一是土地制度改革,从制度根子上解决了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使农民获得了身份自由,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二是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坚持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为农产品的稳定供给打下了基础;三是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农民和农村面貌,推进了工业化战略转型;四是农村税费改革催生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文化、基础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五是精准扶贫脱贫为建立橄榄型社会新格局积累了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孔祥智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变化:基于权益视角》一文认为,传统农业制度形成的最初动因就是政府要控制农业的净收益,而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一制度的净收益已经等于甚至小于零,制度变迁迫在眉睫。40年来,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农民获得了资源配置主体权益,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加上乡镇企业大发展,使农民获得了创业的权利;改革统购派购制度,农民获得了市场主体权益,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农民获得了组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权益,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农民获得了自由迁徙权益,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正在形成。今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仍然在于保障农民权益,包括财产权益、自主经营权益、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方面的权益等。

唐忠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一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回顾了40年来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化,认为40年来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是在保持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找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集体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核心是探索组成集体的成员之间持有土地权利的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对于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中几个富有争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优势在于成员权逻辑与财产权逻辑的平衡、“三权分置”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所有者权利的细分与分享、放活经营权不等于经营权物权化等观点,并对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猜你喜欢
权益改革开放农民
通报: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84款App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漫话权益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
你的权益被什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