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课实验活动

2018-01-19 21:52陈锦添
考试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因地制宜科学素养

摘 要:新课程明确指出,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这就要求老师要多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故本文从充分利用现有仪器、从生活找寻材料进行实验、从生活中的实验进行观察、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进行体验、发挥团体合作功能、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这几方面去论述科学课是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实验活动的。

关键词:科学素养;因地制宜;实验活动

新课程明确指出: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亲自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过程,从中去获取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的思考习惯,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培养探究科学的能力。资深教师刘默耕先生也说过:“就教学来说,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儿童念书,也不再是一味地通过语言文字的中介来传授,而是要为儿童精心设计所要认识的实际事物的‘有结构的材料。即能体现一定科学概念的材料,指导儿童去探索。”然而我们的实验仪器及配套设施远远跟不上科学课程的要求,那如何才能因地制宜,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科学课的实验呢,我认为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

一、 充分利用现有仪器

教师要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以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师要对现有的仪器设备有充足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要对仪器设备进行适当的维护,对有的废旧器材,将其加以维修、改装,它们也能重新使用。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电路装置》时,有很多设备已经断线或生锈,教师就可以通过换铁片或电线进行更新,让这些设备得以重新使用。再如:一些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测力计等,如果是断了线的可以换线,如果是弹簧不好的可以自制简单弹簧代替,这样在进行《滑轮、轮轴与齿轮》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就能够使这些现有的设备重新发挥其功能,令学生有实验可做。仪器室一般都有人体器官的模型,在上《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时就可以拿出来,指导学生逐一观察和认识人体内各部分器官的名称、形状及其作用。通过这样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的方法,让学生有物可看、有实验可做,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从生活找寻材料进行实验

科学课的教材设计主要以学生先前的经验为起点,从他们熟悉的具体事物中展开学习的,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上课需要的材料大多都可以在家里找到。

三、 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观察

对于一些学生常见而又不仔细观察过或平时难以见到的物体,教师就可以用实物、标本或模型,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去获得知识。

四、 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进行体验

有些知识,由学生亲自用感官去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去分析探求,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发挥学生团体合作的功能,分小组收集材料和完成实验制作活动

科学课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从三年级的科学课开始,几乎每一册都有二到三个小制作活动。这些小制作不仅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应用,更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所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而制作所需的材料一般也是很容易找到的,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工收集材料,再指导他们在一起进行制作活动。例如:在教学《制作简易小天平》时,所需的材料就是废纸、塑料瓶、线、小盖、棍子、大头针等。这些材料都是非常容易找到的,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团体合作的功能,组织学生参与到收集材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然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如:在教学《珍贵的淡水》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用量杯收集一个滴水的水龙头10分钟所滴下的水,从而计算出一天会浪费多少水,让学生直观认识到一个滴水的水龙头原来每天也浪费了极多的水;还可以组织学生了解本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认识到淡水资源的珍贵,然后以一个小团队的形式写一份珍惜水资源的倡议书。形成一种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品格。

六、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可以充实、巩固、提高和补充课堂教学。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自行去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如:在教室一角,用一个玻璃缸当做“池塘”,指导学生造一个“池塘群落”。通过长期观察,学生对于群落中各个生物的联系便有一个较深刻的理解。

又如:《制作土电话》、《不倒翁》等,可布置学生动手做一个,看谁做得最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觉去探求怎样才能制作得更好的知识渴求。

再如:在教学《蜗牛》一课时,通过事前分小组的课外饲养,看哪一组养得最好,并举行有关蜗牛的知识比赛。这样便促使学生对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等有一个深刻的自行探求过程。

再如:成立观天认星小组,指导有兴趣的同学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通过目测或简易望远镜去观察天空中星象的变化,认识每一个季节的代表星座,懂得春季的狮子座与大熊座、夏季的天蝎座、秋季的仙后座、冬季的猎户座等星座的形状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去写观测报告、绘制观测图等。通过这样的课外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总之,我认为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科学课的课程特点,需要科学教师因地制宜地创造条件,让孩子亲自去动手观察、实验、制作,亲身去体验实践过程,享受其中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探求,获得终身受益的科学自然知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驗稿).

[2]张红霞.《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3]禅思爱.《怎样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小学教育》,2012年11月总第115期.

作者简介:

陈锦添,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韵琴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因地制宜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贵州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浅析旧建筑改造中的“绿色”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开设物理学史对高校师范生科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