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2018-01-22 07:14陈丽婷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陈丽婷

【摘 要】本文以译林版小学五年级英语“Unit7 Chinese festivals”Checkout time的教学为例,从语言建构、思维提升、合作学习、文化传承4个方面,就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3-0089-02

风生水起的课程改革大潮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最为关注的关键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近期最为热议的话题,这为基础教育的转型升级、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新的目标与参照。“核心素养”提醒我们,小学英语教育需要回到“育人”的原点,需要有对课程内容的重新审视,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重新定位。

一、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方向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基于以上理念,笔者结合教材以及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知道并流利地说出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如:when?What do people do?What do people eat?How is the festival?

(2)学生能掌握一些西方节日的知识,如Halloween,Mothers Day,Easter以及Christmas等。

(3)学生能用英语表达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能说出喜欢它的理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互相帮助的意义。

(2)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制作思维导图,并用这种方法帮助他们学习和记忆,以提高学习效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生能在学习中认识中国传统节日,体会这些节日的魅力,并爱上这些传统节日,传承这些节日。

(2)學生在具有民族意识的同时,还应具有国际视野,抱着开放的心态,认识西方的节日。

二、抓紧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语言建构、思维提升、合作学习、文化传承,构成了小学英语发展课堂的四大基石,四大基石支撑起英语核心素养这座课程大厦。本文将从这4个方面,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1. 语言建构

语言建构是英语学习最基本的要求。本节课从听、说、读、写4个方面出发,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第一,说。首先,以Storytime部分的课文为基础,让学生用when?What do people do?What do people eat?How is the festival?进行问答,这是让学生把书本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语句,进行表达和交流;其次,以问答为基础,让学生阐述关于节日的信息,进一步操练和巩固这些语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搜集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让其他学生来猜一猜是什么节日,这是语言的灵活运用;最后,让学生阐述关于西方节日的信息,在拓展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听。本课有两个听一听,猜一猜的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听小伙伴们说一说他们搜集的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来猜一猜,是什么节日;第二个环节是听Sarah说西方节日的信息,来猜这是什么节日。把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融入游戏中。

第三,读。通过读一读网站上关于Easter以及Christmas的信息,完成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Easter is usually in March or April.People make chocolate eggs and chocolate rabbits.Some people get up early to buy some hot cross buns(热十字面包).They eat them for breakfast.Children on that day are happy.They eat chocolate eggs and chocolate rabbits and play together.

Christmas is on the twenty-fifth of December.People watch a gala on Christmas Eve.Because it is in summer in Australia, on Christmas Day, people usually visit their families and go to the beach, they have barbecues(烧烤)there.They eat Turkeys.They drink beer(啤酒).They enjoy a good time!

第四,写。本课的最后,让学生完成My favourite festival这篇小短文,并交流。让学生从“能说”到“能写”再到“能说”,这是语言建构的目的,也是语言建构的结果。学生的例文如下:

My favourite festival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Christmas.It is in December.At this festival,people usually get together.They eat turkeys.I like this festival because I can swim,surf and play on the beach.It is fun and I feel happy.

2. 思维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说过,我们要共同寻求课程教学的革命性的转变——从记忆型教学文化转变为思维型教学文化。本节课通过比较简单的思维导图的方式,希望学生看到一个节日,能想到:这个节日在什么时候?人们做什么?吃什么?这个节日怎么样?我喜不喜欢它?为什么?等等。这算是发散思维,其实也是比较系统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方便记忆、方便提取。当然,笔者更希望学生能运用好思维导图,架构起关于festival的所有信息,所以布置了一个选择性作业,就是要求学生把festival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3. 合作学习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说过,在课堂改革中,最重要的课题不在于“同步教学或是个别学习”,而在于小组的“合作学习”。这与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不谋而合,是一种教学的新趋势。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四人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思维导图,并进行问答和阐述;其次,从4人合作缩减为2人,合作完成西方传统节日的思维导图,使学生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以及高效。

4. 文化传承

本节课的主题是Chinese festivals,笔者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知这些中国传统节日,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并做到继承和发扬。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节日,并用开放的态度去理解西方的传统文化,努力做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当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切课堂实践的可能,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所以,英语课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基础,乃是英语教师自身的素养。当英语课程明确规定和诠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英语教师深度把握核心素养及其实践可能之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将成为英语课堂实践可能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 苏锦绣.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互动误区、归因与对策[J].华夏教师,2016,(11).

(编辑:杨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