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1-23 20:12古丽玲王连姜文平胡绍琼徐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

古丽玲+王连+姜文平+胡绍琼+徐敏

【摘要】 目的 探究予以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 各26例。甲组患者行常规治疗, 乙组患者在甲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能力(FM)评分、Barthel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前, 两组FM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FM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乙组的FM评分(93.87±9.25)分、Barthel评分(69.64±5.23)分均高于甲组的(61.39±9.43)、(45.33±5.16)分, NIHSS评分(5.06±0.87)分低于甲组的(9.32±1.2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治疗, 可改善患者运动、生活能力, 减轻神经缺损程度, 疗效显著, 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14

偏瘫是脑卒中多发并发症, 患者产生严重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水平下降[1]。近年来脑卒中偏瘫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有研究表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作者基于实践分析, 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于本院确诊脑卒中偏瘫并接受治疗的患者52例, 均对本研究知情, 由本人或家属签署同意书后纳入研究, 将合并器质性疾病、肿瘤疾病、

有精神病史患者排除。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将患者分为甲组

与乙组, 各26例。甲组中男15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62.74±

6.15)岁。乙组中男14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62.63±6.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甲组患者行常规治疗, 包括抗凝、溶栓、脑细胞活化剂等。乙组患者在甲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治疗, 具体内容如下。①制定早期康复治疗方案:于发病后24 h, 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 由康复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做出准确评估, 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案, 保证患者进行1次/d康复治疗, 每次持续时间在60 min左右, 持续治疗4周。②规范肢体摆放训练:一般采取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作为循环转换的方式。保证每2小时转换1次体位。

③早期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训练、主动训练运动, 初期为被动训练, 由护理人员予以患者肌肉按摩、患肢关节按摩及活动, 定时为患者翻身。循序渐进加大训练强度, 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Bobarth握手、桥式训练、起坐训练、平衡训练、床上移动、床边活动、肌肉松弛训练、下床活动等康复训练。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以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运动能力、生活能力为依据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做出评估。治疗前后, 以NIHSS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 分数越高, 缺损越严重。以FM量表评估运动能力, 共98项, 每项0~2分, 分数越高, 运动能力越强。以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估生活能力。包括10项内容, 满分0~100分, 分数越高, 生活能力水平越高[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两组的FM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FM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乙组的FM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甲组, NIHSS评分低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极为多发, 患者的肢体活动度低, 活动功能差, 神经缺损严重, 是脑卒中多发并发症, 加大了疾病的治疗难度, 延长了治疗、住院时间, 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经济、精神负担。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改善偏瘫, 为优化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抗凝、溶栓、脑细胞活化为脑卒中常规治疗方法, 对于控制病情效果显著, 但对于已经给患者造成的身体损害, 一般不可扭转。相关研究[3-6]指出, 脑卒中造成的偏瘫, 并非不可逆, 在治疗期间开展规范性的康复训练, 能够极大减轻偏瘫造成的损害。基于此, 作者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用于临床中的效果。本次研究通过设置甲组、乙组方式展开对照分析, 临床数据对比显示, 治疗前, 两组的FM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FM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乙组的FM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甲组, NIHSS评分低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提示, 予以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 可优化临床疗效。

脑卒中偏瘫是由于运动系统丧失了高位中枢调控能力所致, 基于此针对性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恢复高位中枢调控功能, 能够促进恢复, 帮助患者恢复部分已经损伤的运动、神经功能, 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康复治疗开展的越早越有利于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7-10]。本次研究中予以乙组早期康复治疗后, 患者临床疗效提升, 符合以上分析。对于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 麻永华[8]曾展开研究分析, 本研究结论与其一致, 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的可信性、科学性。

综上所述, 予以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 可优化患者临床疗效, 推广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李丽. 早期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2):78-79.

[2] 董湖波. 脑中风患者偏瘫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今日健康, 2016, 15(4):29.

[3] 高聪, 蒲蜀湘, 朱德仪.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1, 16(1):27-29.

[4] 李菁, 刘利生, 陈莉.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福建医药杂志, 2005, 27(3):20-22.

[5] 刘剑, 王文静, 傅皞.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6, 9(5):443-445.

[6] 韩瑞, 倪朝民, 李厥宝, 等.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20(1):37-39.

[7] 陈兰英.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安徽医学, 2012, 33(8):1082-1084.

[8] 麻永华. 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医疗装备, 2016, 29(12):142-143.

[9] 邓芳文. 早期康复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29):95-96.

[10] 夏敏.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医学信息, 2016, 29(11):109-110.

[收稿日期:2017-09-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位摆放依从性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