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探讨

2018-01-23 12:55王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满意度

王丹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62例2型糖尿病患者, 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及口服二甲双胍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 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2%(29/31), 高于对照组的74.2%(23/3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方案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 能够显著提高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水平的临床疗效, 患者反馈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 二甲双胍;护理;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97

在内分泌系統中, 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糖尿病类型,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群众生活习惯的改变,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患者长期血糖持续性升高, 可进一步导致内分泌系统的代谢紊乱, 导致一系列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近年来在临床上, 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多以药物控制为主, 配合适当运动和饮食控制[2]。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法以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针对引例服用二甲双胍患者施加综合护理干预方案,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内科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 女

30例;年龄37~66岁, 平均年龄(45.6±7.2)岁;病程4~10年, 平均病程(5.42±2.10)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纳入标准:入院检查时空腹血糖>7.0 mmol/L, 口服糖耐量试验餐后2 h血糖≥11.1 mmol/L;排除功能性、器质性低血糖, 患者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肝、肾功能生化指标正常, 同时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31例。对照组男15例, 女16例;年龄37~64岁, 平均年龄(44.3±6.9)岁;病程4~9年,

平均病程(4.92±3.11)年。干预组男17例, 女14例;年龄39~66岁, 平均年龄(46.2±6.8)岁;病程5~10年, 平均病程(5.57±2.7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按照空腹血糖指标给予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 2次/d, 0.85 g/次, 在用药期间每间隔4 d检测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血糖指标。常规治疗要维持日出入量保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1. 2.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2. 2. 1 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内容包括保持病房干净整齐明亮, 温度湿度适中, 根据室内环境及时进行病房通风, 为患者提供舒适病房服以及被褥, 保持被褥整洁干净。可以根据病房环境为患者摆放一些鲜花等装饰物, 尽量营造舒适环境, 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温馨的感觉。在平时护理工作中注意语言表达与沟通,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使患者信任治疗方案, 建立治疗信心以利于临床治疗。

1. 2. 2. 2 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患者多有麻痹大意、不在乎的心理情绪, 进而容易在治疗上产生抵触心理, 如果强行施加治疗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容易产生愤怒、焦虑的情绪, 患者常常认为生活自由被剥夺, 产生悲观、失望等抑郁情绪[4]。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 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通过良好的护患关系, 做好耐心讲解糖尿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案, 同时做患者的有效倾述对象, 倾听患者的治疗述求并及时给予帮助。

1. 2. 2. 3 康复护理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 需要长期的康复以控制血糖大幅度波动, 延迟并发症的发生时间。首先评价患者是否符合运动康复标准, 如无相关运动禁忌可采用合适的运动项目, 如步行、太极拳等运动, 运动量有强度和时间决定, 一般选择中等强度运动量[5]。指导患者进行锻炼, ≥3次/周, ≥30 min/次。

1. 2. 2. 4 饮食护理 科学的饮食指导是更有效控制血糖、血脂, 进而延缓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6]。通过组织护理人员集中学习和培训健康饮食课程, 强化护理人员对科学指导饮食的理论知识, 使全体护理人员了解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何种食物以利于控制血糖。

1. 3 观察指标 1个疗程(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利用护理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 并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为(9.12±1.24)mmol/L、餐后2 h血糖为(11.57±1.27)mmol/L, 治疗后空腹血糖为(6.72±1.14)mmol/L、餐后2 h血糖为(8.94±1.31)mmol/L;干预组治疗前空腹血糖为(9.14±1.14)mmol/L、餐后2 h血糖为(11.55±1.11)mmol/L,endprint

治疗后空腹血糖為(6.12±1.01)mmol/L、餐后2 h血糖为(8.24±1.12)mmol/L。治疗后, 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2%(29/31), 高于对照组的74.2%(23/3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文献记载, 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 患病率与死亡率存在地区性差异, 且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趋势, 患者的遗传因素、肥胖体质、缺乏运动、膳食结构不合理、经济状态等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7]。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磺酰脲类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8], 二甲双胍因较少引起乳酸堆积性重度, 故目前临床使用较为广范, 其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的糖异生, 进而促进外周胰岛素靶位组织对血糖的摄取及利用进而改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本文通过建立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途径, 干预2型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患者, 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康复、饮食等护理内容。通过比较疗程后二甲双胍对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指标水平, 结果提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二甲双胍对患者控制血糖的临床疗效, 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内容相一致[9]。分析对二甲双胍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认为在“社会-疾病-心理”医学模式[10]下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能够对患者的身心因素施加影响进而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方案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 能够显著提高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水平的临床疗效, 患者反馈护理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胡蕖.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21):2901-2902.

[2] 赵寅生.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探讨. 糖尿病新世界, 2015(16):27-28.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 6(7):447-498.

[4] 高彩红. 糖尿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10):2359.

[5] 孙莉敏, 胡永善, 吴毅. 社区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效果评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 17(2):93-96.

[6] 杨树锋, 刘宁. 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23):2968-2969.

[7] 李枝萍, 刘军, 徐婷婷, 等. 我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西南军医, 2010, 12(4):754-756.

[8] 韩莹, 屠树滋, 王秋娟. 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杂志, 2000, 9(7):442-447.

[9] 陆浩惠 . 护理干预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中的应用. 医疗装备, 2017, 30(5):188-189.

[10] 袁春钢, 费扬, 孙丽琴. 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体重的影响.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2):152-154.

[收稿日期:2017-10-31]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满意度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关于空腹的真相一次说清楚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空腹喝水
空腹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