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2018-01-30 00:53龚赛容��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龚赛容��

摘要:像思维导图这样的教学工具,可以把抽象化知识向具象化图形进行转变,因此显然具有系统与高效的优势,使得该方法在我国当前各级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知识储量丰富,而且如拼音、生字等知识点又逻辑关系紧密,因此有必要借助思维导图的作用进行教学。本文基于此种认识,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方法,以便给后续教学活动带来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都将知识记忆放在头等关键的位置上,但却忽视了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感觉无非是识字与背诵,较少体验到乐趣。而按照英国心理学家特尼巴赞的说法,思维导图则可以以思维训练为主视角,带动儿童走向心智启迪的全新学习状态,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在面对教学改革的大环境时,这种视角的提供几乎是必须的。

一、 思维导图教学法与语文识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将面对大量的识字任务,而在中高年级时,识字任务虽然稍轻一些,但难度并没有因之减少。而长久以来,教师在对待小学生识字的问题上,皆抱以一种非常单调的理念方法,大致是依传统技术手段,从某一个生字的偏旁和结构开始着手,要求学生对其逐步拆解、研究。而到了后续的生字认知巩固环节,教师则通常要求学生反复对任务字词进行抄写,这样的方法指导显然是机械性的,学生单调地加以识记,在厌倦心理的干预下,自然无法产生理想的效果,更談不上接下来的灵活应用,极大地阻碍了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的有机融入机会,则可以将识字学习的过程变得兴味盎然,由此带动学生走向形象化记忆之路,保证了汉字的新学、认知、巩固全程的科学性。特别对于小学低年级教学来讲,这种方法的效果更加明显。举例来说,在思维导图里面,融入一些简单的字谜,使学生一边猜谜一边锻炼思维,是非常有效果的,比如在学习到“泪”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演示的办法,使大家逐一观察提示:这个字是左右结构,这个字和水有关,这个字和眼睛有关……学生会在提示的带动下逐步接近目标汉字,从而加深记忆,增强辨别能力。

二、 思维导图教学法与阅读教学

在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安排学生对文本写作思路进行归纳的做法,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及主题加以了解。此种教学手段只能把学生带入到单一的线性思维模式之中去,无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而在这样的思维带动下,学生经常会发生知识的过多遗忘问题,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前后无法有效整合到一起,形成一种学习上的困境,特别是在接触到字数稍多的长文时,此种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此时,如果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进思维导图,则有助于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方面的进步。而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关注到学生预习环节的进步,使之在预习时得以通过反复阅读文本,了解文章的基本脉络,并发现一些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以自我需要为中心的思维导图,以方便在课堂上与教师所提出的思维导图相对照。而在课堂之上,教师则可以利用小组协作引导的办法,使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思维导图的沟通交流,互相评点,由同伴所制思维导图之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对自己所完成的内容加以完善,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利用再次阅读的办法,使自己的思维导图得到细化。如此一来,学生便会在绘制思维导图这种主线任务的串联下,实现思维的优化,以及对既有文本内容的深入阅读和理解,确保了阅读教学得以沿着正确的思维轨道前行。应当引起教师注意的一点在于:学生在首次利用思维导图的时候,容易产生高深莫测、无从着手之感,教师需要给予耐心的指导,使之做到行有余裕。具体实施时,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为示范功能,对于取得良好效果的思维导图,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使导图的制作者说一说自己创作时的思路,以供其他学生参考。

三、 思维导图教学法与作文创作

小学生通常会对作文产生一种天然的畏难心理,他们经常在作文题目给出之后,感觉到没有什么话可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思维没能真正打开,想象力匮乏。针对这种情况,将思维导图和作文指导过程结合起来,往往能够起到充分的思维锻炼效果,且使学生在想象力方面产生很大的进步可能性。总的说来,这种借助思维导图融入作文指导的做法,使学生能够在思维导图的明确指示下实现作文写作,避免了无从着笔的尴尬处境,有助于学生写作头绪的清晰化。像在语文教材里面多次提到景色描写的作文训练主题任务,便可以充分应用此种方法。比如借助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可以以“春天”为关键词,形成逐步细化的思维导图,导图从春天一词延伸开去,可以写花、写雨、写和春天有关的很多动植物、人物、事件等等,学生在充分的联想下,产生了放射状态的思维模式,写作内容自然源源不断生发开来,具体的作文创作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学生的

想象力加以培养,这是因为小学生的写作和想象力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缺少想象力,作文创作将显得枯燥无味。教师全面关注思维导图对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作用,用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使之学会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实现写作。举例来说,当学生接触到一些童话故事的篇章内容,并被要求根据童话故事文本本身发挥想象力进行续写创作时,学生便可以以原文为核心脉络,创作出相应的思维导图,如果原文写的是蝴蝶和蚯蚓的故事,学生可以以故事中出现的蝴蝶、蚯蚓、翅膀、劳动等关键词作为绘制思维导图的线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建独属于自己的思维分支,比如有些学生可能会构建出蝴蝶和蚯蚓的共同特性,他们都是辛苦劳作的动物,从而写出付出就有回报的励志故事;还有些学生则会注意到蝴蝶飞行在天上,而蚯蚓隐身在泥土中的不同特性,从而根据二者的身份差异构建出一份具有魔幻色彩的思维导图,并由此形成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作文视野的拓展来说,思维导图的重要性是无需多言的,教师所要做的,是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以使之发挥无限的构建思维导图、应用思维导图潜能。

四、 结束语

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可以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学习兴趣得到提升等,可现实情况下,相当一部分教师仅将其视作一种研究理论,走向实践的不多,且效果不够理想,这是需要改善的问题。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关注到思维导图同语文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将之积极引入到课堂中来,用以保证学生更有效率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康绪清;韩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86-87.

[2]牟晓燕.学生思维透明化的点滴思考——以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思维导图的应用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2).

[3]张海秀.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3).

[4]林明艳.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认知结构为视点[J].才智,2015(4):102-103.

[5]赵永忠.图将好景话语文——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常见课型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14):18-20.

作者简介:

龚赛容,一级语文教师,福建省宁德市华侨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