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调查问卷的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研究

2018-02-27 20:03韩爱庆唐燕刘敏张未未郭凤英王丽刘仁权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

韩爱庆+唐燕+刘敏+张未未+郭凤英+王丽+刘仁权

摘 要 计算机已经广泛普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必要性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受到质疑。针对中医药领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需求进行调研,调查显示,中医药类大学依然有必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临床、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应用较多的计算机技能包括Office、文献检索统计、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对数据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技能的需求尤为紧迫。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Office;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4-0028-04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tent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 in TCM Colleges based on Questionnaire//HAN Aiqing, TANG Yan,

LIU Min, ZHANG Weiwei, GUO Fengying, WANG Li, LIU Ren-quan

Abstract The computer has been widely popularized,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have been questioned.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medicine is investigated. 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it is still necessary for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to offer basic courses in computer science. Many computer skills, including Office, literature search,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 are applied by clinical, research and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deman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 skills is particularly urgent.

Key words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Office; TCM colleges

1 前言

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用计算思维方式解决专业问题、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础性教育。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要“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律,在改革中求发展”[1]。实际教学确实也是在不断探索中螺旋上升的过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各高校都在进行有益探索。

近些年来,有人认为计算机已经普及,现行教学内容太浅显,不需要再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有人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对学习、科研与工作帮助不大。为此,针对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调研,试图结合一线临床医生、科研人员以及经历过完整大学教育的研究生的反馈,反思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改革做铺垫。

2 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和对象

调查目的 了解中医药院校学生毕业从事工作后面临较多的计算机问题;了解临床与科研人员在工作中比较欠缺的计算机技能;了解他们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识,基于行业经验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判断;(通过研究生调研)了解学习、生活和科研最需要的计算机技能,以及现行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差距。通过调研,找到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引起质疑和批评的原因,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事实依据,增强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调查内容 根据研究的目的,调查重点集中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常用的计算机技能;新入职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欠缺哪些计算机技能;对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建议;设置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需考虑的因素;对高年级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建议及影响因素等。

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三所附属医院和校本部的一线医生、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这三所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且均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受访对象大部分毕业于中医药院校,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正是学生毕业后未来要进入的领域;被调研的研究生均为中医药或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既有大学学习和生活经历,又具有初步临床和科研经历。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一线工作人员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3份,其中有效问卷87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3%,有效率为94%;面向研究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0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0%,有效率为99%。

3 调查结果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一线医生和科研人员占49%(87人),研究生占51%(89人)。如图1所示,年龄主要分布在20~50歲;由于研究生年龄比较集中,20~30岁之间的人员占比最大。

常用和欠缺的计算机技能

1)选项“您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计算机技能”用于反映在中医药医疗卫生这个行业中最常用的计算机技能。该选项的回答主要集中在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统计和网络等方面(如图2所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Office办公技能作为必备技能,Office办公软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从临床医生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来分析,医务人员撰写论文、申请书和写报告,学生写论文、课程报告、求职简历等,都会频繁应用Word软件;PPT软件则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术交流、毕业答辩和课题申请等以内容呈现为主的场合;对临床和科研数据的一般性存储管理和初步分析则会大量用到Excel软件。endprint

2)对“您认为现在年轻医生、科研人员或研究生最欠缺哪类计算机技能”的回答主要集中在数据统计分析能力、Office应用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等方面(如图3所示)。其中,“其他”项包括硬件维护、动画设计、网页设计、图像处理、操作系统应用和视频编辑等。

这项结果有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和上一项“常用计算机技能”调查结果的前四项排序正好相反。综合这两项调查可以看出,虽然Office办公技能是最常用的技能,但并不是最紧缺的技能,统计分析才是最缺乏的计算机技能。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部分受访对象都有学习Office办公软件的经历,有一定基础,且Office软件具有非常强的实操性,应用频率高,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实践摸索也能逐渐提高;而统计学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入门门槛高,自学比较难,如果之前没有学过或没学好,遇到统计分析问题就很难独立解决,通过自学熟练掌握的可能性也非常低。而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人员,对数据的专业统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是必备技能,所以普遍认为缺乏统计技能。

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建议 针对有人提出“计算机已普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取消”,设置问题“中医院校学生是否有必要开设计算机基础”,有86%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明确表示没有必要开设的只占总数的4%。对于不希望开设计算机基础的受访对象,有人认为“Office和Windows学得太浅,跟小学学的没区别”。而支持开设计算机基础的人则认为:“Office技术很实用。在真正用到Office技术的时候,比如毕业论文排版、临床/实验数据分析、答辩演示等,普遍存在效率低、不会用和用不好的情况。”

针对问题“如果为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讲授哪些内容”,回答主要集中在Office(Word+

Excel+PPT)、文献检索和统计分析等选项,如图4所示。关于“为什么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设置这些内容”,回答主要集中在“必备技能”(46人次)、学习需要(41人次)、实用性(39人次)等因素,如图5所示。

分析发现,受访对象普遍认为应将Office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首选授课内容。结合对上一个题目中支持或反对开设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观点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对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区别于中学或小学学过的教学内容,避免纯技术性讲解;应该基于论文排版、临床数据分析或课题答辩等实战案例设置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突出技巧的介绍,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要突出实用功能的介绍,重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献检索紧随Office,也是被重点关注的选项。由于文献检索到高年级或研究生阶段才会被频繁用到,从学到用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因此不建议在新生阶段深入学习,建议介绍一些基础的中文文献检索方法,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检索方法。

对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建议 如图6所示,对于高年级选修课的内容设置,主要集中在统计与数据分析(94人次)、文献检索(89人次)、数据挖掘(54人次)和Access数据库(53人次)等。如果把前四项再分一下类,可以大致分为与数据处理相关的技能和与论文写作相关的技能。其中,统计与数据挖掘均属于广义数据分析的范畴,而Access数据库属于数据存储和管理相关。“科研需要”是设置选修课的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当前大环境下,科研是临床医生和研究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所以排在第二、三位的实用性、工作需要与排在第一位的科研需要具有一致性(如图7所示)。

4 结果分析

针对中医院校是否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这一争议,调查的结论是应该继续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适当调整。反对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受访对象本质上是反对那些过时的、过于浅显或没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而支持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受访对象则普遍认为应该从学习、科研和工作应用的角度,设置更具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此外,笔者认为在考核方式方法上也需要做出改进,建议由纸质试卷作答改为上机操作答题,并加强日常教学中的形成性考核。如果能结合数字化教学平台或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辅助教学,可呈现出更佳的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方面,中医院校应以Office、文献检索等实用内容为核心教学内容。Office相关的内容设置需摒弃复制、粘贴等陈旧、基础的操作,应注重在提升效率和拓展实用功能方面下功夫。同时,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具有信息技术导读作用,可通过计算机基础课让学生了解校园网的应用,掌握文献检索技能,了解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视频处理等相关领域,为学生后续选修课或者自学提供有益指导。计算机基础课的教程要有实用性,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贴近学生学习、科研或工作的实际案例(如论文排版、处方数据分析和设计答辩讲稿等)为依托,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可以清晰预见所学内容能在未来学习工作中提供帮助。

从调查来看,对于中医院校高年级选修课的设置,应紧密围绕“数据”这一主题,医学生或临床医生经常需要在病案分析、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多个场合处理各类数据,包括处方数据、医案数据、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等。建议高年级选修课开设基础的数据分析课程、数据库课程(Access或SQL Server)、统计课程(SPSS或SAS)、数据挖掘(R语言或Python语言)等。同时可以适当开设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动画设计(Flash)、网页设计等选修课程,既满足专业需求,又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

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掌握基础且实用的计算机技能依然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必备素质。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不能再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单纯立足于“基础”,而应立足于“基础+实用”。这种实用性即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体现在Office办公技能等各行业普遍适用的计算机技能,个性则体现在不同的专业和不同领域的特殊需求,如中医药院校学生对数据处理的特殊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的建设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廣度和深度,与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必须调整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满足现代医学对医学生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促进我国医学事业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潜.对高等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4):243-244.

[3]张昌林,苏小英.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07(8):64-65.

[4]陈勇飞.高等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广场,2011(1):245-247.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
中医院校研究生外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引导与培养学生学习统计学的若干教学思考
探究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MOOCs背景下中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