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9例预后分析*

2018-03-05 05:45李春英
中国药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核苷乙肝患者乙肝

李春英,王 静,王 浩,丛 刚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呈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我国乙肝较为普遍,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演变成肝硬化或肝癌,已成为较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1-3]。我国2010年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治疗乙肝的目标之一是在控制患者病情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这要求既离不开药物治疗,也有赖于高质量的护理干预[2,5-7]。目前,临床治疗乙肝的药物即有西药也有中药[8-12],本研究中采用中药逍遥散联合西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并就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预后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及排除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乙肝诊断标准[13];依从性较好;无其他系统性疾病;排除因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肝功能异常等疾病;无沟通障碍。本研究已征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乙肝并住院治疗的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39)

1.2 方法

用药方法:根据患者各自病情均给予适当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每天口服拉米夫定片(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03618,规格为 0.1 g/片)600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接受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程均相当(≥2年)。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逍遥散(柴胡 15 g,当归 10~15 g,白芍 12~15 g,白术10 ~ 15 g,茯苓 15 g,生姜 15 g,薄荷 6 g,炙甘草 6 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热服用,服用6个月后续根据实际情况遵医嘱每周至少服用中药4 d,中药服用周期为12个月。

宣教方法: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均给予综合护理,即常规给药、营造舒适病房、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包括医护人员、相关生活设施)、肝病相关健康宣教,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需求并及时解决,向患者详细解释乙肝治疗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缓解)措施等。

1.3 观察指标

入院时、治疗1年后及治疗2年后分别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慢性肝病量表(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CLDQ)评估生存质量。其中 SF-36量表含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大类,分别从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8个维度进行评估,每个维度总分100分,最后通过换算获得总得分,得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14];CLDQ 涉及 6 个类别,包括疲劳度(FA)、活动(AC)、情感功能(EF)、腹部症状(AS)、系统症状(SS)及焦虑度(WO),共29个问题项,每个问题项由7个选项组成,选择1计1分,选择2计2分,以此类推,选择 7计7分[15]。此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年内癌变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2 两组患者 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n=39)

表2 两组患者 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n=39)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表3同。

组别治疗1年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PF 73.40 ± 8.39*66.23 ± 8.15 1.657 0.031 RP 69.42 ± 7.45*69.37 ± 7.39 0.126 0.154 BP 79.83 ± 8.75*68.55 ± 8.42 2.048 0.025 GH 78.35 ± 8.57*65.63 ± 8.23 1.247 0.029 VT 79.75 ± 8.76*67.47 ± 8.09 2.315 0.034 SF 81.23 ± 8.78*69.85 ± 8.26 5.314 0.018 RE 65.95 ± 7.81*66.32 ± 7.76 0.015 0.076 MH 83.25 ± 7.64*74.31 ± 7.48 2.014 0.017总得分79.31 ± 8.24*68.91 ± 8.05 2.684< 0.05组别 治疗2年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PF 79.24 ± 8.53*71.10 ± 7.62 1.235 0.033 RP 78.31 ± 8.37*70.56 ± 7.21 2.157 0.025 BP 81.35 ± 8.54*73.35 ± 8.26 3.248 0.013 GH 82.27 ± 8.45*72.35 ± 8.17 4.157 0.020 VT 84.51 ± 8.59*74.53 ± 8.03 3.045 0.011 SF 82.34 ± 7.87*75.26 ± 7.19 2.674 0.041 RE 74.62 ± 8.31*68.25 ± 7.50 2.015 0.062 MH 83.73 ± 8.52*75.41 ± 7.38 2.045 0.020总得分84.73 ± 8.47*71.55 ± 7.63 3.014 0.011

结果见表2和表3。观察组 6年内癌变 7例(17.95% ),远少于对照组的 15 例(38.46% , χ2= 4.05,P < 0.05)。

表3 两组患者CLDQ量表评分比较(,分,n=39)

表3 两组患者CLDQ量表评分比较(,分,n=39)

组别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FA 2.41 ± 0.47 2.43 ± 0.44 0.582 0.115 AC 2.57 ± 0.49 2.58 ± 0.46 1.243 0.132 EF 2.83 ± 0.45 2.79 ± 0.48 1.351 0.174 AS 3.05 ± 0.51 2.98 ± 0.55 1.380 0.096 SS 3.15 ± 0.47 3.13 ± 0.52 1.423 0.088 WO 2.86 ± 0.51 2.79 ± 0.53 1.552 0.145组别 治疗1年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FA 3.94 ± 0.52*3.42 ± 0.40 3.147 0.044 AC 3.76 ± 0.53*3.15 ± 0.43 3.253 0.032 EF 4.27 ± 0.52*3.59 ± 0.32 3.118 0.034 AS 4.12 ± 0.54*3.34 ± 0.47 3.204 0.040 SS 4.21 ± 0.55*3.42 ± 0.36 3.165 0.039 WO 4.38 ± 0.58*3.51 ± 0.30 3.271 0.037组别 治疗2年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FA 4.80 ± 0.56*4.15 ± 0.43 3.681 0.013 AC 4.65 ± 0.68*4.57 ± 0.63 3.460 0.027 EF 5.87 ± 0.55*4.61 ± 0.43 2.956 0.040 AS 4.92 ± 0.57*4.13 ± 0.42 2.839 0.023 SS 5.63 ± 0.68*5.62 ± 0.63 2.457 0.018 WO 5.93 ± 0.57*4.29 ± 0.43 2.996 0.007

3 讨论

乙肝病毒会不断复制,从而引起机体免疫系统攻击受感染的肝细胞,进而导致肝细胞重复受损、坏死及产生相应的炎性反应,并进一步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变的进展速度急剧加快[16]。持续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延缓肝硬变的进展速度,降低肝癌的发生率[17-18]。但单纯的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完全阻止肝硬变的发生和杜绝癌变[16,19]。

本研究中对中医药(逍遥散)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预后进行了分析,选用非常广泛的SF-36量表和慢性肝病量表(CLDQ)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CLDQ评估乙肝患者生存质量和疗效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20]。对患者接受治疗前、治疗1年后及治疗2年后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联合逍遥散治疗患者治疗1年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仅接受核苷类抗病毒治疗患者。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始载逍遥散,充实于明清,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组方,有养心安神、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健脾合营之功效,全方标本兼治、攻补兼施[12,21]。观察组患者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逍遥散,将高效、快速的抗病毒治疗和中医调理及多靶点作用的优势相结合,使患者肝气得舒,促进机体恢复功能,保护肝功能,获得了较对照组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这与相关研究结论基本吻合[12,22]。此外,观察组6年内癌变率远低于对照组,也与相关研究基本相符[3]。

慢性乙肝患者在受疾病本身折磨的同时,其身心也受到了极为严重的伤害,对疾病不了解;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绝望,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全面的护理可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防护能力,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逍遥散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能有效降低肝癌发生率。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缺陷,如病例数相对较少,且只分析了患者生存质量和后续6年内癌变率,未能分析护理干预对乙肝患者的长期影响,尚待进一步探讨。

[1]Gish RG,Given BD,Lai CL,et al.Chronic hepatitis B:Virology,natural history,current management and a glimpse at future opportunities[J].Antiviral Res,2015,121(8):47 - 58.

[2]李 洪.逍遥散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2,27(10):1993 - 1994.

[3]贾云飞,杨晋翔,王宪波,等.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变患者肝癌发生情况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7,32(10):1814 - 1820.

[4]袁平戈.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881 - 2883.

[5]段春青,景育娟.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2015,18(1):190.

[6]李传珍,董先芳.慢性乙肝患者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269 -270.

[7]翟清华,郑 蔚,张利霞,等.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2):3768-3770.

[8]胡华祥,倪雪琴,王 磊.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86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1):37 - 38.

[9]蒋映明.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并肝硬化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4):533 - 535.

[10]斯崇文.对当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看法[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2):73 -74.

[11]李 勇,林爱花.西药抗病毒疗法与传统中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17 -19.

[12]冯建英,邵建国.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3):245 -248.

[1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1,5(1):50 - 60.

[14]万崇华,方积乾,汤学良,等.SF-36量表用于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的效果评价[J].肿瘤,2005,25(5):492 - 494.

[15]Khairullah S,Mahadeva S.Translation,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wo versions of the 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 in Malaysian patients for speakers of both English and Malay language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J].BMJ Open, 2017, 7(5):e013873.

[16]耿明凡.慢乙肝发生HBeAg血清转换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中医药的治疗作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17]曾秀忠,麦群娣,曹丽红,等.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使用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0):72 -73.

[18]柳志原,肖 寒.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212 -215.

[19]贾云飞.慢乙肝发生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病的影响[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0]胡鑫才,张 华,林 彦,等.慢性肝病量表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应用评价 [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8):621-627.

[21]熊静悦,曾 南,张崇燕,等.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1):3 -5.

[22]田凌云,张承军,王 英.逍遥散治疗慢性乙肝38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3,30(1):92 -93.

猜你喜欢
核苷乙肝患者乙肝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五种核苷类成分含量
前列地尔联合拉米呋啶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金蝉花中5种核苷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RP-HPLC法同时测定猴头菌片中5种核苷
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贝母中3种核苷类成分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下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