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16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2018-03-05 05:45昭,奚炜,刘
中国药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注射剂注射用说明书

梅 昭,奚 炜,刘 晶

(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中药注射剂为中药的新剂型,与传统剂型相比,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在急症、重症治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由于疗效肯定,中药注射剂使用量逐渐增加,其安全问题的报道也随之增多。截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占中药不良反应的80%,且药害事件影响逐步升级[2],如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3例,刺五加注射导致死亡1例[3];因鱼腥草过敏导致10余例患者死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当即停止7种鱼腥草系列注射剂的使用[4]。这些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安全的关注和质疑。中药注射剂频发的不良反应除与药物自身和制剂因素有关外,也与临床的不合理使用密切相关,如超剂量使用活血化瘀类注射剂会引起凝血酶原增加和出血[5],某些药物给药过快易引起静脉炎等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医嘱审核和用药干预过程中亦发现类似现象。为此,本研究中对某院2016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从某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提取2016年中药注射剂应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销售金额等。调查的中药注射剂均以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为界定依据,药品分类参照《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0年版)》。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作为评价指标。其中,DDD值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和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平均日剂量,并结合我院临床用药习惯确定;DDDs=药品消耗量/药品DDD值,对于一品多规的中药注射剂,将各自DDDs相加取总和,DDDs越大,表明该药品临床使用倾向性越大;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可反映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是否同步,其值接近1.0时表明同步性良好;DDC=药品销售金额/药品DDDs,DDC代表药品的使用成本,表示患者应用该药品的日均费用。

2 结果

2.1 各类品种使用情况

该院2016年药品销售总金额为25 034.82万元,其中中药注射液为 1 852.30万元(7.40%),且住院患者的销售金额(1 754.53万元)显著高于门诊患者(97.77万元)。中药注射剂共 20个品种 25个规格,其中祛瘀剂品种和规格最多,其次为抗肿瘤药与肿瘤辅助用药。各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及构成比见表1。

2.2 单品种使用情况

门诊中药注射剂中喜炎平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复方麝香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的销售金额与DDDs均居前列,且前三者 DUI均为1.00,DDC均在百元以下,临床选择倾向较大;醒脑静注射液DUI为0.50,同步性较差。住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DDDs前10位中,祛瘀剂占6位,其中注射用血栓通销售金额最高,注射用丹参DDDs最大;DDC在百元以下的有11种,百元以上的有9种;用药金额与DDDs同步性总体较好,多数品种 DUI接近 1.00,亦有少数小于 1.00。详见表2和表3。

2.3 临床科室使用情况

中药注射剂在该院各临床科室均广泛使用。神经内科与内分泌科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居前两位,可能与醒脑静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和注射用血栓通等药物在该科使用的数量大、日均费用高有关;康复肿瘤病区使用品种数最多,儿科仅限2个品种;内分泌科与骨科中药注射液的DDDs位居前列。详见表4。

表1 各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表2 门诊中药注射剂单品种使用情况

表3 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单品种使用情况

3 讨论

3.1 总体用药情况

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两大元凶,西药已不能满足患者治病的需求,临床大都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式,该院祛瘀剂、抗肿瘤药及肿瘤辅助用药在各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中占主要地位,与文献[6]的报道一致。

表4 临床科室/病区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

祛瘀剂多以丹参、三七、银杏等为主要活性成分,该院以丹参为活性成分的注射剂品种有注射用丹参、丹参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以及西药类别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品种繁多,但功效作用相似,给临床应用带来困扰[7]。注射用血栓通与注射用血塞通,活性成分均为三七总皂苷,前者日均费用高,使用频度大,同步性差;注射用丹参同步性虽好,但同类品种丹参注射液日均费用更低廉,不过临床较少选择后者,说明临床用药更倾向选择同一大类下高价药品,导致次均费用高的药品使用比例偏高[8],与利益驱使关系很大。随着抗菌药物的严格管制,喜炎平、痰热清逐渐多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两药均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且不增加抗菌药物的消耗,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受到门诊青睐[9]。

3.2 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和超药品说明书用药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本身通常不够明确,所列给药剂量与给药浓度波动范围较大,用药疗程仅有少数说明书明确指出[10]。虽有文献报道其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但多为辅助治疗,且缺少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11],循证证据不足,造成诸多中药注射剂的超说明书使用。

中药注射剂的超药品说明书使用主要体现在超适应证、超用法用量和超疗程上[8,10]。该院注射用丹参广泛用于骨科围术期,虽有很多研究报道围术期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但与说明书标示的用于胸痹血瘀证不符;围术期使用剂量过大、时间过长,造成使用金额与DDDs过高,同步性好,给药物动态监测预警造成假象[12]。醒脑静注射液在该院使用涉及14个科室,特别是下半年使用数量异常增长,提示临床使用不合理,刘芳等[13-14]就医师对醒脑静的临床应用认知调查的结果提示,38.7%的中医师选择非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证,17.5%的临床使用缺乏证据支持,单次剂量高于说明书规定剂量,平均疗程14.6 d,与说明书提示的疗程不宜过长或应在急性期使用不符,该院情况与之基本一致。

3.3 合理用药建议

优化医院品种供应:2017年版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收载了西药注射剂611种,中药注射剂49种。该院供应20个品种,祛瘀剂占10个品种,主药丹参成分中西药共有5个品种,其次为三七总皂苷和灯盏花素,各有2个品种。该院虽为综合医院,但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西医治疗[9],应根据该院诊治疾病谱,优化品种结构,避免医师因品种间的差异导致选择错误。

加强医师中医药理论学习: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是以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为前提。临床常用清热解毒类和活血化瘀类注射液的中药成分药性多偏寒凉,用于脾胃虚寒的患者会导致阳气受损,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从而导致一系列胃肠道不良反应[15]。另外,中药注射剂组成复杂,某些成分稳定性差,输液时应按照药物理化特点选择溶剂种类;同时,在其自身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的前提下,不遵循中医配伍原则,将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医师在临床使用中,应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杜绝超剂量、超功能主治用药,严格规范静脉输液流程,严禁中西药注射剂混用,注重辨证施治。

强化药事管理职能和临床药师作用:应充分发挥医院药事管理职能,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中药注射剂管理小组。利用药物评价方法寻找监控的品种和异常使用的科室,建立专项药物考核指标,加强临床药师医嘱审核和临床沟通的力度,运用PDCA方法跟踪反馈,促进合理用药[16]。

[1]张俊华,任经天,胡镜清,等.中药注射剂临床安全性集中监测研究设计与实施专家共识[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6-9.

[2]谭乐毅,王 萌,朱 彦.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0):3889 - 3898.

[3]刘国锋.中药注射剂面临新版基药目录考验[N].中国证券报,2012-06 -27(A11).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有关处理决定的通知[EB /OL].(2006-09-05)[2017-10 -12].http: //www.sda.gov.cn /WS01 /CL0844 /10594.html.

[5]李 悦,宋立莹,刘世坤.5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调查[J].中国药师,2012,15(1):92.

[6]钱 芳,顾 艳,沈 慧,等.上海市嘉定区4家医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9):4038 -4040.

[7]杨晓艳,张爱武.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中医注射剂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1):77 -79.

[8]冯焕村,徐雅玫,林清雯.2010-2013年某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性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97-100.

[9]王 笛,张 杰,严 丹,等.全国参保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现状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8):1015 -1017.

[10]谭朝丹,时扣荣,刘 娟,等.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成药,2015,37(9):2095 - 2097.

[11]蔡长春,李景苏.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调查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0):74 -75.

[12]孙世光,李子峰,谢雁鸣,等.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方法学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2969-2972.

[13]刘 芳,赵荣生,王汝龙,等.临床医生对醒脑静注射液临床应用的认知与行为调查[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8,6(2):32-35.

[14]刘 芳,赵荣生,李 静,等.北京市医疗保险住院患者醒脑静注射液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85-88.

[15]吴国琳,张 力,余国友.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12):1137.

[16]刘 静,苏 锐,蔡瑞君,等.PDCA循环管理法对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干预研究 [J].中国药事,2016,30(4):373-377.

猜你喜欢
注射剂注射用说明书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爸妈,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再婚“性福”说明书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给“产品”写“说明书”
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