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40例临床观察

2018-03-29 02:3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桂术甘汤体征

河南省宜阳县中医院,河南 宜阳 471600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病理特征,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一种临床常见肺部疾病。慢阻肺的气流受限情况呈现进行性发展趋势,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指的是患者在短期内气短、咳痰、咳嗽等症状加重,并超出了日常变异范围,是患者肺功能降低甚至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需及时予以有效治疗。

笔者为明确加味升陷苓桂术甘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对4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陷苓桂术甘汤,现将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0~84岁,平均年龄(71.16±4.58)岁;病程5~19个月,平均病程是(11.82±3.08)个月;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71.18±4.56)岁;病程5~18个月,平均病程(11.85±3.06)个月。两组在平均年龄、病程、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表现、体征等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以及《内科学》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1]相符合,并符合《中医内科学》[2]中有关“肺胀”、“喘证”内容;②患者认知、交流等功能正常,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③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①精神病等特征人群;②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③合并肝肾脑心等重要脏器以及血液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④因其他疾病导致咳痰、咳嗽、喘息者;⑤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疗法,包括排痰、止咳、抗感染、平喘、氧疗等,即使用莫西沙星(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400mg×3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50015)0.4g/次,1次/d、左氧氟沙星(生产企业:南京正科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 g×10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685)0.1g/次,2~3次/d,进行抗感染治疗,使用排痰机进行排痰治疗,并予以低流量吸氧治疗,1次/d,主要在上午晨起时使用,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平喘解痉药物(氨茶碱,生产企业:国药集团汕头金石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 g×100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063;口服,0.1~0.2 g/次,0.3~0.6 g/d)、镇咳药物(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生产企业:香港澳美制药厂;规格:每5 mL含福尔可定5.0 mg,盐酸曲普利啶0.6 mg,盐酸伪麻黄碱15.0 mg和愈创木酚甘油醚50.0 mg;批准文号:HC20130002;一次10 mL,3~4次/d)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加味升陷苓桂术甘汤治疗,药方如下:黄芪30 g,茯苓20 g,丹参、白术各15 g,桔梗、柴胡、桂枝各12 g,甘草、升麻各6 g。随症加减:咳嗽不利者,加用黄芩15 g,鱼腥草30 g,浙贝母和射干各10 g;汗出严重者,加用龟板10 g、生牡蛎30 g;喘息严重者加地龙10 g;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15 g。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均坚持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研究原则》,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等变化,分析其临床疗效;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主要包括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

1.5 疗效判定[3]①临床控制:咳痰、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基本消失,并恢复至急性加重期前的水平;②显效:咳痰、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显著改善,但未能恢复至急性加重期前水平;③有效:咳痰、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好转;④无效:咳痰、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临床控制)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FEV1/FVC、FVC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组别 FEV1/FVC/% FVC/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5.31±5.4958.19±5.061.09±0.421.44±0.26观察组55.38±5.9464.46±2.98*1.06±0.392.67±0.13*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中临床控制12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8例,其治疗总有效率是80.00%;观察组中临床控制20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其治疗总有效率是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当前,西医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主要采取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手段,可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避免出现进一步恶化等不良情况发生,但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4]。慢阻肺在中医古籍中无对应病名,但依据其发病特征、临床表现等可归为“肺胀”、“痰饮”、“喘证”等范畴。慢阻肺的病位为肺,为“本虚标实”之证,与人体五脏相关,重在肾脏、脾脏、肺脏阴阳衰弱,气衰则无力布津,内停水湿,聚集而成痰成饮。《金匮要略》曰:“病痰饮者,当温药和之”,因而应以温阳通脉、补气化饮为主要治疗原则。加味升陷苓桂术甘汤由苓桂术甘汤、升陷汤组成,前者有温化饮邪作用,避免“辛散伤正”,后者可畅达气机、护心化饮,二者联合,相得益彰,共奏温阳通脉、补气化饮之功。其中,茯苓除惊悸、安心神、止心汗;丹参化瘀活血,黄芪补气,桂枝通阳输水,白术健脾燥湿,消肿利水。同时,随症加减可有效解除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FVC、FVC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明显,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1]赵鸣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几点说明[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25(8):451-452.

[2]王永炎, 严世芸. 实用中医内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廖珍慧. 氧驱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J]. 药品评价, 2017, 14(7):44-46.

猜你喜欢
桂术甘汤体征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抗疫良方麻杏石甘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单兆伟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胃下垂1例
苓桂术甘汤验案2则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