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阅读中走进文本

2018-04-27 11:24潘少慧
世界家苑 2018年3期
关键词:比较阅读小学语文

潘少慧

摘 要:课程标准"中就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本文笔者通过教学实践,阐述了几种较易把握的比较阅读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推敲词语;品读句子;研读段落;浏览群文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学习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比较阅读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归纳了几种较易把握的比较阅读的方法。

一、沉入语言,细细推敲词语

1.替换比较中领略词语运用的适切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感受在同一个语境中不同词语所具有的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通过替换比较,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比较“一根”与“一把”的表达效果。学生经过讨论很快明白作者的用意:小女孩之所以擦燃一整把火柴,是极度渴望留住这世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反映了她多次失望后孤注一掷的心情,是表现绝望的绝佳描写。

2.增减比较中知晓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如有学生在读《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读成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去掉“似乎”一词后意思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明白这只是作者的错觉,如果去掉这个词语,就变成真的了。

3.褒贬比较中品味词语运用的独创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在课文语言运用中的妙处,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课文《珍珠鸟》中,“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神气十足”本身是个贬义词,但用在这里却刚好表现出小鸟的生气勃勃。

4.词义比较中理解词语运用的情景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语句中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引申、比喻等相关联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语言的技巧能力,感受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如《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寒”就要从句子中去体会,不能照本意去理解。

二、由内而外,潜心品读句子

1.从修辞比较中感受语句的意境

指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和感悟作者在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造句水平。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一句,这里把邱少云比喻成“千斤巨石”,突出了战友对英雄的钦佩。

2.从句式比较的角度揣摩语句的情感

指导学生通过对特定语句中句子的语气或句式的理解,来体会语言运用的优美。如《忆江南》中的最后一句可让学生换成陈述句表达。讨论之后,学生觉得不要说诗人自己,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就连欣赏佳作的后人都难免会产生欲去江南一睹为快的想法,其作用不言自明。

3.从标点比较的角度斟酌语句的核心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理解书面语言。教师要将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让学生来解读,尤其是一些比较特殊的标点符号,更不能忽视。如《草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小学语文课时特训》上就有这么一问:句子中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什么?建议学生先谈谈这里的标点有什么特殊之处。“河”的前面有破折号后面又有感叹号,作者想表达什么?学生思考后茅塞顿开,原来作者在表达他见到河之后的满心喜悦——草原的心脏就是河。

三、把握结构,用心研读段落

1.语段的内容對比中激发探究的兴趣

许多文章的前后段落存在很大的起伏穿插,这些内容的强烈反差容易构成比较。如《草船借箭》的首尾就存在着很好的可比性,对比可引发学生的兴趣。

2.语段的形式对比中领悟文章的中心

有的文章的不同段落表达形式反差很大,内容也不一致。有些写人的文章前面采用的往往是概括介绍,到后面就会出现事例介绍,其详略程度也相同。有些文章前面有意地抑,到后面则充分地扬。此类文章适合对前后段落作表达形式的比较。如《特殊的葬礼》,教师可补充资料,播放视频。在反复的比较阅读中,学生深切体会到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的虚弱与无奈以及人们的心痛与遗憾。

四、关注个性,快速浏览群文

1.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之比中体会编者的匠心独运

很多文章在进入我们的课本前编者都作过改动,这中间有很多修改成功的例子。如萧红的《火烧云》原来是这样的:“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改动后的“红彤彤”“金灿灿”读起来较为响亮顺口,适合学生理解。“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样出现,能让学生更容易找到色彩词语的合成规律。

2.同一主题的不同特色之比中领略作者的创作个性

经常性地选择一些相同题材或相近文体的文章进行“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品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学习到风格各异的语言表现风格。如“走近鲁迅”单元,虽然写的是同一个人物,但描写手法、表现形式却存在很多区别,适合进行比较阅读。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比较阅读,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形式,触摸文字内涵,最终打通阅读和写作间的通道富有特殊意义。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鉴赏力的提高;由浅入深的强化,有助于知识的归类和积累;“学”一反三的比较,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猜你喜欢
比较阅读小学语文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诗歌比较阅读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