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环节智障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方案研究

2018-05-14 14:27陈芙蓉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自信心语文教学

陈芙蓉

【摘要】自信心的培养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必要保证,而如何做到在语文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加强智障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在校园生活中正常学习,是本文探讨的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入实例进行分析,旨在更加明确、清晰地阐述具体培养方案,以供其他学者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学;智障学生;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教育体系中,智障人群是教育体系构成的一部分。帮助智障群体在社会生存下去,是社会和家庭对智障群体的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对于智障学生采取语文教学的教导,可以将语文教育难度降低,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智障学生融入社会,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理能力。提倡语文教学环节中培养智障学生自信心的教学原则,是对智障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和培养自理性的保证。

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信心

正确把握智障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信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是教育事业开展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实施的先驱。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信心,要从课堂教学出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直观地为学生展现知识,从而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便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直观地用眼睛、鼻子、耳朵、手去感受实物要比理论教学来得更加有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学习的感知能力。

例如在《拔河》的课文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语句:“哨子一响,比赛双方都鼓足了劲,抓紧绳子,用力向后拉。”通过这段文字的阅读,学生可以遇到很多动词。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些动词,可以将这些动词找出来。当教师提问之后,可以让学生踊跃举手,教师挑选首先举手的学生,让其上台用肢体动作展示相应的动词。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完成对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将这些动词生动地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环节,可以鼓励学生多多举手,多多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进而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就语文教学环节而言,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在智障学生的受教育阶段,课堂教学环节也占据最大的比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他们的错误和缺点要善于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引导,不能简单地一招毙命,更不能讽刺学生、恶意中伤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观察智障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把握其学习动向,合理引导智障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努力帮其树立自信心。

二、通过习作教学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信心

习作,就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创作而产出的作品,主要的传输手段是文字,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力和文字综合能力。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它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特殊群体的先天缺陷导致此类学生存在着特殊的学习心理。而如何做到帮助此类学生克服学习心理,学好语文写作,这就需要在习作教学上加强学生的自信心,适当进行心理疏导。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与智障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帮助智障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其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展现出从不嫌弃他们、热情帮助他们的形态,才能帮助智障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教学中,调动智障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每个学生的不同进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真正做到喜爱学习。

语文习作教学可以帮助智障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习作教学可以弥补智障学生不爱说话的缺点。在智障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选取班级热爱习作的学生,树立榜样,可以促进其他智障学生的效仿。从习作出发,进行自己内心的表达,打开学生的心门。在教师正确引导下,习作的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字沟通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当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就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生活的自信,从而融入社会。因此,习作教学的开展也是语文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今天又是母亲节》的学习中,运用课文中的“我想用平时攒下来的零用钱为妈妈买一件礼物”来引出,“你认为礼物是什么?你想为妈妈买什么礼物?你过生日时爸爸妈妈给买过什么礼物?”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并且布置课下作业。结合课堂的回答,课后完成一篇习作。在习作上交之后,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习作,在课堂上当作范文朗读,鼓励优秀的小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锻炼习作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环节的一种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式。

三、通过阅读教学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信心

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智障学生所遇到的学业上的障碍更加多,更加困难。语文教学环节中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一种方式。因此,培养智障学生阅读能力对于智障学生日常的生活而言至关重要。当学生张嘴读出课本,就是智障学生开始社交的第一步,也是他们迈向生活的第一步。因此,教师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法帮助学生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本人班级中,有一个姓刘的学生。在刚开始的教学中,不管教师问什么问题,他都仿佛没听见一样,没有任何反应。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本人刻意培养學生的自信心。在《雷雨》中雨后的几个自然段朗读中,他读了好久,其他同学都不耐烦了,我走到他身边跟他说:“还可以,读得不错。”在下几节课的朗读中,他的朗读明显比之前顺畅了许多,之后我又表扬了他,他的学习劲头更大了,在周考中成绩也有了明显的上升。

四、通过教学评价环节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信心

智障学生特别脆弱,所以他们比正常人更加注重外界的声音。好的评价可以让他们开心到不行,不好的评价会让他们从此关上心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智障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合理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努力克服学习困难是智障学生对于当前语文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教师评价

学生们都想听到表扬。对于智障的学生而言,教师对于他们的鼓励和好评,对起到榜样作用的学生的嘉奖会使他们更有信心,更加有恒心毅力去做一件事情。

(二)家长评价

家庭教育是除了学校教育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因此,教师通过对学生家长会的开展,加强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认知,是语文教学体系完备的必然要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为信任和亲密的人。因此,要求家长多多鼓励智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教学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在智障学生取得一定学习成果的时候,家长的表扬也要落到实处,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三)自我评价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心理。在智障学生参加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对自身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在自己取得学业上或者生活上的进步时要及时对自我进行评价,评价出自己的优点,也要评价出自己的不足。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点,可以帮助智障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社交能力,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够帮助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和生活习惯。

(四)同学评价

在智障学生进行了自我评价过后,还应该组织同学之间进行评价。因为生活的状态不是一个人的独居,而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群居。不能养成智障学生的封闭性,要养成其常与外界沟通的心性。因此,让他们倾听和感受自己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状态,有助于智障学生和其他同学的沟通和相处。每到一个阶段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这有益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促进班级和谐稳定。

(五)證书奖励

在智障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缺少不了实用性比较强的证书鼓励。对于同等教育而言,如何在学期末进行本学期的学业总结和下学期的承接工作,是每位教师的必备功课。而比这个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在假期的学习欲望,为下学期的学习打好提前量,是教师学期末常常探讨的课题,这就是学业证书出现的原因。学业证书的出现,可以为学生上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也激励学生在下一个学期中努力奋进争取取得证书。这一教学方法对于智障学生同样适用,智障学生的内心更加脆弱。所以给予证书评价,可以帮助智障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也能够让他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正常学生的待遇。因此,在语文教学环节中,适当的证书评价也是对智障学生教学培养的一大有效方式。教师应该加强对智障学生学习生活的关注,遇到进步了的学生,应该多多表扬,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五、结语

智障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心理不同,需要我们结合智障学生自身的特点,加强智障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也对于社会发展和家庭稳定都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婷.浅析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自信心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26).

[2]李玮.对智障儿子成长过程的几点思考[J].中国残疾人,2013(5).

[3]唐金霞.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8).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自信心语文教学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关于特殊学校初中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浅谈农村英语入门教学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浅谈游泳课对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自信心水平影响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