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探究

2018-05-18 11:39马二巧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马二巧

摘 要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关键词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融入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134-02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学校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不竭动力,也是世世代代华夏儿女安身立命的共同精神家园。小学生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生理年代,作为教者,灌输一定相对比较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对吸引学生听课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有莫大的帮助。抓好课堂主阵地,让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诗书立业,孝悌做人。依据《论语》中的原则,回溯历史,到古代先哲那里去汲取智慧与力量,基础教育阶段是人格塑造和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培养、修养的加强,对于开启学生智慧、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之魂。教育的根本就是要让受教育者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而这个“教”字,是由“孝”和“文”字组成,说明了中国的教育就是从“孝”文化入手,让下一代知道怎样去感恩图报和孝顺父母。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成为一个乖巧、懂事、有修养的人,與其天天教导孩子“这个要这样做,那个不能那样做”,重复唠叨引起孩子反感,还不如让孩子读一读《弟子规》中的古训,让孩子了解将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诗书立业,孝悌做人。”从读书中学会做人。从往圣先贤那里,学到他们的品格,从孔子那里,学到仁爱的情怀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然后,通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与艺术趣味,发展个性,丰富精神。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把握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个人的道德品质,树立道德观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入脑入心、入心入行。

(二)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生命的成长期,需要各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可以让孩子更加理解父母的期望与文化传承。现在,这些生在蜜罐里,长在糖水中的孩子,尽享着长辈们的无限宠爱,他们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玩着电子游戏,而对于父母和社会的期待却理解甚少,对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一无所知。即便是教师,也有许多人讲不清道不明其中道理,因此,让我们的孩子了解并掌握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必须要履行的义务。这事关下一代的孩子们是否能够重视和深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源远流长,记得祖宗,记得自己的出身。弘扬民族文化、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开启了学生的智慧、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趣味,发展了个性,丰富了精神。

(三)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学生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生理年代,作为教者,灌输一定相对比较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对吸引学生听课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有莫大的帮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措施

我认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课堂。

(一)在识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汉字是文化的产物,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识字是低年级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识字教学,依据汉字的形、义、音,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既丰富了汉字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汉字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汉字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传统文化的传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努力遵循、掌握学生识字心理,以合适的角度、深度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学生学习汉字,使识字教学充满情趣,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极为关键。如“从”字,字形是表示两个人一起走,这就有了一个跟着一个的意思,所以,跟随他人的人也叫“随从”。因为是两个人,就产生了聚集在一起的意思。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汉字知识,也能够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率。

(二)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把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自己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所以,语文教师应勤于钻研古籍,悉心学习古典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诗经》、《论语》、《孟子》等,都是代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经典著作,应成为语文教师案头的必备书。另外,语文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有序的拓展。“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持久的经典学习,一定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我们分析人物形象,都离不开一个“变”字:闰土的变,“我”的变。在教学时,引入了对联的学习方式,比如闰土外貌的变化,给出上联:“银项圈圆实手是小英雄”,学生对出下联:“破毡帽树皮手像木偶人”。这样的形式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古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而不衰,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文教学时,仅诵读、理解难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还需将其他的古诗文引入。通过耐心讲解和经典诵读,让学生由衷地体会古诗文中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诵读古诗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例如在讲解《独坐敬亭山》时,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相关的风景图片,帮助学生了解诗词中“高”、“孤云”等词的意义。借助教材中诗词、古代故事等课程,来展示出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的见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在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引导其对相关的素材进行积累,以便于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如对关于传统节日写作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将我国寒食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来源引入,给学生讲解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增加他们的素材积累。为了使学生真正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课堂上应当重视适当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这样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就能够形成独有的传统文化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

(五)在课堂纪律上融入传统文化

作为教师,上好一节课除了要充分备好课外,控制好课堂纪律非常重要。如果课堂纪律乱糟糟的,备课备得再充分,教学效果也不如人意。搞好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课堂必须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难免會人多口杂,而一些爱讲话的学生也往往趁机捣乱。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现象极可能愈演愈烈,课堂纪律放了就收不回来。针对这种情况,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引用《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学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并强化为习惯。而学生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课堂纪律就有保证。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其中。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开生.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汉字文化,2017-11-10.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