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2018-05-18 11:39黄雪冬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黄雪冬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必须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认清自己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活用教育资源,探索出更多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138-01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更是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成功与失败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的一门教学,对它的研究与认识是永无止境的,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积累,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时,可用挂图、影像等向学生简介黄果树瀑布,让学生对这一自然奇观先有个直观印象,然后设下悬念: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真的来到黄果树瀑布区,身临其境听到瀑布的声响、看到它的雄姿,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让学生带着这一悬念自读课文。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教师指明逐段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以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大自然的杰作”的具体表象,构成文字符号所表现的黄果树瀑布的立体画面,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从而使学生对大自然的杰作——美丽壮观的黄果树瀑布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得美的体验。

二、读与练同行,促进言语表达

练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读写点,让学生先阅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爱,不仅仅是父子间的亲情,还有更高层次的对儿子完善人格教育的真情。高尔基的信是这篇课文的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理解高尔基在心中所说的“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美好的东西”是什么?是鲜花。破折号起说明作用,儿子种花是在“院子里”,父亲却认为“在岛上”。儿子是为父亲种的花,父亲却认为留给了“岛上”更多的人们,第八自然段,“无论……都……”强调时时处处、经常不断地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就会获得最大的愉快,第九自然段,“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也就是说,高尔基希望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让学生在充分理解领悟新的内涵的基础上,以高尔基儿子的口吻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这样学生就会深深的感悟到: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的道理,从而体会出高尔基父子间的浓浓亲情。让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这里的练笔设计,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成功地完成了读者角色与文本角色的心理对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言作者未言,言自我欲言,此刻的练笔设计是有声胜无声,促进了学生的言语表达。

三、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第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言语文字的优美。如我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谈谈课题后的疑问,如: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它的衣袋里为什么装满昆虫?让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此时学生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地想寻求答案,这时教师可用合作探究与读书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有自己的见解,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让学生读代替教师讲,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四、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中心,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有很大的改进,如教师在课堂上改教师讲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课堂上重视学生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但都因给的时间短,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層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分工合理、内容恰当。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选取合作的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具有合作的价值,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评估性。

总而言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认清自己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活用教育资源,探索出更多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