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方略

2018-05-20 00:00苏庆华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苏庆华

摘 要 核心素养一词虽然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出现,但真正开始兴起和快速发展却是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运动快递发展以后,特别是2014年正式的《新课程教学标准》出现以后,掀起一股持久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热潮。时至今日,不仅没有消退,反而逐渐成为一种大势。有鉴于此,笔者在认真分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内容的基础上,就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展开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期对教学同仁有所启发。

关键词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214-01

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既是时代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与体现,又是数学学科本身谋求进步的需要,同时,还与高中生的个人成长需求相契合。这是因为数学核心素养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综合社会发展要求、教学发展的特征、高中数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心理诉求和学习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的能统筹各项要素关系和教育理论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从这一点来看,加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小组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相较于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除了学习内容更多,知识的难度和层次性都上了一个台阶以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理论性更强的数学概念,才能察觉出数学知识隐含的逻辑关系,才能在任务更重的高中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然而,许多高中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为了培养他们的数学抽象素养,笔者主要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开展有关教学活动。

譬如,在学习“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笔者并没有让学生直接学习具体的数学概念,而是先通过网络信息媒体,给他们展示了不同空间点、线和平面位置图片,然后提出了如下问题:

1.每个空间点、线之间的位置有何不同?

2.判断每幅图片中的线是否都可以与给出的点相连?

3.仔细观察每条能穿过点(一个点、两个点和三个点等)的线,分析其与平面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4.尝试推断线与线之间、线与面之间、面与面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5.展开小组讨论,抽象出点、线、面三者之间的数学概念。

6.概括出判断三者位置关系的方法,并进行验证。

通过如上问题的引导,可以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抽象出相关的数学概念,在增加他们数学认知的同时,培养其数学抽象素养。

二、信息媒体,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

直观想象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教材内容来看,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占据了不小的比重,而要学好该部分内容,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从教学目标来看,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图形的学习,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要求。而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媒体逐渐进入高中教学课堂,这就为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提供了条件。

譬如,在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时,因为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较差,笔者在教学时,就利用网络信息媒体的空间模拟、动态表演示和缩放、扩大等功能,向学生展示了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构建过程,用鲜亮的颜色显示出不同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以及具体的表述方法,将原本抽象的空间坐标模型直观形象地展示在他们眼前,使教材中平面的东西变得立体起来。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还有利于梳理学生的杂乱思维,通过信息媒体的引导,推动其空间想象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直观想象素养。

三、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生活与数学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具体来说,生活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素材,是该学科生长的沃土,而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共同进步。而数学建模是组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提炼数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将认知对象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有着一定要求。为了培养高中生的该项素养,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笔者主要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進行教学。

譬如,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笔者就向学生布置了如下作业:

××超市为了促进消费,提高销量,对商场内的格力空调提出了如下优惠:第一,满1000元打9折、满2000元打8折、3000元以上打6折;第二,买一送一,即买一台空调送一个电磁炉,要求是所买空调不得低于2300元,其中电磁炉300元/个。由此,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自己家里要买空调哪种优惠方法更为划算。

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地搜集相关的数学信息,列述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数学模型,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素养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素养。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认真研究其内容和培养要求,在此基础上,综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教材内容等要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同时,加快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增强他们的直观想象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促进其全面成长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淑莉.数学素养视阈下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4):30-33.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