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探析

2018-05-21 08:43何凌李春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何凌 李春艳

摘 要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众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文章以T学院为例,针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 仓储与配送管理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F6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以仓储管理和配送管理为主要内容展开教学,既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其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该课程在T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已开设多年,如何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人才是T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一直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T学院《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现状分析

T学院2004年开办物流管理专业,将《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在第二学期开设,设置为48课时的理论+16课时专周实训课,计4学分。其中,专周实训则结合全国高职院校物流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完成《储配方案的设计》的设计报告。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T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虽对该门课程进行过多次改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授课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内容重复,课程内同中存在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技术、货物学、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运输管理其他专业课程内容相重复的情况。

(2)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缺少实训环节。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该课程设置为48课时純理论课,仅在第五学期中以完成仓储规划设计、配送中心选址与布局设计等项目的方式进行实训,学生对仓储的设施设备、操作流程等仅停留于书本的认识,完全不具备实际操作技能。

(3)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需求脱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未考虑行业发展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无法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

(4)T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高考分数普遍不高,文科生居多,很大比例的学生对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厚,往往只从自己是否感兴趣的角度来选择听课的内容,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积极性很高,不感兴趣的则一点都不想听。而现有的课程内容并未未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及接受能力进行教学设计。

2《仓储与配送管理》改革思路

针对T学院该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改革经验,文章提出“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因材施教”的改革理念。

“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是指面向行业及企业对仓储、配送等岗位的技能要求,建立“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目标体系;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实训内容、教学环节;并不断进行改革,充分体现课程的前瞻性和适应性。

“因材施教”是指充分了解每一届新生的具体情况,如单招中职生、单招普高生、统招考生比例,高考分数比例;根据学生等基本情况,确定讲授内容、实训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进行科学的评价。

3改革的具体措施

3.1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及企业需求

物流管理教师应把握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时了解相关企业的人员需求,为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提供依据,具体做法如下:

(1)详细研读国家、学校所在省、市出台的物流行业发展规划,关注发展新动态,以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如,将“全国高职院校现代物流技能大赛”对货物组托、码盘、上架、拣选、客户优先权分析、出库计划制定等具体要求加入到《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内容中。

(2)在课程开设的前一学期,针对学校周边的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仓储业务的实际操作情况和人才要求、岗位设置等信息,经过分析,制定出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3.2认真分析学生情况

T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从16级开始单独招生,学生中既有单招考生也有高考考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与前几届学生相对比,16级学生整体文化成绩和综合素质相对更差,自我管控能力更弱,学习积极性更低,管理难度更大。

17级物流管理专业中也有较大比例的单招学生,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也调整至第三学期开设。在开设之前的第二学期,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组成教学小组的方式进行项目教学,并结合多种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

上述两个措施的基础之上,制定《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具体目标体系,可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两个层次。总目标为“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及企业需求的‘零适应期人才”,分目标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职业素养目标,并把这三个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项目的教学内容里。

3.3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

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及企业需求调研的分析,结合学生情况分析,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既要有一定课时的理论课,还要有各种方式的实践课程。

3.3.1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17级的课程教学中,拟将教学内容分为仓储管理板块与配送管理板块两大板块,结合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去掉与其他课程重复的部分,教学项目及具体内容有:

(1)仓储管理模块,讲授基础认知、仓储作业管理、物品养护管理、仓库安全管理等理论知识。设计如下几个实训项目:仓储合同的草拟及谈判签订;ABC分类法的具体应用——使用Excel进行仓储物品的ABC分类管理;货物码盘方案设计——基于Visio软件进行货物码盘设计;使用手动托盘搬运车、半自动堆高车进行货物入出库搬运及上下架操作。

(2)配送管理模块,讲授配送认知、配送订单管理、配送分拣作业、流通加工管理、送货管理、补货及退货管理等理论知识。设计如下实训项目:根据配送订单制作拣选单据;使用PDA进行拣货及复核;货物装箱及打包、根据货物存放位置设计拣货路径。

3.3.2教学环节的确定

在确定教学环节时,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学生进行仓储与配送专业认知,然后进行课堂理论教学,以熟悉相关的基础知识;其次在物流仿真实训室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再次进行岗位模拟培训;最终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3.4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应结合学生的知识、学校资源状况和社会需要,丰富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式的选择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优化,具体包括:

3.4.1采用“雨课堂”进行精准课堂教学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工具。该工具具备课前预习任务推送,课堂二维码签到,课堂习题检测,弹幕互动,不懂反馈,课堂红包等功能,并为教学提供全程数据支持。将授课课件制作为雨课堂课件,并穿插与知识点相关的小练习题,讲完知识点后可让学生立刻进行练习,并能随时掌握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精准教学。

目前T学院已进行“雨课堂”教学试点,据对试点班级学生的调查,94.3%的学生对雨课堂的使用表示支持。学生反映:雨课堂的使用,使课堂活跃程度得到提高,让课堂更加有活力,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需要随时关注教师是否随机点名,教师发布练习题的限制时间,学生认为使用雨课堂教学非常方便,很希望能运用到其他更多的课堂中。

3.4.2实训基地实训教学

T学院物流实训室已建设完毕,实训室内的物流集装单元化设备、各种模拟商品、储存設备、搬运及模拟配送设备、信息化设备等可为实训课程提供支持。

这些设备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也在使用,学生通过使用这些设备完成各项仓储及配送业务流程,能了解并掌握入库业务、订单处理、拣选、送货等的具体操作要求。进入企业工作岗位后,无需再次培训,学生可胜任相关工作,可缩短从学校到岗位的过渡期。

3.4.3仓储与配送模拟系统仿真实训教学

利用现有的软件、硬件,按照完整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地仿真教。

(1)使用现有的3D物流模拟系统中的仓储子系统和第三方物流子系统,进行软件模拟实训。学生独立完成一整个业务流程,可熟悉各种业务的一般流程,以及在业务过程中不同岗位的职责。

(2)选取企业真实的案例作为实训任务,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实训。如,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入库任务,学生则需要根据任务要求,选择硬件实训室里的设备,制定入库的计划,然后各岗位协作实施计划。

3.4.4体验式教学法

学院目前有京东、苏宁等多家合作企业,在课程初期安排学生前往企业参观,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课程结束后,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实习,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导师指导,切身体会作为一名仓储及配送相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要求。

3.5设计合理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课程的考核应该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因而需建立起合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并根据每一届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断完善。

在16级该门课程考核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可建立以下通用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1)行业认知评价(10%)-考核学生在企业参观时对企业业务的认识情。

(2)小组课堂任务完成情况(10%)-考核每一小组在课堂上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专项技能评价(15%)-考核每一学生对码盘、组托、上架、拣货、发货等专项技能的掌握情况。

(4)岗位模拟综合训练(15%)-考核学生在对各个模拟业务岗位职业要求的掌握情况。

(5)“工学交替”短期实训评价(20%)-由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在短期实训期间的表现给予评价。

(6)知识掌握情况评价(30%)-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4结束语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仓储和配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需采取“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因材施教”的改革思路,把握仓储与配送的发展动态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方式,选定授课内容及环节,并采取完善的评价体系,必定会培养出“零适应期”的人才。

作者简介:何凌(1982-),女,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运输管理、物流仓储管理;李春艳(1992-),女,四川绵阳人,助教,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管理。

参考文献

[1] 许晓春,林朝朋.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45-49.

[2] 阮晓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物流科技,2017(03):160-161.

[3] 袁广林.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10(04):5-10.

[4] 谢翠梅.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06):56-57.

[5] 张建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现状和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7(080:162-163.

[6] 季敏,杨双林.《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33):123-124.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育创新模式的探讨
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预测实验教学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