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技能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技能中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

2018-06-07 12:46邓敏刘振会樊洁杨在宝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实施策略教学设计

邓敏 刘振会 樊洁 杨在宝

【摘要】团体心理辅导技能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基于课程的实践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特征,以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技能为目标,对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课程目标、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通过结构式练习和团体发展阶段的课程实施策略进行了课程的改革。探讨了团体辅导技能在课程中的设计思路和操作策略,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课内演练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突出了课程的技能培养,促进了学生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实现学生三种角色、四个阶段的立体化学习体验,促进其技能的转化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技能 教学设计 应用能力 实施策略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红河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团体心理辅导技能在大学生应用能力中的提升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34-03

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心理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与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不一样的是本专业更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确定问题和解决問题为核心。这些特征决定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应用心理学的实践技能,提高其心理服务水平。刘学兰等针对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本专业的学生认为最欠缺的技能是“开设心理活动课程的技能”和“心理咨询与辅导技能”,对团体治疗与团体训练课程的需要程度很高[1]。团体辅导技能作为应用心理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课程,仅仅通过传统的理论授课和分析、观摩录像,很难实现其技能培养的目的。随着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的深入,其框架结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等逐渐完善,由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开始演变为一门独立课程,并被纳入高校课程体系,成为心理辅导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门实践性、互动性、体验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体验,并能实时体现在课堂中[2-4]。基于该课程的性质与技能培养的要求,对于高校应用心理专业大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改革,并探索可用于提升学生技能的实施策略。

一、突出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设计

团体心理辅导在应用心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原先只是一门用于完善知识体系的选修课程,主要以知识讲授和团体辅导的运用范围为主,强调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理论知识的完善和团体辅导的过程讲解。然而这样的培养方式既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也不能完成学生技能的获得,很多理性知识无法转化,学生常常感到抽象、难以理解,而且无法达到自行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和实施团体辅导的目的。因此作为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从教学的目标、内容的整理、组织形式、方法与手段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以突出技能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

根据专业的应用特色,突出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工作岗位分析,确定了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依据职业工作需求选取教学内容,以课程内容版块化、教学过程体验化、教学过程问题化、教学实践社会化为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以团体发展阶段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理论学习、自身体悟和内化知识的一体化培养模式,避免学习理论忘记方法和重视方法而抛弃理论的常见弊端。以行动导向为原则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课程任务的完成,在技能课程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以具体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来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结合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训两种形式拓展课程的内涵,体现课程整体设计的应用性、实践性与开放性。

1.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将能够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操作规程、方案设计、注意事项、辅导关键点确立、前后测试与辅导目标之间的关系等;在辅导技能操作层面,强调团辅的组织者与成员间关系的建立,在对操作规范等技术要点把握的基础上,咨访双方是否能建立起彼此尊重、信任、接纳、和谐的关系,双方在心里层面是否能相容,是否能在积极的关系中彼此推动,直接决定活动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向团体领导者的角色转变,培养和训练团体领导者的素质和个人成长能力,通过课程实现每个学生能够从团体领导者的角度审视和觉察自我,逐步具备接纳与自我不一样的看法和与他人进行开放式对话的能力,使得参与团体的成员内心的感受在自然的流淌、碰撞,在积极关注的基础上展现自己,关爱他人、收获力量也给予支持。

2.课程内容

作为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上重新进行知识架构,将知识讲解与团体活动的发展过程结合起来,突出技能性知识的讲解和操作、讨论、反思和凝练。课程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在各项练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合作的意识与能力,难点在于怎样设计活动和活动情境,创设团体氛围,促进学生探索自我;如何通过互动游戏,反思和改变自我。课程内容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的阶段逐渐展开,知识模块化、经验化,学生每一次课都可以在一种未知、好奇、充满兴趣的期待状态下进入章节学习、每一个训练活动后,教师都会针对活动,提炼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点,一方面是总结经验,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获得心理学常识、知识的补充和拓展,具体的知识学习单元如下:

3.教学组织形式

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的教学组织运行模式,以多媒体教室、团辅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三个教学场所为组合,校内实训的功能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问题讨论和单项技能训练,以教师讲解、示范和活动操练为主体;校外实训的功能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岗位综合性技能训练,考验学生独立完成团体从成员招募、活动设计、实施到评估的整个流程,以兼职教师指导和督查为主体。

4.教学方法与手段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为了体现课程的实践特色,本课程以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倡导学生亲自参与团体辅导活动设计、实施、创造等行动来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共同交流的形式深入系统地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促进学生综合性团体辅导技能的培养。

二、以结构式练习和团体发展阶段为线索的实施策略

通过对技能课程的重新梳理和定义,需要具有对应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由于课程性质定義为技能课程,那么课程无论在活动形式还是考核上都具有很大的变化。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结构式练习凸显了团体心理辅导与一般团体活动课程的区别,增加学生对于团体活动主题的感性认识和对活动设计的选用原则。在纵向设计上,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以团体的形式来完成不同团体阶段的模拟演练和现场教学,并以团体四个核心阶段的特征来进行课程练习,完成小组班级演练、个人组内演练的目的,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自己对于团体领导者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并在团体积极、支持的氛围中来进行自我觉察和成长的体验,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结构式练习的实施策略

结构式练习也就是体验式练习,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团体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的辅导方式[5]。以每个成员的成长为目标,而“成长=经验+反思”,让学生参与系列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这是对经验的精细加工过程,属于记忆的多重编码策略,容易被学生掌握、吸收并真正内化为其自身经验体系的组成部分,成为其处理类似情境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结构式练习中,应遵循团体辅导活动的设计原则,体现活动的匹配性、目标性、操作性、一致性和安全性,这样才能把不同环节的活动组合得科学合理[6-7]。

在结构式练习中,学生能够熟悉各类主题活动,如身体接触活动、人际沟通活动、讨论活动、绘画活动、书写活动等等,体验并熟悉每类活动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把握活动的节奏和时间控制。团体辅导从微观方面来看是单个活动的设计,完成每个阶段的阶段目标,由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五个环节组成,即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活动流程要流畅有序、由浅入深,主题活动不论在时间安排上还是内容安排上都要成为每次活动的核心,与每个阶段的目标相对应。通过练习学生区分了不同活动的目的和作用,并且作为团体成员的形式感受了成员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对于其角色转换和活动选择具有直接作用。王明娟[8]等也提出采用“角色转换”学习法培养团体辅导技能,即“体验者-观察者-领导者-理论学习者”,从团体体验者学习开始,进而作为团体观察者进行观摩学习,在不断学习体会后尝试担当团体指导者进行实战练习,最终进一步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反思实践过程,达到较快掌握团体辅导技能。

此外,观察学习对结构式练习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由一个新手成为一个领导者的过程中,观察者的过程必不可少。在每周演练时,作为展示的小组成为课程的核心,其余小组根据活动设置、活动过程与效果、成员的反应和互动、领导者的组织等角度进行观察,集中讨论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领导者的作用和角色、成员的类别与处理等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并根据书本知识进行分辨,究竟什么样的团体活动才是好的团体活动,团体辅导各个活动之间的衔接和进程安排,什么样的领导者才能带好团队等等非常实际的问题,对于后期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2.团体发展阶段为线索的实施策略

在课程安排上,团体心理辅导在宏观上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创始阶段、过渡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根据团体动力学的原理,多数学者都认为团体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一个成员从互不熟悉、不确定到相互支持鼓励解决问题的一个心路历程,展示了不同的阶段特征和成员特征,也是一个团体心理辅导过程的主要部分。在教学之中很难把这几个阶段展现出来,往往是体验了创始阶段的活动,而对其他阶段的活动主要是在于理论讲授,增加了对工作阶段的理解难度。因此确定某一主题,使得不同的小组在进行展示的时候,都围绕在这一特定主题之下,区别只是在于各个小组所处的阶段不同。

具体而言根据团体发展阶段划分为4-5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展示创始阶段的活动,使成员相互熟悉、建立融洽的团体氛围,形成团体契约;第二小组负责展示过渡阶段的活动,体现冲突性和攻击性,导致成员不一致的行为、观点以及价值观的产生,引导领导者处理冲突,明确冲突的意义、适当表达冲突和应对冲突;第三个小组则展示工作阶段的活动,体现较强的团队凝聚力,支持、保护自我暴露的成员,领导者鼓励成员的自我表达,并尝试向更深层次的暴露引导,但又要注意抱我暴露的尺度,以免造成成员的伤害;最后一个小组展示结束阶段的活动,学会处理离别的情绪,对团体的活动进行回顾总结,根据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达成进行回顾。通过以团体发展阶段为线索,划定课程主题和学习内容,以体验者、观察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分别进入团体,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对于同一团体的三种视角的立体体验,既能够以体验者的角色感受自身在团体中与成员的融合、感受被接纳的喜悦和温暖的团体氛围;又能以观察者的角色记录下观摩的全过程及自身感受,在团体结束后进行研讨,反复体悟作为体验者获得的内心冲击,细致体会活动每个环节的关联和衔接,进而深刻地感受团体活动每个环节所给团体成员成长的动力;最后还能在教师指导下以领导者的身份,练习观察、识别和应对成员的技巧,感受团体氛围的营造和团体阶段的推进,有效地始终把团体活动维持在团体目标的实现。通过四个阶段、三种角色的相互结合,真正实现了在课程中展现团体动力的目的,同时也利于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得到直接的感性经验,使得讨论问题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本文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出发,探讨了团体辅导技能在课程中的设计思路和操作策略,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课内演练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突出了课程的技能培养,重视结构式练习和团体发展阶段在课程中的体验、观摩、实践和反思,促进了学生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90%以上的学生都表示课程使得他们应用能力大大提升,实用性强、学习目标可操作化。因此作为专业技能课程的设计应该以能力的提升和运用为主,并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探索影响学生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而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改革,才能更好地在应用型专业中体现课程的应用特色。

参考文献:

[1]刘学兰,吴发科.心理学毕业生专业技能调查及其对专业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3,23(3):44-47.

[2]高庆春,李东.高职朋辈心理辅导员团体心理咨询技能培养的策略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35-36.

[3]唐慧敏,李志德.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4):106-108.

[4]朱小根.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5(03):118-120.

[5]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王斌,杨乃鹏.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课教学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08(12):63-64.

[7]汪立群.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设计与原则[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8):71-73.

[8]王明娟.高校辅导员团体辅导技能培训途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1):111-112.

作者简介:

邓敏(1982-):女,汉,云南文山人,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西南大学心理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健康)、依恋与社会性发展及其神经机制。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实施策略教学设计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