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思、研、创”精品美术课堂

2018-06-08 09:30高彦奂
关键词:善思小学美术

高彦奂

摘 要:美术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用文化来建设,将开阔的视野与时代生活相联系,以未来为中心,让美术变成再造课程,建设超学科、跨学科的创新美术思维。教师通过精学专业术语,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善思生活实例,充实学生的审美判断;乐研综合媒材,促进学生理解美术文化;主创美术元素,强化学生的创意实践的教学方式,打造扎实而高效的精品课堂,把“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学、思、研、创”的现代课堂模式中。

关键词:小学美术;精学;善思;乐研;主创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13-0042-04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课程方案新闻发布会,明确指出:美术课程标准要深入提升美术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深思会议要求,在构建全球共同体的新时代,美术教师需要用文化来建设课程,用国际性视野、信息化视野、人文视野引领学生具备全球的意识、开放的心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这就要求我们从课程层次去思考、分析,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用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化的思考,把多学科元素融进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充实、丰满,让“技术”成为学习的推力,让学生与生活精度链接,形成多学科的“支架”艺术,建设“超学科”“跨学科”的美术课堂。构建“精学——善思——乐研——主创”的现代美术课堂模式。实现“精学”三境界:常规性先学,找到学习新起点;引导性深学,最终实现自主学习;拓展性精学,通过大数据时代的资源平台,将自己先学的观点及问题作为课堂学习的资源。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资源分享,师生互动,实现“善思”三境界:“乐思”“会思”“活思”。形成“先学后思”“思而后研”“研而主创”的课堂路径。

一、精学专业术语,善用美术语言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

美术语言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传递知识、浓缩精华、蕴涵人文精神、形成美术素养的主要作用。笔者精编了“六会”(会听、会思、会评、会用、会赏、会析) 美术语言的创意表达模式,并且在保定莲池美术教研区推广与实践(图1)。以“点”带“面”来引导学生展开多元感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理解、使用美术专业语言,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健康艺术思维,并且敢于在课堂内外大胆、有效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美术思想,精彩地融入社会生活。学生们在观察、分析、讨论、总结中呈现着自己的审美观,用美术专业术语表达自己对美的认知及艺术视野。如:

1.请用恰当的美术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讲一讲你的创作思路。

2.你最欣赏作品中的哪些美术元素?

3.仔细观察画面采用了哪种构图方式?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

4.作品中点、线、面的运用有什么规律?(点的大小、多少、聚散、疏密、遮挡等;线的曲直、粗细、长短、多少、疏密等;面的体积大小分配等)

二、善思生活实例,充实学生的审美判断

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生活”是美术课程的基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自然社会中,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对生活独有的体验认知,怎样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的社会融合体?这就要引导学生:一方面关注自然生活,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自然科学类课程的物质、能源和生命等方面引入教学中,理解自然社会能源的相关知识及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因素(线条、色彩、画面等)来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关注社会生活,结合美术的课程涉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内容,从行为习惯、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价值观等方面挖掘渗透点,增强学生对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如:派送美术标识,即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社会,深入走进生活(学生用动物、标志、图形等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并阐述理由)。课后发表在美术论坛,进行评论,最后用统计图、手抄报等形式进行统计总结,学生在相互交流、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持久性,铸就健康的生活意识并形成科学的生活理念。

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情”引路、“趣”导航,创设与课题相应的教学情境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课题研究中总结出“一情八境”的教学模式(图2),强调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广泛而深度地融入社会及学生生活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学会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思考、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美术学科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

三、乐研综合媒材,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美术文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我们要了解各国美术教育思想、美术课程纲要总则、美术教科书、学生作品等。总结其他國家在美术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和特色,探究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变迁与动向,以便深入理解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形成自己“串联”式的特色教学艺术。因此,笔者根据教材设计制作“研学单”(图3),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美术媒材的多变性。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层面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形成“课前乐研、课中深研、课后拓研”的研学模式,创设多元的、开放的、自由自主的学习空间,从而使学生具备美术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主创美术元素,强化学生的创意实践

让美术变成再造课程,校园变成创造的乐园,使学生学习变革突破,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内化开放性知识结构。

(一)教学中实施“三分、三选”自主学习方案,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分”即:目标分层、过程分层和评价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分为基础(B层)、发展(A层)和优长(A*层)。学生自愿选择目标,同一进度,不同厚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

“三选”即:选目标、选任务、选作业。目标自选,有的放矢。任务自选,合作交流;作业自选,深入探究。照顾全体,因材施教。依据学生学习的能力、思维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进度、方法和辅导计划,使之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实现学生个人的价值最大化,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构建系统的知识链条

熟知小学至高中所有版本的美术教材,了解知识的连续性、专业的持续性,用自己熟练的艺术技能、敏锐的感受力、强劲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个性、别致的创新意识、丰满的学识和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积累,来引领学生的思维和创作。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的综合型美术教师。

(三)打造丰富的实践活动

顾明远曾经说“教书育人在细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确,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美术元素所带来的乐趣,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系统而具体的活动规划,丰富而多样的活动形式,彰显着美术教育的内涵,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

1.民族性的美术活动

设计中国传统韵味的作品模版,打造“身边的中国风”。学生把国画习作张贴到模版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知了中国画的创作形式和种类,增强了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2.时代性的美术活动

借力互联网新媒体共享、开放的精神,以及Power Point,Flash,video,PAD,3D打印等现代信息手段,使用超链接的技术、智能的技术实现学生个别化的学习,关注每一个学生,并把学生的学习差异变成课程设计的资源,这样既增强了美术课程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时代性,又加强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气氛愉悦,学生乐学善思,真正达到美术课程的与时俱进,面向未来!

3.协同性的美术活动

广泛利用校外美术活动资源,例如:到美术馆参观画展、进文化博物馆写生、到图书馆查询资料、进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学习民族传统制作工艺……学生在参与中,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4.实用性的美术活动

(1)打造“百幅名画进社团”活动。精选中外古今经典名画100幅,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经典艺术作品的魅力。活动中学生摹画、改画、创画、讲画,身份由“画师”转变成“品鉴师”“评论员”。

(2)实施“美术长卷入课堂”活动。用学生们连续性强的情节画面,富有创意、设计感强的作品装饰教室墙面,班级教室就会被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所包围。实现文化育人、以美育人,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整体提升。

(3)着眼校园,浸润艺术。在学校艺术区设计“师生名人墙”, 在走廊营造“艺术长廊”,师生都可以成为艺术名人,展现最接地气儿的大师风采。

(4)走进社区,融入社会。绘制“生活用水分配图”“出行工具分布图”,配合环保主题、环保纪念日创作宣传画,根据国家重大节假日设计文化宣讲单,扩大了美术的社会影响力。

(5)放眼未来,升华美术价值。以“美术书社”的形式集结学生研学资料、探究画法……记录学生美术学习过程的图片。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设计属于自己的“美术画册”,写出彰显个性的创作说明,配以封面、封底,集结成册,并制作成美术档案存放图书馆,让更多的学生欣赏、交流,感知同龄的艺术创作。在学习、生活中拓展和升華美,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思、研、创”的精品美术课程,把“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彰显美术学科的特色,学生在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丰富的活动中表达、交流、展示……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学会运用美术知识从感性判断趋向理性分析,形成多元化的美术评析观、价值观、审美观,把美术的学习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生活,促进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善思小学美术
善思篇之瓷艺·琉璃彩作品
善思与研学齐驱,智慧和灵动共舞
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创设“参与”氛围
善思,学习进步的秘籍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