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8-06-27 12:25张桂花
课外语文·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张桂花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日益丰富,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语文学科的时候,培养朗读能力非常重要,针对目前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关于朗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陈述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来倡导重视学生朗读技能的培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朗读作为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为让学生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有深刻体会,并与作者从思想上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朗读不仅是一种语言艺术,而且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将会对语文知识的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对朗读一种很好的诠释。

一、小学朗读教学的不足

(一)无实际意义的朗读

能够让朗读富有情感、入情入境,从而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提高领会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或者说让学生尽量达到融会贯通,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持续坚持,不断练习,同时要学生知晓朗读的原理,能结合语言环境,抓住重点语句。

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朗读引起重视,学生朗读课文仅限于读,对是否加入情感、入情入境没有特殊强调,并对学生朗读的表现不做过多点评,即使评价,也是流于表面,不深入、不具体,这样根本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也就无法提高学生对课文情感及内涵的体會能力。

(二)流于形式的无效朗读

根据人类的认知规律,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认识和感知世界的过程是从感性至理性的发展过程。在学习一篇课文时,通过简单阅读只会对文中的故事情节感兴趣,或者更深入一些是对某些词和句比较欣赏,而没有达到真正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加以身体力行的示范,如实物展示、表情动作、肢体语言等作为辅助方式,并将这些有机结合,达到影响和触动学生的效果,起到了朗读应有的作用。

而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朗读的意义,只是枯燥地讲解,甚至不进行示范朗读,根本无法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没有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如分角色朗读、模仿文中对象等,学生就没有亲身感受文章内容的机会,也就无法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其内涵,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改变朗读效果所采取的策略

(一)有感情地反复进行朗读练习

学习语文在认识字的基础上,要会正确、流利、生动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旨。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看到一篇课文的时候,就希望自己能够既流利又富有感情地读出来,但往往适得其反,因为没有进行事先的预习,在朗读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多字、漏字、错字等现象,这样囫囵吞枣般地朗读是没有意义的。另外,要想在课上40分钟去锻炼每个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前朗读和预习,如在课前听录音范读,先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在课上或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如采取分组读、比赛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达到对课文朗读绝对流畅的程度。

(二)通过大声朗读练习说出感悟

随着小学生年龄增长,对情感的体验也逐渐丰富,但通过学习课文或者简单的阅读课文无法引起情感的共鸣,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况且个体存在差异,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及领会能力也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在朗读理解方面有优势的同学发挥优势,让其通过朗读有所感悟,让有感悟且感悟丰富的同学率先说出来,从而带动其他同学,让他们对课文产生兴趣,通过朗读体验去寻找课文的内涵,逐渐深入的过程必然会有所感悟,随即在教师的带动下说出来,也可以进行课堂讨论,这不仅能带动课堂的气氛,也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进而开发深层次的联想,体会朗读的乐趣。

(三)通过感染和激发产生共鸣

情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它需要通过各种外界刺激、感染而产生共鸣,同时它也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朗读课营造一种情感氛围是非常必要的。举例说明,在学习《美丽的小路》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让大家观看动画,或者是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朗读,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大家畅所欲言,说说心情,谈谈感受。教师也可以作以示范,丰富的教学经验将能更进一步地使情境生动化,对提升气氛和渲染情感起到相当有利的作用。

(四)采取“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朗读时,教师认真聆听和关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朗读,教师要对学生作出评价、启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引导,并适时给予相应的鼓励,指出正确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也应该通过朗读逐渐养成对自己进行评价的习惯,从自身角度出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充分认识朗读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阅读,它是有技巧并且经过反复实践会对理解课文深意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另外,通过分组朗读、比赛等形式,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三、结语

读很容易,但能真正做到读出情感实属不易,需要在掌握一定技巧的基础上,在教师的适时引导和指导下,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地朗读,久而久之在读中感受和体会,进而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刘好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校园(上旬刊),2013(8).

[2]梁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7(15).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