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息阅读 提升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以《多姿多彩的美国节日》校本课程为例

2018-06-28 01:40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息校本阅读教学

刘 琳

(厦门市大同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全息式阅读教学,是指以全息思维方式开展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其显著特点在于:将目标文本看作一个研究主题,注重阅读教学前后的延伸与拓展;强化资源意识,视学生为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以此实现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充分互动以及多元探究,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1]厦门市大同中学“以《美国语文》为蓝本的全息阅读校本课程研究”课题组开设了《多姿多彩的美国节日》这一校本阅读课程。课题组教师通过实践全息阅读的教学方式,将阅读文本看作一个“全息”系统,记录教学过程中的跟踪与观察,探究全息阅读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以及全息阅读在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价值。

一、全息阅读校本课程开发

暑假期间,根据学校初一年学生特点,课题组教师通过与对口小学英语教师的沟通,结合入学考试的英语科测试成绩,收集整理了该届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并设定了新学期校本课的教学目标。从测试结果来看,大部分新初一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薄弱,若题目答案非文中原句,而是需要推敲才能获悉,则该题目失分率就会相当高。另外,学校生源结构的多样化,导致生生之间学习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英语学科的知识及人文素养方面的参差不齐。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以英文作为工具的学习交往能力,真正践行教育部关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号召,课题组选择开设《多姿多彩的美国节日》这门阅读课程。

美国是当今世界主要的英语国家之一,也是一个文化大国。而美国节日恰如美国文化的三棱镜,折射着美国人民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据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以全息阅读的思维模式进行引导,从文化、宗教、历史、政治、饮食、种族、社会价值观等多角度帮助学生获取新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引导并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带领学生对比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对东西方文化异同点的大讨论,从而实现全息阅读的意义。

二、全息阅读校本课程教学与讨论

(一)校本课阅读篇章的选取

学校校本课程以多姿多彩的美国节日为主题,所涉及的16个节日既有学生熟悉的感恩节和圣诞节,也有比较陌生的圣帕特里克节和老兵节。这样鲜明的主题阅读活动是常规英语课堂所没有的。主题阅读活动对学生在阅读数量和广度、阅读兴趣、社群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都有积极作用,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方法。[2]

(二)校本课教学活动的设置

1.课前环节

和以往传统的阅读教学不同的是,全息阅读重视阅读前活动的设置。为此教师会提前布置下节课将要学习的节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的节日信息,并鼓励学生将收集到的图片、实物、视频等带到课堂上来。课前的信息收集调动学生提前“预热”,以每一位学生各不相同的喜好和视角对相关节日进行了解,信息构成多元化,有图片、视频、歌曲、手工艺品等。

2.课堂环节

(1)关于导入。有了课前环节的“预热”,小组内的讨论从一开始就进入活跃状态。3到5分钟的时间往往不太尽兴,有的学生收集的信息会引起全班同学的关注,偶尔有小组内的分享直接升级为全班范围内的分享。

(2)关于阅读中的生词。每篇阅读文章后面都会附录生词的详细释义及例句,详细程度参照牛津初阶字典。

(3)关于阅读篇章中的模式化信息处理。由于阅读课主题鲜明,所选文章结构大致相似,消除了学生对于文章脉络的陌生感,每篇文章完成阅读后都可以通过完成表格形式,汇总和梳理关于所阅读节日的基本信息(见下表)。

INFORMATION CARD ABOUT FESTIVALS IN AMERICA

(4)关于文章后的开放式问题。该步骤有别于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也是这门校本课程的最大亮点。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文章后的开放式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借鉴了《美国语文》教材,学生并不局限于回答可以直接从文本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发讨论的话题更注重启发学生通过横向纵向的对比,体验丰富多彩的美国文化,寻找横跨东西方的普世价值。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宗教、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社会价值观等美国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5)关于课堂内的大任务呈现。各小组的学生代表整合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美国节日的信息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这些信息可以是信息表中关于美国节日的介绍,也可以对该小组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进行观点陈述,组内每位学生均可以轮流补充。

【实践效果】

(1)以读图和实物等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解读文本做好铺垫,这也是全息阅读教学提倡的理想阅读教学形式。如:在第五课时开展愚人节主题阅读时,有的学生带来了用彩色纸板做成的鱼形请帖分发给组内同学,并介绍了美国愚人节时的鱼宴菜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改变了大部分学生的愚人节只是愚弄别人的日子这一传统单一的文化认知,增强了对课堂文本阅读的期待。

(2)学校初一新生英语水平差距较大,此举方便为待优生扫清词汇障碍,树立阅读信心;优生在完成文章的阅读后,则可按需求自行拓展词汇学习。

(3)信息卡片的填写,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与节日相关的基本信息,搭建文本复述的支架;另一方面将同类信息条理化、规范化,符合小初衔接阶段学生学习的阶梯式需求,有助于日后同一题材的写作教学。如:可以利用节日信息卡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可以对东西方类似节日进行对比学习。

(4)基于以《美国语文》为蓝本的全息阅读教学理念设置的开放式问题,极大地拓宽了阅读课的外延。皮亚杰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处理周围事物及内在想法时,会综合运用身体与心智的各种功能同化或顺应新知识以完成学习。读后问题的设置应包罗万象,从学生的兴趣、经验和认知能力出发,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体现了全息阅读教学对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任务型教学为全息阅读教学的理想途径。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所以全息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大任务的完成正是提倡学生以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发展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3.课后环节

以课堂上所讨论的节日为主题,学生继续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该节日的信息元进行探究。丰富自己的“节日信息卡片”,也可以动手制作节日相关的各种手工作品,如徽章、服饰、食品等。学期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将全部的信息卡片装订成册,还可将所有的手工制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作为《多姿多彩的美国节日》校本课学习成果,在班级内展示分享。

【实践效果】课后的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传统课堂的阅读教学更多地体现在语言本身的巩固和吸收,极少涉及思维的延展和信息元的深度探究。全息阅读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在课后任务设置上的局限性,为学生打开了通往多元化认知的学习之门,改变学生对于课后作业的传统认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三、全息阅读校本课程有效性和局限性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日益受到重视,阅读作为信息输入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着学生以英语为工具的信息获取能力,仅从有限的课本文章中获取字、词、句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但纵观我国的教学实际,大部分的阅读课仍然停留在“教师匆匆地‘过一下’文本,然后“踏踏实实”地讲解语言知识,阅读课变成了知识课”。[3]阅读课往往忽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需求、情感需求以及文化体验需求。这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提倡是有一定差距的。广义上讲,真正意义的阅读,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为了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娱乐消遣而进行的阅读。[4]通过一个学期《多姿多彩的美国节日》校本课程实践,使笔者体会到开展全息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一)全息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对比传统英语阅读教学只重视文本处理,全息英语阅读教学显然更注重学习的外延和内涵。全息法突破了只探讨文字记录的信息,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多元化的、深受学生喜爱的信息组合构建阅读课堂,突破学习者传统的认知渠道、打开学习者的眼界,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表现出对英语学科阅读教学的强烈的期待。

2.全息英语阅读教学满足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需求、情感需求以及文化体验需求,传递的是更加人本的、普世的价值,很好地契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的价值观念。

3.全息英语阅读使授课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督促授课教师不断学习和成长。在开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查阅大量的文字、视频、音频材料,帮助学生收集、整理、制作相关的信息材料,这些丰富的资源使每一节的校本课都有精彩呈现,教师与学生皆收获满满,实现了教学相长。

(二)全息英语阅读教学的局限性

当然,实践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瓶颈和障碍。如学生强烈的表达愿望与所积累的语言知识匮乏之间的矛盾;生生之间在已有的关于美国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上的差异等因素,都影响着全息英语阅读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开展。

[1]周颖琴.以全息阅读建构阅读教学新范式[J].语文天地,2015(4):55.

[2]祝新华,廖先.通过主题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理念、策略与实验探索[J].教育研究,2013(6):101-106.

[3]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程晓堂.有机结合课内外英语阅读的几点建议[J].江苏教育(小学教育版),2012(5):15-16.

猜你喜欢
全息校本阅读教学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全息技术在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