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文本和语用三位一体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仁爱英语八年级Unit 5 Topic 3 Section C 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8-06-28 01:40郑群英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本阅读教学

郑群英

(罗源第三中学,福建 罗源 350600)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特别强调,英语教学中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与学习都应该从语用角度出发,服务于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往往把学生放在非常被动的位置上,自身积极主动地对文本所承载的知识点、语言点、考点进行讲授,忽视了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几乎没有看到语用教学。很多教师都只是走过场似地把阅读的流程走一遍,根本谈不上深层解读文本,学生在独立阅读文本时,看似读懂了,其实只停留在文本的表层,读不出文本的深刻理解和个性感悟,文本的语用教学也就根本不存在。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一、学生、文本和语用三位一体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解

体现学生、文本和语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热情参与学习。课堂设计必须从学生出发,符合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体验过程。认知文本、领会提取文本信息,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感悟文本的魅力,对于语言美的文本,着力培养学生语言赏析能力和写作借鉴能力;对于表达逻辑严谨的文本,重锤猛击学生的思维;对于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的文本,就不遗余力地在思考和感悟上花功夫,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开展各种语言交际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中曾经提到:英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在于关注学科育人价值以及学生思维发展。体现学生、文本和语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也与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培养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相一致。下面以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 5 Topic 3 Section C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学生、文本和语用三位一体化的阅读教学的应用。[1]

二、学生、文本和语用三位一体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该课所涉及的话题与学生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大部分学生缺少阅读策略,需要教师不同层面的引导和帮助。基于上述原因,笔者首先提出问题、引出话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然后从整体理解文本内容,解读文本结构,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应用表达话题,从而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内化和输出。

1.重视课堂导入,营造阅读氛围

英语阅读教学中,营造一种将语言、内容、思维有效结合的教学情境,课堂导入环节必不可少。比如在阅读前设计一个热身活动——笔者提出问题What can affect your feelings and moods?并列出weather,books,moon,colors, big events,homework,environment,music,movie,food,noise,sports 让学生选出会影响自己情绪的话题,并猜测文本中将会谈到的话题,由此引入该课的主题,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诚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能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作为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因此,这个热身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文本教学营造了轻松的阅读氛围。[2]

2.培养读前准备,做好阅读铺垫

阅读一篇文章,读前准备必不可少。做好读前准备工作,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在文本读前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设问What do you think will be mentioned in the text? 让学生预测文中将要谈到的话题,给学生的阅读做好文本内容的铺垫。接着,让学生看图核对自己的预测,引发学生思考和表达,为即将进行的阅读做好文本思路的铺垫。

3.布置阅读任务,养成“以终为始”的阅读习惯

经历阅读前课堂导入、读前准备等活动,学生已经渐入佳境,找到阅读的感觉。此时,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就至关重要。只有带着任务出发,以终为始,学生才会更有目的地去阅读,去挖掘文章重点,问题的本身就起着引导式阅读的作用。教学中,笔者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社会经历、思想文化等因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先选用快速阅读形式,要求学生快读全文,把文章的每段文本与图片相匹配。通过快速阅读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其次,选用寻读和精读,让学生先阅读第一段,完成表格(见图1)并完成文本信息的复述。

图1

eg:I think the moon… I feel…when I… But I feel…When I …

在完成图1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阅读文本,完成表格(见图2)并完成文本信息的复述。

图2

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学生不断深入地体会文本的内涵,体验作者的情感。这样,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便会对文本信息进行提取、概括,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品质的目标。

4.加强读后活动,紧扣文本主题

前文所述的教学环节,大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水平,然而读后的拓展活动也很有必要。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会学生知识只是一方面,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更有必要。笔者认为读后活动不能游离于文本,必须在真实情景中拓展与表达。例如笔者在读后安排以下几个小活动。

第一个活动:让学生讨论3个问题What’s the first paragraph? What’s the last paragraph? What’s the best title?这三个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格式,为写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给学生展示范文,让学生感受到一篇完整的作文模板,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个活动:通过pair work进行采访提问What makes you happy?并汇报,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体现语言的交际性;group work谈论幸福指数,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在阅读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3]

通过这些小活动,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阅读视野,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打好基础。

5.结合课后作业,延伸课堂主题

课堂,仅仅是学习的一个环节,课后的巩固很有必要。课后作业应注重应用性,能够让学生将本节课内容学以致用。笔者在本节课结束后,布置学生调查家人的幸福指数,并模仿写一份调查报告,创设恰当的语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动静结合,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联系文本,跳出文本,走进新文本,产生新输出,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本节课阅读教学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精心设计热身活动的“小问题”——影响自己情绪的事物,一下子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阅读的兴趣。其次,整体理解性的“大问题”,两张表格设计到位,促进学生对段落的理解,加深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思考性的问题”——谈论幸福指数设计语境化,让学生有话可说,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发展探究与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活动的设计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活动设计,以文本为载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实现英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4]

[1]吴文莉. 初中英语片段式公开课模式探析——以“仁爱八年级上册Unit3 Topic2 Section B”教学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8).

[2]张旭.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 英语教师,2016(6).

[3]孟慧霞. 浅谈学生口语训练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4).

[4]张芳.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以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为例[J]. 英语教师,2017(5).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文本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